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引擎的正常工作是飛機安全飛行的基礎,缺一而禍端伏——企業也是如此。
經常乘坐飛機奔波于世界各地,我總會把飛機的升空、飛翔和落地與企業經營聯系起來思考。飛機加速起飛和減速落地時,雖然距離地表很近,卻最危險,因為飛機處于劇烈的變化之中;而高空飛行雖然離地萬米卻最安全,這時飛機與天、人、地達到了一種均衡——這種狀態其實就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穩健而持續的發展。
企業穩健、持續地發展,是一個擁有健康心態企業家的理想:唯有穩健才能保持系統平衡,不至于因內傷使企業夭折于黎明前的黑暗;唯有持續才能保證內外協調,不至于使企業受阻于股東及市場信心低迷等外因的干擾。更重要的是,以回報適度、品牌提升、管理創新、流程優化、研發領先、人際和諧、文化開放為標志的企業發展,比單純的銷售收入增長對企業更有意義。那些“博爾特”(北京奧運會男子100米、200米冠軍)型企業往往只能喧囂一時——這與企業家的價值觀、心態和管理方式有關。
那么,如何使企業避免陷入大起大落的陰霾,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陽光大道呢?
一、正確的人選。企業應該以人力資本的現代理念取代人力成本的陳腐觀念。在所有生產要素中,人是最具創造力、能動力的。企業發展來源于人,收斂于人。因此,選對人才能事半功倍,用好人方能戰略節約。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培育人、督導人、使用人,在這點上,劉邦是真正的榜樣。而是否人才,我的標準是一看態度,積極的態度才有正向的人格:二看主動性,發自內心的愿望才產生持久的動力:三看投入度,認定目標就全力以赴方能勝算大增。
二、正確的產品。研發驅動是我們一以貫之的鐵律,我們把產品創新、市場導向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包含兩方面的意思:第一,產品要打破技術模仿的藩籬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我們用強大的資本實力和無比的耐心來堅持;第二,不犯裝備過度、功能超前的錯誤,而要與各個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步。沒有這個分寸感,產品或者落后于別人而被技術卡位,或者過于超前而成為“先烈”。
三、正確的成本。企業管理是一個務實的理性行為,市場競爭的嚴酷無情要求管理者必須成為精打細算的“管家婆”。在我的理念中,成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做企業是一場終身投資,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和工程必須舍得投入,否則就是戰略性浪費。無效、低效的項目要盡快關、停、并、轉,否則就是戰術性浪費。算大賬、精細節,才能價值與利益兼顧。
四、正確的回報。每個企業家心目中都有一個利潤預期,這個預期值要與行業平均利潤、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匹配。追求過高就會急功近利,過低則無法挽留優秀人才并造成股東利益損失。只有核準目標才能有健康的管理動作。
這四個原則是豐隆集團這架巨型飛機四個動力澎湃的引擎,它使得我們可以平穩安全地翱翔于中國市場這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