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調研為基礎,按照組建形式將奈曼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分為龍頭企業組織模式、政府領辦組織模式、農民自發組織模式,通過對奈曼旗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發展模式的基本內涵界定、特點、績效的分析比較進行總結。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模式
一、奈曼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推動,奈曼旗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為目的,逐步發展壯大。據統計,截至2007年末,全旗已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06個。其中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52個,其他合作經濟組織54個,共帶動農民9841戶。全旗以基層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通過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把農戶與龍頭企業、市場連接起來,形成商品流通網絡體系。
奈曼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分為以下三種模式:一是龍頭企業組織模式,如清河葵花協會、奈曼旗養牛協會、平安奶牛協會等;二是政府領辦組織模式,如八仙筒雙興村紅干椒協會;三是農民自發組織模式,如平頂山養蜂協會等。
二、三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模式的基本內涵及特點
(一)龍頭企業組織模式
龍頭企業組織模式主要是指以企業為主體。圍繞一項或者多項產品,形成的以“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較早期的“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更具有穩定性。更受企業青睞。
這種模式是由公司企業牽頭,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組建的,實行“公司+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契約明確了公司、協會、農戶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企業對組織協會的創辦給予一定的幫助,如投入發展資金,提供技術。農戶按照產品的要求進行生產。協會充分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和幫助,按照合同形成專業化的統一管理模式,促使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保證產品質量,并與企業協商制定收購農產品的保護價格,協會通過組織農產品生產收購,為企業提供原料供應將企業與農戶連接起來,實現企業增產,農民增收,雙方共同承擔風險,分享利益。這種運作模式是對早期“公司+農戶”運作模式的完善,克服了出現市場農產品價格波動時可能出現的違約行為,從而減少了企業追究違約行為所付出的成本,改變了農民被動接受農產品價格的狀況,降低了雙方承擔的風險。
龍頭企業組織模式的特點:(1)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合同契約的關系相連接,雙方的收益具有相對的穩定性。(2)企業扶持農民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起步較快,能實現快速對接。(3)很大程度上改變農戶對企業的依附地位,提高了農民的談判能力,有效地維護自身利益。
(二)政府領辦組織模式
政府領辦組織模式是指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以行政力量推動,組織專業大戶和農戶自愿參加的自上而下建立的“官民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由政府部門派遣涉農的技術、信息、經濟部門的少量骨干,與農民共同組織“農業服務協會”,圍繞著主導產品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從發展趨勢的角度,這種組織模式主要有兩種情況:政府部門指派干部骨干為該組織協會的領導人,對該組織進行管理,帶動指導農民進行生產,圍繞著政府部門的指導進行生產,成為政府部門的基層附屬協會:另一種情況是政府扶持能人、專業大戶、技術人員為該組織協會的領導人。政府主要起扶持作用,幫助組織協會走向正規,逐步轉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民主管理的專業組織協會。
這種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具有較重的行政色彩,民主程度弱。(2)由于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公益性。(3)容易對政府產生依賴。降低其自主性。
(三)農民自發組織模式
農民自發模式主要是指由農民圍繞某一農業產業或農產品,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宗旨自發組建的各種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組織。主要包括:經紀人領辦運作模式,能人大戶帶動運作模式。合作社一體化運作模式。
農民自發組織模式的特點:(1)具有較強的民主性。(2)給農民帶來的技術和信息比較成熟。在生產、經營和銷售各環節很容易達成共識。(3)協會與農戶、農戶與農戶之間的聯系。較企業政府、企業的組織模式更為緊密。(4)由于規模較小,很難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政策、資金方面的支持,發展速度較慢,容易中途夭折。
三、三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模式的績效比較分析
龍頭企業組織模式,由于在企業與農民之間存在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效地降低了企業和農民的市場交易成本,以及原有“企業+公司”模式下企業因監督違約行為而發生的內部交易成本,但農民會因為加入協會或者合作社繳納一定的會費而增加內部交易成本。在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不成熟的階段,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不利于調動農民的參與積極性。在保證企業原材料穩定供應的同時,也使農民獲得了穩定的收入,降低了企業和農民各自承擔的市場風險,但由于企業出于強勢地位,會存在拖欠貨款的現象,不利于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而且農民在這種模式下主要解決的是銷路問題,并沒有很大程度地提高收益,所以農民對于這一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需求并不強烈。這種組織模式實際上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
政府領辦組織模式,這種模式下政府一般會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采取一定優惠措施或無償提供資金協調、技術、信息、銷售服務,從而降低農戶的生產風險和內部交易成本,政府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宣傳,更能吸引客商,保證穩定銷路。較高的農產品價格,降低農戶的市場風險,間接提高了農民的風險抵御能力。由于政府的推動,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發展迅速,組織效率最高。在相對落后的地區,更受農民的認可,農民更愿意加入這一類組織。但政府的介入降低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民主性和自主性,一旦政府退出扶持,組織將很難繼續自我生存和發展下去。這種組織模式有利于提高農民對于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認知。
農民自發組織模式,由于是農民自發組建的組織,農戶的利益和目標高度一致。農戶之間更為聯系緊密,農民收入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加,具有較強的民主性和獨立性,但同時組織的發展也要受到地區、農民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認知程度的制約。在相對落后地區,該組織發展成熟的時間較長,在發展初期規模小、經濟實力弱,如果沒有特殊的優惠政策,或者具有較強管理組織能力的領導者,將會面臨較大的成本和風險,而且分散的農戶。很難組建專業的協會或合作社,農民更愿意參加在有經紀人、能人大戶帶動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這種模式下農戶對于具有專業技術、經驗的牽頭人依賴較強,一旦這種能人出現缺位。會導致組織運行的不穩定。
三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模式的績效比較分析如表:

四、基本結論
從奈曼旗的實際情況來看,奈曼旗屬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而且農民對于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認知程度低,可以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采用政府領辦的組織模式,隨著農民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逐步了解認知,實在收益的獲得,有利于提高農民參加龍頭企業、農民自發組織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性,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角度來看,政府領辦組織模式與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初級階段相適應,龍頭企業組織模式與專業合作組織的成長階段相適應,而經紀人、能人帶動的農民自發組織模式與專業合作組織的成熟階段相適應,合作社一體化的農民自發組織模式與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完善階段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