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陳登 筆錄/尤志心
《孫祿堂授拳陳健侯紀實》(尤志心,《武當》2006年第3、4期),及《回憶我的父親陳健侯先生》(陳端孫,《少林與太極》2006年第3期)刊發以后,在武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反響,贊賞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最近有人打電話給某武術雜志編輯部,說:“陳健侯如果真的給孫祿堂治過傷,請拿出醫案來!”我小妹婿把此事告訴我,問我有無醫案。我說:“原始醫案在文革中早已被抄家的紅衛兵燒光了。”父親陳健侯是江南名醫,在1929年反對國民黨內務部取締中醫的斗爭中起過重要作用。精通中醫的國學大師章太炎看過他的醫案后,曾手書“一代名醫”的條幅相贈,并贈漢白玉一塊,以激勵后生。
1958年,我跟父親學醫時,父親曾詳細給我講過他給孫師療傷的經過,所開脈案我至今記得很清楚。
診治的經過,《陳氏家譜》和我寫的《孫祿堂授拳陳健侯記》(發表于《武蹤》1985年第2期)都有記載,但以小妹夫尤志心寫的《孫祿堂授拳陳健侯紀實》最為詳盡。此文寫成后,經我兩位哥哥陳登謙(公安戰線離休干部)、陳登豐(教授)和我本人審閱過,所以是真實可靠的?,F引錄如下:
孫祿堂在任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兼教務長時,因《易經》與家父相識,曾登門造訪。又過幾天,孫師偕吳心谷再次造訪。孫師云:“吾聞中醫神于脈者,不問而知病,今我不言,任爾試我脈,請言氣功如我者有何病焉?”陳曰:“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相互證明,可速斷病情,今僅靠切脈,雖亦可斷,但需倍勞吾之神。請試之?!标惥劬珪裼谥?,三指分別輕觸探按,既畢,對孫師云:“先生六脈均從容和緩,唯右寸脈偶現數象。從容和緩反映氣血充沛,右寸脈偶見數象反映有內傷?!睂O師答道:“我數年來訪求拳藝高超的師友,足跡遍及南北,每到一處,請名醫診脈,都云六脈調勻,無些微瑕疵。你診斷有內傷,我不能茍同。”于是陳鄭重地說道:“六脈調勻,毫無病態,世所罕見。先生右寸脈有時呈數而兼虛象,此確系內傷反映,可能偶有吐血?!睂O師矢口否認。過了幾天,孫師復來診脈,陳據證察脈,仍堅執前診意見。孫師仍矢口否認。如此數次。最后一次,孫復請陳到孫之會客室斷脈,不準他人入內。陳嚴肅地說:“老先生脈象反映確有內傷,不速治,危矣!請人診脈又不信醫言,是戲醫也。不信不治,望先生再三審思,我此次為老先生診脈,神思高度集中,非但能確診老先生有內傷,而且有把握斷定傷于何處。若不信,請解開上衣袒露背部,我可以指出傷處給你印證。”孫師遂解開上衣袒露背部,陳即指著孫師背部肺腧穴講道:“內傷是從此處進去的!”孫師猛然大驚,連聲贊道:“神乎其技也。神哉,神哉!我內傷確系受自此處,每逢春季趨暖即復發吐血,今日我正在復發?!彪S即吐了一口痰,痰中帶有血絲。孫師于是誠服陳的診斷,并請陳為他治療內傷。
陳為孫開了活血祛淤益肺理氣的湯藥,并用自制的跌打損傷膏給他外敷。經過月余的治療,孫師背部肺腧穴處出現一塊如碗兒大的青斑。從此以后孫師內傷癥狀消失,宿病霍然痊愈矣。
家父給我講辨證施治時,曾以為孫師所開的藥方為例詳細講過,我也曾作過記錄。所開藥方是:
(一)湯藥
炙百部五錢?搖炙紫苑四錢?搖大麥冬三錢?搖白茯苓三錢
杭白芍二錢 炙甘草二錢 先煎海浮石五錢?搖先煎?搖花蕊石五錢
大生地四錢 大熟地四錢 蛤蜊粉炒阿膠珠三錢
(二)中成藥?搖七厘散
(三)外敷自制的跌打損傷膏藥
湯藥的組成原理:
百部配花蕊石,潤肺治咳,理氣療傷。紫苑配麥冬治咳,可治痰中帶血絲之癥。杭白芍配甘草,可養血止痛斂傷。海浮石、花蕊石專治痰中帶血。生地、熟地養陰補血止血,且熟地配白芍可療傷,治肺部微血管受傷。蛤蜊粉炒阿膠珠可定喘止咳,補血止血,治肺部受傷。這個方子攻補兼施,配伍精良。
在治療過程中,曾根據癥狀變化對上述主方進行加減。
家父為孫祿堂公療傷的事,是客觀存在的。傷從何處而來,孫老先生當時并沒有講,只是聽他的秘書吳心谷而言?,F在當事人都去世了,但我的姐姐陳端孫,是見證人之一,現年87歲,還健在。在家父誕辰110周年期間,她曾寫過一篇《回憶我的父親陳健侯先生》,發表在《搏擊》(2006年第1期)和《少林與太極》(2006年第3期)。
〔注〕
陳登臨(1929—),陳健侯第四子,民間中醫,民革成員。
6到20歲為讀書階段,這期間因避日寇之亂,曾兩度失學,在家自學和親聆父教。1951年應試師資考試被分配到江都市任教,先后在小學任教師、大隊輔導員、教導主任,曾兩度被聘為市教師進修學校講師。1958年受到不公正對待,遣返回家,在家跟父學中醫。粉碎“四人幫”后,才得以落實政策,1985年補辦退休手續。20世紀90年代經衛生局考試合格,正式懸壺于磨刀巷,尤精脈學,治好不少疑難雜癥,名聲大振。江蘇省《鄉土報》(1989年10月8日)曾刊登過長篇通訊《兩代青囊家授醫經融貫華洋——記鎮江民間醫師陳登臨》。鎮江紅學家江慰盧先生的頑固性頭痛被治好后,先生曾作《調寄西江月》相贈。
受父親影響,陳登臨對《易經》有深入的研究,入選《中國當代易學文化大辭典》。曾任鎮江市周易研究會會長,多次應邀作過周易講座,陸續寫過數萬字學易心得。
由于先天弱視,陳登臨到晚年幾近失明?,F年80歲,在家休養練功,鶴發童顏,其功已臻上乘,收徒講學,時有本地和外地慕名而來求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