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英美市場對西語圖書興趣明顯上升,部分原因是由于西班牙作家卡洛斯·魯依斯·薩豐的小說《風之影》的成功,而此前,西語作品在市場出售是很艱難的。當然也有例外,如經典文學小說。而西語圖書在市場走紅較難,通常基于以下幾點:
● 首先,就商業書而言,多數書商有自己的英文作者,所以對翻譯作品興趣淡然。
● 其次,大多數出版商不讀西語或沒有西語讀者。
● 第三,西班牙和拉美作品太地方化,外部世界對他們興趣較低。
● 最后,尚缺乏好的翻譯作品,致使讀者匱乏。
英美態度
英國對拉美文學市場一直持懷疑態度,僅把當代享有世界盛譽的阿根廷詩人、小說家、作家、翻譯家博爾赫斯(Borges),以及獲得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Garcia Marquez),還有墨西哥女作家勞拉·埃斯基韋爾(Laura Esquivel)的某些作品翻譯過來了,然而,澳洲人和美國人一樣,一直對拉美文學頗有興趣,關系之密勝過英國的表親。在銷售系統中,由于英國和澳洲的興趣不一,通常英國人會復制自己的版本,許多小型出版業只滿足實現自我的低預期值。而英國對西語圖書若做的不好,拷貝到澳洲的圖書將同樣受到局限,因為被英國讀者視為精品的出版物,澳洲人往往會接下來仿效,因此澳洲人很少有機會出版拉美圖書。但也有例外,有本叫《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書,堪稱美食版百年孤獨,講述一個發生在墨西哥,平常人家廚房里,帶有那么點魔幻色彩的愛情故事,正在成為澳洲市場的暢銷書。
變化開端
隨著美國西裔人口的增加,出版商意識到英語和西語對西班牙和拉美讀者具有同等重要意義,尤其是西班牙作家卡洛斯·魯依斯·薩豐創作的長篇小說《風之影》,進入了紐約時報暢銷書目排行榜,并熱銷到英國、澳大利亞,進而掀起西語浪潮。
與此同時,出現了西語與60年代繁榮的拉丁語之比的態勢,許多西班牙文壇作家,如Sierra,Perez Reverte,Javier Marias和Carmen Posadas,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先從美國、英國以及其他國家找到了市場后,再到西班牙本土發表。這就使英美和澳洲市場,突然間匯集了眾多的西班牙和拉美作家。
變化加劇
美國的反應是迅速的。在美越來越多的懂西語的出版商受到青睞,因為這些公司都有西語讀者,如哈珀·珂林斯,雙日,在英國,也有類似的出版公司,如小布朗,西蒙和舒斯特等,他們同樣使用西語和拉丁語。
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現了新一代翻譯家,尤其是拉美翻譯市場較為景氣。許多譯員向作者提供直接服務,將作品譯成英語。著名的阿利斯泰爾·里德(Alistair Reid)等一批翻譯家翻譯了不少作品,而現在作家作品吸引翻譯者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譯文版稅不高。
美國狀況
在美國,作者賦予出版社版權期間,出版社可獨家擁有印刷、出版和銷售工作,包括全部或部分美國和加拿大的英語語言,也包括領土和財產,這包括所有國家而非指定的專有國家。
英國狀況
而在英國,作者賦予出版社獨家版權,包括印刷出版、銷售、或其他任何改編,含數量和形式,有許可證的國家也可這樣做。英語語言中的版權涉及附屬國的領土,非其他所有地區專用權,但是,美國、菲律賓、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除外。附屬國包括很多,有非洲、南美、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等等,
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作者可賦予出版社法律用語,有唯一專用版權,可用英語語言進行印刷、出版和銷售。
銷售狀況各異
在歐洲做代理工作會發現,英美市場震蕩起伏,基本上是履行合同。美國履行合同的程度和范圍較小,而英國是唯一的無論版權買與賣,都堅持要起草合同的國家,合同通常是由買家制定。一次某作者希望得到英美雙邊合同,這一要求立即遭到拒絕,除了小型獨立出版社以外,所有的合同都涉及著作權,而在西班牙合同設立版權期限,在以前是聞所未聞的。
另外,對西班牙所有合同任期期限,該國法律允許最多15年,但大多數出版商達成的一致任期期限是5-8年。一旦到期,所有的合同將自動取消,所有權利歸還給作者。
眾所周知,美英出版商,通常希望他們購買的圖書享有世界級的英語版權,同理,西班牙出版商也期盼圖書同時享有在西班牙和拉美的分發權,但人們通常會劃分西語版圖,而不會關心版權的歸屬,在過去幾年中,版權代理商托馬斯(Thomas colchie)就從事多國代理銷售,包括英、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并一直是劃分領土銷售圖書,可銷售狀況因國而異,某些國家做的很好,另一些則欠火候。如在講西語的國家,同本書可能在墨西哥暢銷,而滯銷西班牙,這種情況在美國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