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過后,寒風刺骨的天氣就開始增多了。都市的公園、廣場上仍可看見不少糖尿病患者,穿著厚實的衣服,每天堅持跑步、做操、跳舞……那么在寒冷的冬天,糖尿病患者運動是有很多問題好注意的。
冰天雪地里,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堅持適量的運動外,還有三條鐵的紀律要遵守:
過節期間飲食不要太放松:年底到了,各個家庭都在精心準備過年食物,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在飲食上忍了一年的患者也許會忍不住“開禁”。要提醒的是:可以嘗一點,盡量少食油膩,含糖量高的食物。忍得一時之苦,免得百日之憂。
血糖監測再忙也不要忘: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來客往,生活規律被打亂,患者血糖可能普遍性地有所波動。不論應酬再忙,患者也應堅持l~2周查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治療用藥調整要及時:每次查血糖之后,應及時打電話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以確保血糖控制到正常穩定水平。
下面是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上的“六項注意”。
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通常用心率反映人體在運動時的強度,最簡單的方法是用170減去年齡作為適宜心率。只要運動時心率在適宜心率以下則為有氧運動。一般情況下脈率和心率一致的,病人應學會自己測量脈搏以判斷心率,運動后即刻脈搏可作為運動強度是否適宜的指標。如果脈搏率超過指標,說明運動強度太大,心臟負荷重,對人體有害;如果脈搏率達不到指標,說明運動強度太小,則達不到預期效果。
一般而言,患者必須每日或每周有數日定時進行鍛煉,可從10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30分鐘,并根據人體耐受力作間歇休息,最重要的是要根據運動中和運動后的感受來判斷。一般來說,運動至輕微出汗,肌肉酸痛,無明顯疲勞感,休息后即可恢復體力,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脈率平穩并呈逐漸下降趨勢,有運動欲望,說明運動強度較為合適;如果運動后出大汗,胸悶,氣喘,不思飲食,有明顯疲勞感,睡眠不好,休息15分鐘后脈率仍不能恢復,次日周身乏力、酸痛,說明這樣的運動為過量,應及時調整。
運動時間要適當。運動應安排在飯后30分鐘~1小時為宜,一般是早餐后為最佳,時間每次30分鐘左右。有的人擔心運動時機掌握不當會誘發低血糖,但這不應成為糖尿病人不參加運動鍛煉的障礙。對使用正規胰島素者,應避免在注射后2小時前后運動;清晨未注射胰島素前體內胰島素含量低,運動則易引起酮血癥加重病情,故也應禁止運動。
霧天盡量減少運動。冬天的早晨很多時候是煙霧飄渺。霧氣本身并不是“純潔”的,霧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物,水汽凝結成霧滴離不開凝結核,而作為凝結核的塵埃、細菌或其他微粒,很多是“臟物”。據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比例,竟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
在霧天運動,隨著活動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勢必加深、加速,自然就會更多地吸收了霧中的有害物質,從而極易誘發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眼結膜炎等諸多病癥。所以,在有大霧的天氣里,可以適當停止一些戶外活動,尤其是一些劇烈的運動。
晨練不如黃昏練。清晨并不是參加體育活動的最佳時間。是因為早晨的空氣并不是一天中最清新的,還有不少有害物質未揮發掉。而接近黃昏的時候,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隨大氣逆溫層現象的消失,已從低大氣層中逐漸散去;二是因為體力最充沛的時候多在黃昏,這時人體的靈敏度高、心率及血壓平穩,此時鍛煉對身體健康較為有利。而早上進行體育鍛煉,心率及血壓上升的速度較快,對很多人來說,都會產生危險。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清晨跑步是導致心肌梗死的直接途徑。所以,人們不妨把晨練改為黃昏練,因為這樣更科學,也更有利于身體健康。
隨身攜帶好病情卡和糖卡。為了防止發生意外,運動時最好攜帶糖尿病病情卡,卡上應有本人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并寫明如果發生意外,其他人如何處理,如正在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的病人,應注明所使用的藥物及劑量。易發生低血糖者應減少運動前胰島素的應用劑量,或在運動前適當攝入食物。同時應隨身帶一些食物或糖果,以便在發生低血糖時使用。
飯后百步走并不適合所有人。人們常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實,這種說法不太科學。從人體消化生物功能來說,飯后胃正處于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進行初步消化。如果飯后即開始百步走,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的分布于軀干、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胃內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了。
因此“飯后百步走”只適合于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而哪些平時體質較差,有消化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病患者以及患有胃下垂的病人。因此,飯后休息10~30分鐘再活動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