提要 基于資本結構理論和信號理論,負債對公司內在經濟價值有監督激勵效應,對公司市場價值能產生信號效應。本文對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負債與公司價值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并對回歸的結果分析其原因,以此對改善負債治理效應、提升公司價值得出有益的結論。
關鍵詞 負債治理效應;公司價值;農業上市公司
作者簡介 宋瑋(1981—),女,農業經濟管理碩士,江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助教;宋玲(1978—),女,中國石油集團川慶石油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指揮部計劃財務部;(陜西西安 710021)熊翅新(1979—),女,江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講師。(江西南昌 330045)
一、負債影響公司價值的機制
現代公司制度中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委托代理關系和信息不對稱,基于委托代理論和信號理論,負債通過避稅效應、破產成本、代理成本、監督激勵效應、控制權效應、信息效應影響公司的內在經濟價值和公司的市場價值。負債通過約束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抑制過度投資、減少在職消費和破產威脅監督管理者,負債對管理者收益的放大效應能有效激勵管理者,負債在控制權爭奪中作為反接管的工具不利于股權外部治理效應的發揮。
負債對公司價值的影響是由多種相反力量共同起作用,二者的關系到底如何最終取決于哪種力量居于主導地位,不同的經濟環境和不同的制度安排則是決定哪種力量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討論負債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必須結合特定的經濟環境和一定的公司制度安排。
二、我國農業上市公司負債與公司價值的回歸分析
1 樣本選取
本文采用全樣本研究,以2007年為數據窗口,以滬、深兩市2007年底公布年報的80家A股農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包括32家發行A股的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和48家農林牧漁服務業上市公司),使用截面數據分析目前上市公司負債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消除異常因素對研究結論的影響,共剔除了10家st公司,有效樣本70個。為分析原因,將樣本進一步分為國有股控股(包括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和法人控股兩個樣本。這里使用的所有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網,數據分析使用軟件為spss13.0。

2 變量定義
本文采用權益凈利率作為公司內在經濟價值的代表,采用托賓Q作為公司市場價值的代表,選擇資產負債率作為公司負債的代表。相關變量如下表:
從表2中可以看出,有效樣本中資產負債率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49.34%和50.53%,說明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偏低,這與我國企業債券市場不發達有關。短期負債率的均值和中位數為44.49%、46.41%,遠高于長期負債率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4.85%、2.28%),表明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即銀行以發放短期貸款為主,這與商業銀行的惜貸行為有關。規模變量的標準差不大,而成長性變量的標準差大,說明不同公司間無形資產相差很大。 從表3中可見,隨著資產負債率的上升,Q的均值逐漸下降,說明負債對托賓Q的影響為負;而對于ROE來說,當資產負債率在30%—50%之間時較高,說明負債率過高或過低都對權益凈利率不利。在同樣的負債水平上,法人控股的公司價值的均值總體來說大于國有股控股的公司價值的均值,說明負債在法人為第一大股東的公司中更有利于提高公司價值。
由表4可以看出: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和托賓Q之間的相關系數為負數,說明在我國農業上市公司中負債對公司業績和公司價值有負影響。
5 回歸分析
根據理論分析,我們知道建立如下回歸模型
Yi=a+β1Dβi+β2Si+β3Gi+ei
根據回歸結果,我國農業上市公司中負債對公司業績和公司價值產生負影響,在國家為第一大股東樣本中負債對公司業績的負影響最突出,而負債對公司價值的負影響最不突出。
三、原因和對策分析
債權的監督效應取決于銀行的債權約束強度、破產機制的完善性;債權激勵效應的前提條件是管理者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在股權高度集中的公司中,負債的控制權效應容易’體現出來;負債信息效應發揮作用又取決于負債的監督激勵效應和健全的破產制度,否則高負債無法說明公司的質量,此外股價真實反映公司價值還需要有完善的資本市場。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和外部資本市場的現狀是負債與公司價值關系的主要影響因素,應該著手從內部優化融資結構和外部完善資本市場兩個方面來強化負債治理效應、提升公司價值。

1 我國農業上市公司非流動負債比例過低,公司債券融資比例低,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商業銀行的債權監督力度不強、破產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制約了負債監督效應的發揮。因此,應發展企業債券市場和進一步推進商業銀行的公司制度改革,要嚴格貫徹實施新破產法和《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
2 我國農業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低,制約了負債激勵效應的發揮。用認股權證或配股的方式,增加員工和高管持股比例能有效的激勵管理者。

3 我國農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國有股一股獨大、股權集中度高等股權結構不合理現象,形成了內部人控制現象,管理者利用負債作為操縱控制權爭奪的工具,將自己更好的防御起來,使股權通過控制權爭奪來監督管理者這一外部治理效應失效。股權分置改革和國有股減持的推進能有效改善內部人控制和股權融資偏好等問題,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這將有利于股權外部治理效應的發揮。
4 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不完善,存在市場主體不規范、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投資者非理性、市場監管不到位等情況,這使得負債的信號效應失效,使公司的股票價格難以反映實際的情況。應該從資本市場管理體制創新、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資本的流動性、減少市場的投機性等方面逐步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
責任編輯:徐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