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王化兵)在2008年數字出版年會上,中文在線應邀承辦了主題為“數字出版模式及實踐”的分論壇。100多位國內外出版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就數字出版模式及實踐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長江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周百義在會上做了“中小出版社數字出版的困境與對策”的解答和建議。他認為,互聯網技術給傳統出版業帶來了無限發展空間,同時也帶來了最嚴峻的挑戰。雖然國內許多大出版集團或出版社已逐步介入數字出版領域,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贏利模式。他表示,中小型出版社在推進數字出版的過程中,應當提高認識,態度積極,制訂規劃,分步實施。制定數字出版的發展戰略,占有內容資源的制高點,逐步從傳統出版的產業鏈過渡到數字出版的產業流程中。
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邦江指出,電子信息的讀者所使用的閱讀終端大多是PC、手機、MP4等,閱讀效果與紙質媒介相差甚遠,而且多種文件格式互不兼容等問題為讀者帶來了很多困擾,成為抑制電子閱讀產業發展的障礙。因此,類紙電子閱讀設備的出現正在引發一場閱讀革命。
中文在線研發總監易文飛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文在線研發的數字出版平臺。該數字出版平臺是為出版社發展數字出版提供的技術平臺,它以多元化發布為理念進行設計研發,實現了數字資源的加工、管理及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的應用,使讀者、作者、出版社之間能夠無障礙的進行交流互動。對出版社而言,數字出版平臺具有品牌宣傳、內容管理、促進紙書發行與銷售,增加新的贏利模式,掌握用戶真實需求等核心價值,同時也能幫助出版社實現綠色出版的目標。
此外,針對數字出版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中文在線數字圖書事業部產品經理朱新兵介紹了“一站式讀書學習活動服務平臺——書香中國”,這是服務于教育行業的平臺,為中小學校提供閱讀、學習、活動等全自助一站式服務,學校可以創建在線數字圖書館,利用圖書資源,開展線上讀書活動,方便對應用數據統計管理。
在分論壇上,中文在線與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文在線與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將在資本、資源、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在資本方面,雙方將通過資本與股權等合作,構建強強聯合、互惠雙贏的數字出版戰略合作格局。在資源方面,通過版權與技術合作,雙方構建數字出版業務平臺,共同規劃拓展營銷渠道資源。在技術方面,利用中文在線數字出版技術研發,雙方構建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公司內容資源數據庫。
商務印書館 按需出版讓歷史出版資源重現光彩
本刊訊(記者 張倩影)10月20 日,在由商務印書館舉辦的2008中國數字出版年會“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建設” 分論壇上,從歷史資源的數字產品化入手,與會專家從各個層面介紹了數字出版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會上,商務印書館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商易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成勇介紹,在數字化過程中,近年來商務印書館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數字出版理念,按照“品牌、分類、主導”的理念,開展了一系列數字出版實踐。他們按照出版物類別、產品特色和出版資源的歷史時期,將商務印書館出版資源分為現代出版資源和歷史出版資源兩大部分,現代出版資源又包括工具書、一般圖書和期刊等,并分別選擇了相應的數字出版形態。對于歷史資源,他們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產品形式,如進行按需印刷、建立數據庫等。
同時,劉成勇透露,商務印書館利用現代技術,對忠實記錄我國近現代歷史發展軌跡的《東方雜志》已全部實現數字化,建立起了原版數據庫。形成年卷庫、特刊庫、文章庫、圖畫庫、廣告庫、封頁庫、專業分類庫、欄目分類庫、事件庫、人物庫。它們既緊密相連又相互獨立,充分發揮、挖掘《東方雜志》的現代價值,多種層次、不同角度地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用戶可以對3萬篇文章、1.2萬多幅圖畫等進行檢索、打印和瀏覽。
《東方雜志》創辦于1904年,先后在上海、長沙、重慶、香港等地共出版44卷819期813冊。《東方雜志》數字化后,重現了大量的珍貴史料,使現代讀者再次體驗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激蕩和變化,為學者、研究機構、影視工作者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并以此建立起一個學術交流門戶網站。
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部主任王志庚,北京印刷學院教授張志林,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社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代根興在論壇上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