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是敵我雙方在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方面的激烈較量,戰爭爆發突然、物資需求量大。因而諸如武器裝備、軍需物資、醫療衛生、財力資源等保障任務將空前繁重,尤其我區地處祖國邊疆,橫跨“三北”,與俄羅斯、蒙古兩國毗鄰。邊界線長達4240多公里,是連接沈陽、蘭州戰區及內陸腹地的紐帶,同時也是國家戰略核心地區的重要屏障。戰略地位的特殊性,使我區在未來臺海戰役中面臨敵情危險及邊境反擊作戰“連鎖反應”的復雜局面:地域東西狹長的特殊性,給我區的經濟動員保障帶來了難度。目前,我區的國民經濟動員保障能力和水平都相對落后,難以適應新時期經濟動員保障需求。因此。我們要建立國民經濟動員保障一體化機制,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經濟動員保障需求,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落實:
一、貫徹落實“平戰結合”原則,完善和健全國民經濟動員機制
平時的經濟動員工作應在國家和軍區的統一領導和規劃下,從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及臺海戰役需要出發。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民兼容、寓軍于民”的原則,認真做好經費保障、武器裝備研制、軍交運輸建設、軍需物資供應、民用工業轉產、武器裝備維修、醫療救護等各項任務準備。因此,我們要建立戰時軍民結合的武器裝備、軍需物資、醫療衛生、財力資源等保障體制,擬制戰時經濟動員計劃和應急經濟動員保障預案。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本地區經濟動員潛力調查情況,結合軍區軍事演習,及時修訂經濟動員計劃和經濟動員保障預案,做到一有戰事能迅速組建強大的軍民整體經濟動員體系,隨時隨地保障部隊軍事需要。搞好國民經濟動員工作。體制是建立的基礎,機制完善和運行是關鍵。發揮作用是目的。為此,我們在建立國民經濟動員體制的基礎上,著眼戰時軍民結合的武器裝備、軍需物資、醫療衛生、財力資源等后勤保障力量的建設,注重在完成重大任務中使用和完善國民經濟動員機制,讓它有效地運行起來,使每個職能部門真正進入情況、進入角色,通過實踐活動,完善和提高經濟動員機制的運行效能。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動員計劃
科學合理的經濟動員計劃是經濟動員實施的依據。戰時。經濟動員能不能有效地進行,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看經濟動員計劃是否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經濟動員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規模和要求,因此在制定經濟動員計劃時要考慮多種因素、多種環境,針對不同的威脅對象、威脅程度以及經濟、地理、技術等客觀條件,制訂若干種經濟動員計劃。要使經濟動員計劃和方案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主要應把握好兩個環節:第一,要搞好軍事需求論證,對未來戰爭需求進行預測和分析,把需要什么切實搞清楚,以提高經濟動員的速度。第二,搞好經濟動員潛力調查,準確掌握各種設備、人才、物資等數量、質量情況,為戰時經濟動員提供準確的信息。
三、落實經濟動員中必需的戰略物資儲備
戰略物資儲備是指國計民生和國防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的物質資料,它可以保障戰爭爆發時突然增多的物資需要,是保證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因此,要落實好經濟動員戰略物資儲備,主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要建立寓軍于民、軍民共儲的物資儲備體系,改變以軍隊儲備為主的格局,實施軍民聯儲聯供。除特種裝備和物資由軍隊儲備外,軍民通用物資平時盡量少儲實物,主要儲備技術和生產能力,戰時轉軌生產,最終形成通用物資以地方企業和市場儲備為主,軍隊專用物資由軍隊儲備成品、地方有關行業負責技術和生產能力儲備的總格局。第二,要建立訓練有素的專業保障隊伍。根據軍事需求,在主要作戰方向和重點地區組建一批醫療衛生、油料勤務、工程搶修、裝備技術、戰略物資等應急專業保障分隊,納入民兵應急隊伍序列,承擔應急機動支援保障任務。第三,要合理布局儲備基地,適時進行物資更新,特別是要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戰爭需要,儲備新材料、新器材、新設備,并加強戰略物資儲備管理,使戰略物資既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又能在平時的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作用。
四、健全和完善經濟動員法規制度建設,依法開展經濟動員工作
經濟動員法規作為戰爭動員的一項專門法規,是國家為動員經濟力量保障戰爭需要而制定的法律規范,是平時在經濟領域進行戰爭動員準備、戰時實施經濟動員的法律依據。健全和完善經濟動員法規制度,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第一,國民經濟動員包括人力、財力、物力和科學技術諸方面,動員關系極為復雜,它涉及各有關部門、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及廣大人民群眾,只有建立嚴密的國民經濟動員法規體系,才能保證經濟動員工作有序進行,滿足戰爭對各種保障物資的需求。第二,高技術局部戰爭爆發的突發性和快節奏性,迫切需要具有強制性、權威性的法規制度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范,以提高對戰爭的快速反應能力。第三,我國正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時期,隨著企業自主權增大、經濟主體多元化格局形成,單靠行政命令難以對社會各種經濟活動進行有效動員,只有加強經濟動員法規制度建設,以法律形式來規范單位、部門、行業、企業、個人在國民經濟動員活動中的行為,再輔之以行政、經濟手段,才能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動員工作順利進行。
五、構建國民經濟動員信息網絡
實現國民經濟快速動員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要有一個快捷迅速的經濟動員信息網絡。各盟、市、旗(縣、區)要在組建起經濟動員機構的基礎上,建立以網絡為主要設施的信息網,實行國民經濟動員資料微機聯網管理,并將本地區內可動員的經濟潛力進行調查摸底。整理、歸類編制數據庫,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修改,以保證經濟動員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戰區內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的經濟動員信息要加強交流,及時通報情況。真正做到不封閉,實現經濟動員信息資源的共享,利用現代通信、傳感等技術實現經濟動員信息的實時傳輸,確保一旦有戰事,就能夠迅速調集各方面的經濟力量,為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動員。沒有先進的通信網絡,就保證不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動員,因此,國民經濟動員要充分利用通信衛星、光纖、數字、圖像以及智能化的通信、傳感技術,保證動員信息的及時傳送,聯絡暢通穩定。同時,要建立動員信息屏障。提高信息防護能力,確保安全。
六、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抓國民經濟動員建設的整體合力
國民經濟動員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繁雜的工作。實踐表明,要搞好這項工作。離不開軍地雙方的通力協作。離不開各個職能部門的周密協調,離不開經濟動員機構內部上下左右的密切配合,只有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有效地研究解決經濟動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協調好經濟動員工作,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抓:第一,各個職能辦公室要搞好協調。國防動員委員會的機構設置有其自身的特點,幾個職能辦公室既有設在軍隊的,也有設在地方的。機構設置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各個辦公室相互協調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各個辦公室,對于國防動員委員會領導的決策指示和重要活動安排,要及時通氣,多打招呼:各個辦公室對于其他辦公室每年的大項工作安排要盡早掌握,做到心中有數,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對于一些涉及單位多、職責不明確、協調比較復雜的工作,不能相互推諉,要不等不靠。主動協商,認真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第二。軍地之間要搞好協調。作好經濟動員工作,既是軍隊領導機關的職能,更是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軍隊領導機構要主動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從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及時提出科學合理的軍事需求,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地方黨委、政府要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根據軍事需求制定經濟動員規劃,實現國防建設對經濟動員的要求。軍地雙方要增進友誼。擰成一股勁,形成“一盤棋”,共同抓好經濟動員工作。第三,上下之間要搞好協調。在實際工作中,搞好上下協調的關鍵是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確保信息交流的暢通。上級機關要端正工作指導思想,轉變工作作風,注意傾聽基層的意見和呼聲,為基層解決經濟動員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鶎訂挝灰J真傳達貫徹上級指示精神,遇到問題要及時請示、匯報,按照上級部署抓好經濟動員工作任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