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作為中考命題的考查重點之一,近年來已成為中考試卷中的熱門題。那么,什么是關鍵語句呢?它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具有深刻的內涵、深厚的意蘊,能揭示文章的主旨、集中體現段落內容及文章中心的句子。對于這樣的句子,我們在閱讀中應多角度地反復推敲,揣摩。因為它有助于我們把握文章的主題,領悟作品的內涵,同時,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迪,也有助于考生檢驗自己思維的深刻性、發散性以及充分利用已知信息解題的能力。
一、理解關鍵句的方法。
1.結合中心,理解文意。文中的句子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而關鍵性的語句在文中的作用更不可忽視,把握住了關鍵句,就能快速、正確地理解文意。例如,2007年廣西河池市中考試題第13題:“請說說文中為什么反復出現‘如果沒有人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這句話,它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這句話就是一句典型的關鍵性語句,與本文的中心有直接的聯系。從整篇課文來看,應該這樣理解:這句話反復出現起到強調作用,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在困難無助的時候,應該學會自我鼓勵。如果不結合主題分析,很難分析出引領全文的這個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2.聯系背景,理解含義。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蘊涵深意的關鍵性語句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之一。例如,2007年廣西貴港市現代文閱讀第16題:“走出大山去”的含義是什么?文章寫的是這樣的背景:廣西偏遠山區文化、經濟落后,老師們大都不愿去那里教書,但有一位女教師自愿去那里教書,并對孩子們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根據這樣的背景來分析這句話,它有兩層意思:①離開大山,到外面去。②努力讀書,走出貧窮和落后的境地。如果脫離了這樣的時代背景來分析此句,就很難確切地解釋清楚它的含義。
3.揣摩感情,分析深意。例如,2007年湖北襄樊市中考試題現代文閱讀第20題:“文章多次出現‘要想讓風車轉起來,你自己必須先跑起來,你跑得越快,風車就會轉得越快’這句話。請說說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選文的主題是表現親情的,考生只有從揣摩感情的角度去分析感悟,才能作出比較正確完善的答案:我的高考失利沉重地打擊了父親,“我”的迷惘沉淪更讓父親心痛,父親正苦思冥想如何讓“我”振作起來。由此可見,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對語句的理解就會產生偏差,更談不上理解其深意了。
再如2007年湖北黃岡市中考現代文閱讀第19題:請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再把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個人生”的深刻含義。選文也是表現親情的,不同的是“我”的母親是一位聾啞人,不會說,有時用手勢也表達不清,所以用捧一撮土來比喻。考生只有從揣摩感情的角度去分析感悟,才能做出比較正確完善的答案:此時的兒子已深深地領悟到,這把土寄托著母親的期盼,蘊涵著為人處世之道。如果失去了這些,就意味著失去了人生的一切。
二、對關鍵語句的理解的考查類型。
從2007年中考題看,對于現代文閱讀材料中關鍵語句的考查涉及的題型比較多,因此很有必要對其類型做一下歸納和總結,這對2008年中考的考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1.語境型(上下文意思)。這種類型所占的比例最大。例如,2007年江蘇連云港市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第23題: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我們說“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必須放到選文中,認真研讀選文的內容,根據語境來推斷。離開了語境,就脫離了文章的主題。據此可以作出如下的答案:人生之美,美在心泉。通過對心泉的創造、觀照、傾聽,人們的思想,更加深刻,精神,更加純凈,生命更加鮮活豐盈,人生更加充實美麗。
2.成長經歷型。例如,2007年吉林省中考試題第22題:作者在文中說:“給長輩做一點點事,不能老是要報酬。”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提示:圍繞“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敬長輩應該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來談。
3.主題和結構型。例如,2007年甘肅蘭州市中考試題第20題:“一個人有骨氣,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這句話首尾出現兩次,用意是什么?(參考答案:開頭此話意在表明,這是一個重道德修養、重精神財富的家庭,為下文故事的結局預設了伏筆。結尾此話意在點題,骨氣、誠實是財富,誰擁有它誰就富有。)
4.品味和感悟型。例如,2007年福建莆田市中考試題第19題:“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搭建這樣一座橋!”請說說,這句話讓你有何感悟?(參考答案: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這樣,人類才會得到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5.舉例型。例如,2007年內蒙古赤峰市中考試題第20題:第六段寫道:“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參考答案:物質的東西失去了可以找回來,用完了可以再買,而如生命、青春、時間等一旦失去,就永遠沒有辦法再找回來,更不能用金錢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