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新型血液,它的建立與發展將對我國經濟、金融的規范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目前民營銀行因種種因素的制約,發展速度顯得極其緩慢。本文從快速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人手,分析了影響民營銀行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而提出了幾點建議性的對策。
一、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
(一)加快發展民營銀行是完善區域金融機構體系的需要
隨著我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清理整頓力度的不斷加大,金融機構結構發生了不小變化。經過幾年的整頓改革,四大銀行縣城分支機構被撤并三成,股份制商業銀行基本上是國家控股或變相的國家控股,城市信用社被強制合并為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基金會全部關閉。金融機構的整頓改革固然帶來了集約化效應,但同時也帶來了基層地區金融機構體系不合理,基層融資出現真空現象等負面影響。而加快民營銀行的發展步伐,將有利于完善區域金融機構體系和滿足不同地區各類企業和農民的融資服務需求。
(二)加快發展民營銀行是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競爭機制形成的需要
經濟理論和實踐都反復證明,壟斷性越強,競爭性越弱,而沒有競爭的市場就沒有活力。目前四大銀行牢牢控制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表示市場集中度的幾項指標中,除利潤額指標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其它幾項指標之和都超過了70%的水平。這表明國有商業銀行在整個銀行體系中的相對規模過大,市場集中度過高,而且市場集中度與資產利潤率相背離,表現出了明顯的規模不經濟。筆者認為,打破金融這種壟斷的要害就是在已設立的民營銀行的基礎上加快民營銀行的發展,通過大量生機勃勃的民營金融機構來改善金融市場的競爭環境,給體制僵化和效率低下的國有商業銀行施加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產生提高效率和進行機制轉換的動力。
(三)加快發展民營銀行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需要
可以說,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實現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就是中小企業的強有力增長,但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并沒有得到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因中小企業經營上的自身缺陷,其提供的經營及財務信息很難被大型金融機構經理人所接受,從而無法獲得大銀行的有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受資金規模的限制,不能充分滿足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于是中小企業在兩難之下只好求助“地下錢莊”,從而面臨著融資難、融資成本較高的困難。這不僅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借貸市場的健康發展。民營銀行的出現則可以彌補這一點。民營銀行以數量眾多的中小銀行為主,它們分散各地,對各地的中小企業情況比較了解,取得信息的成本低,運作比較靈活,可以補充大銀行留下的死角,為中小企業開辟新的融資渠道,
(四)加快發展民營銀行是加強國內外金融機構抗爭的需要
根據我國人世時所作的承諾,加入世貿組織5年后,中國的金融業天門將向外敞開。截至2007年底,在華外資銀行已達90家(不含下設分行),其中21家被銀監會批準改制為內地法人銀行。外資銀行憑借其各方面的優勢與我國銀行展開激烈的競爭,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對我國銀行業造成巨大的沖擊。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相對緩慢,對內開放不足,在整個銀行體系中占主體地位的國有商業銀行機構龐大,歷史包袱沉重,盈利能力不足,不良資產比率居高不下。這些不利因素都使其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處于劣勢,很難與外資銀行抗衡。相反,具有“小、快、靈”體制優勢的民營銀行沒有歷史包袱,容易吸收外資銀行的優點和長處,更容易適應環境,更具有競爭力,能增強國內金融業的活力和實力,最大限度填補國內金融業存在的市場間隙。因此,加快民營銀行的發展,進而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民營銀行,有助于金融業參與國際競爭,緩和加入WTO對國內金融業的沖擊。
二、制約民營銀行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明晰的產權制度
民營銀行制度成熟的國家經驗告訴我們,發展民營銀行首先需要產權明晰的產權硬約束的制度環境。而我國在產權制度改革上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依然沒有徹底實現政企分開,產權依然存在軟約束問題。這一點在金融業中顯得尤為嚴重。就拿最為接近“產權明晰”的民生銀行來看,資金來源雖來自民間,但因按“民有、黨管、國營”模式組建,銀行的控制權、人事權其實不同程度地掌握在政府手中,那么銀行就不能完全按市場機制開展業務尋求發展、形成嚴格的自我約束機制。這一狀況阻礙著我國民營銀行的規范化發展。
(二)缺乏充分和統一的金融監管規則
因我國長期實行民營銀行阻入政策,對民營銀行市場準入、退出及監管缺乏充分和統一規范的規則約束,行政管制色彩相對濃厚。一家銀行能否組建及如何組建均無法可依,無規則可循,主要取決于行政指令,并由行政部門主持組建。退出方式也相類似。金融監管無論在法規、制度和措施方面,還是在基層監管機構設置、監管手段和技術方面都處于空白狀態,這種狀態使民營銀行缺乏在規范規則條件下健康發展。
(三)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
從存款業務來看,民營銀行的資金主要來自民間,而這些資金偏好追求較高的風險收益率。如果民營銀行按現行相對固定且較低的利率與國有銀行競爭,要吸收這部分存款是不可能的。從貸款業務來看,民營銀行的貸款客戶主要是中小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存在管理不規范、財務狀況透明度較低、可供貸款擔?;虻盅旱馁Y產不足等問題,民營銀行提供貸款自然需要更高的風險補償,收取相對較高的利率。這要求民營銀行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來決定存貸款利率。而這一點又與現行利率管制相悖。
(四)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民營銀行賴以生存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要有一個高度市場化和相對寬松的金融環境,同業之間能夠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而在我國,國有銀行憑借特殊的產權性質;就享有國家的隱含擔保,不用擔心破產,所以公眾對其信任百般。相比之下,民營銀行沒有那么幸運,它們一無國家信譽擔保,二元存款保險體系,三無法律保護、政策的有力扶持,四無規模,必然影響公眾對民營銀行的信任度,從而形成不利于民營銀行經營的制度環境。
三、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就我國目前的民營銀行政策環境來說,雖然民營銀行是金融業的一個發展趨勢,但目前國家并沒有對民營銀行釋放出足夠的官方信息,國家政策還不夠明朗,缺乏力度。所以,民營銀行目前并未享有金融業國民待遇,并沒有被一視同仁。民營銀行得不到國家有力政策支持就得不到大的發展。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視民營銀行的發展問題,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取消各種不必要的歧視,使更多的民營銀行盡快進入金融市場,發揮其對金融業的作用。
(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規范政府行為
我國銀行企業存在嚴重產權約束軟化的問題,這使民營銀行難以規范發展。因此,辦民營銀行必須規范政府行為:一方面要求徹底實現政企分開,實現產權明晰,做到不能讓政府控股,或者最好不讓政府參股,以避免政府行為的干擾;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行為必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依法行使管理職能,以形成高效率的政府管理機制,減少民營銀行在發展中不應有的政策性負擔,使民營銀行輕松上陣,穩健快速發展。
(三)在定價方面,應率先實行民營銀行利率市場化
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規范民間金融秩序的目的出發,應率先實行民營銀行利率市場化,即允許民營銀行在央行規定的浮動幅度范圍內適當上調企業和個人的存款利率,允許民營銀行自主地根據不同的貸款對象和貸款種類,適當確定不同的貸款利率。這樣可以帶來三種功效:一是適當提高存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增加民營銀行的存款客戶及資金來源,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二是相應調整貸款利率水平,提高盈利率,可扭轉民營銀行當前的競爭劣勢;三是通過擴大民營銀行利率決定權,可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合法、合規的金融市場,使非法的地下資金轉變為民營銀行的合法運營資金,進而有利于金融市場的規范發展。
(四)建立、完善民營銀行金融監管法規
1、建立并嚴格執行完全市場化的市場準入原則。對申請開業的民營銀行進行嚴格審批是實現有效金融監管的起點,也是民營銀行穩健發展的基石。因此,要求申報單位必須提交各種詳細而真實的文件資料。
2、應按市場化的原則建立經營監管法規。為了入市后的民營銀行有一個正常經營的保障,除了靠銀行自律、自控之外,監管部門要備一套經營監管法規。而經營監管的基礎在于信息的及時性與真實性。因此,監管部門必須設計出一套機制來快速準確獲得銀行運行的真實信息,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應按市場化的原則建立退出法規。為了保證整個金融體制的穩定,必須有民營銀行的退出法規。應當建立明確的金融紀律和對違紀行為的處罰規定,特別是要有一整套金融機構破產清算的程序,必須非常清楚地規定由誰來執行銀行的破產清算,必須在破產程序中保證廣大儲戶的利益,防止把民營銀行的風險集中到中央銀行,避免在金融業出現道德風險。
(五)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市場經濟和現代金融的基石。由于民營銀行服務對象主要集中于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廣,信譽度偏低。民營銀行在獲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分析信息的能力均有不足。由于信息不對稱民營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面臨較高的風險。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企業自覺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在我國,守信氛圍還沒有形成,單靠企業本身自覺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政府在其中發揮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作用。政府應組織成立專業機構,建立一個真實可靠的信用評級制度,向銀行提供有關企業信譽的信用資歷和信用證明;同時建立嚴格的違信懲罰制度、增強企業守信意識、樹立守信形象以增強民營銀行貸款信心。
(六)加強國家投入,增強民營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入世后,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程度加大,無論是從資金實力、技術層面還是從服務質量來看,我國銀行短期內難以與外資銀行抗衡,民營銀行更是如此。為了加快競爭步伐,中國金融業不但要做好已有的業務與服務,更重要的是創新,而創新需要新的人才、新的技術、新的投入。這一切對剛剛進入市場的民營銀行來說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國家一方面,可利用其組織優勢進行大規模的有關現代金融知識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培訓,如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對銀行業進行引導和支持。另一方面還應加大對通訊技術、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技術開發的投入,加快民營銀行電子化建設的步伐,這不僅可以提高民營銀行的金融服務效率,同時也可以解決人才不足的矛盾。
(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學院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