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書業與IT行業搭界的會議一個接著一個,各種會議議題主旋律都是數字出版。在這些會上,仁者尋仁,智者窺智,辛苦幾天會議,能找到一二個為己所用的亮點,已是非常幸運的事了。
我沒有在會議前后深究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但就會議期間遇到的一些書業人士審視數字出版的角度以及一些書業邊緣和非書業人士對待數字出版會議的態度來評價,數字出版在中國書業仍然屬于務虛多于求實的初級階段,而那些有意搶奪數字出版領地的出版業外人士卻面帶微笑、暗藏殺機。
孫先生是江南一家歷史悠久出版社的老員工,今年被任命為副社長,主管出版社最核心的紙質出版工作。由于各種原因,截至目前他們出版社外欠債務已近千萬元,出版社上級單位迫于財政和行政上的壓力,責令出版社想辦法改變負債累累的窘境。首先出版社成立了數字出版事業部,然后是到處參加各種數字出版會議,學習取經,盡管數字出版事業部成立已近一年,但數字出版到底從何下手,仍然是一頭霧水。
佟小姐在一家大型跨國電信公司供職,看到我在網上掛出數字出版會議的消息,電話說她也要聽一聽會議,我很驚訝,因為這種會議與她們的業務實在是相隔甚遠。會場上碰到后才得知,她們計劃進入數字出版領域。
張先生是我在以前數字出版會議上認識的一位專業人士,他在海外一家著名出版公司任職,負責亞洲地區的數字出版產品銷售工作。今年數字出版會議之前,我在網上問他是否參加今年的會議,他說不參加了。我問原因,他說一方面手頭工作忙,另一方面國內會議偏重數字出版思考性或理論性的交流,與他們的實際業務有很大的距離。
記得第一次參觀數字出版會議是在幾年前,我去一位朋友那里辦事,附近正在舉辦第一屆數字出版博覽會,于是順便到會場里看看。當時,參會和參觀的人都很少,展商有二三十家,但書業機構很少見,最抓人眼球的是正在興起的電子書。那時,我對數字出版一無所知,從會場碰到的一位北大老師那里學到了不少相關知識。幾年過去了,感覺國內數字出版沒有多大的進步,書業數字出版更是難以看到新穎的東西。
目前,從中國數字出版的發展狀況來看,書業人士與非書業人士處于數字出版征程的同一個起跑點,信息與科技的驚人發展,更使我們相信未來數字出版一定是思想文化傳播的主體,也一定是逐漸衰落的、傳統書業的救世主,只是數字出版這片誘人的沃土未來的主人,卻不一定就是今天的傳統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