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樟樹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江西省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和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關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精神,從建立健全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運行機制入手,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強化監督、扎實有效地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不斷加大審計成果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干部隊伍監督和管理,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運行機制
針對經濟責任審計層次高、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量大的特點,樟樹市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構制度入手,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運行機制,為該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有序、高效的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建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機構。經市委批準,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為組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組織部部長為副組長,市監察局、人事局、財政局、審計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全市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研究決定全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大事項,解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出現的有關情況和問題。二是針對我市實際,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規定,先后下發了《關于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鄉鎮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意見》等文件,這些文件和規定的實施,從制度上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了道路。三是強化審計機關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職能,審計機關專門成立了經濟責任審計股,具體負責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組織實施。
為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長經常聽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匯報,每份審計結果報告必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每年年初都要組織相關部門研究當年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新一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計劃。針對審計計劃或紀檢、組織部門的委托審計通知書,審計機關按審計程序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上述一整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運行機制的建立,為我市全面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精心組織,科學把握,努力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特殊的審計工作,與其他審計工作不同,審計對象是具有一定人、財、物權的領導干部,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不僅審計內容廣泛、審計時間間隔跨度長,對領導干部的決策行為、經濟責任進行界定和評價,審計責任非常大。因此,我們根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特點,突出針對性,加以科學的把握,努力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
(一)堅持重點審計,科學制定審計工作計劃。一是及時完成紀檢、組織部門委托的審計項目。二是在年初審計計劃制定時,充分考慮到其他審計項目和審計力量等因素,安排一定數量在同一部門(單位)任職時間長的領導干部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且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所占比重逐年加大。三是積極探索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的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今年將五個任職時間長、資金流量大、經濟獨立的市直部門(單位)二級機構主要負責人納入審計范圍。
(二)堅持“三個突出”,科學地把握經濟責任審計特點。一是針對審計對象的變化,突出了對責任的審計,對人的評價;二是針對審計內容的轉變,在審計領導干部任期財政財務收支、財經法紀和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突出了對經濟管理行為、重大項目決策和有關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資產的變化情況的檢查;三是針對審計程序的特殊性,突出了人性化特點,審計部門從下發審計通知到審計報告征求意見,都堅持與被審計當事人見面,對單位和個人實行雙重送達,雙重征求意見,認真傾聽被審計人的意見,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科學合理。
(三)堅持“三個結合”,創新審計工作。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時間緊、任務重、時間跨度大,為提高審計效率,在工作中堅持“三個結合”:一是經濟責任審計與其他各專業審計相結合。一方面審計機關在安排年度審計工作計劃時,充分考慮其他專業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相銜接的問題,適當擴大審計覆蓋面;另一方面要求審計人員在各項審計工作中,注意收集與經濟責任審計相關的審計資料,建立審計檔案資料庫,以減輕經濟責任審計壓力。二是離任審計與任中審計相結合,在安排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計劃時,選擇一些任職時間較長的領導干部,安排一定數量的任中審計,以便在領導干部離任時,縮短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效率,同時也能及時掌握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制定不同的審計側重點。在具體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部門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從審計內容、審計方法、評價標準等方面確定不同的側重點:一是對鄉鎮街道等有財政、經濟指標單位的領導干部,側重審計財政、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資產的管理情況、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情況,以財政收支審計為主,資產負債審計為輔;二是對純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著重審計財務收支情況、資產管理情況和收支兩條線執行情況,以財務收支審計為主;三是對有下屬單位的主管部門的領導干部,視管轄范圍、權限和所承擔的責任,統籌考慮,進行綜合審計,必要時我們還要抽查其部分下屬單位;四是對企業領導人的審計,主要審計其經營成果和資產負債情況,以資產負債審計為主。通過制定不同的審計方案,增強經濟責任審計的針對性,使審計結果和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評價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具體、更形象。
(五)堅持實事求是審計,做到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實事求是審計的基礎上對領導干部本人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和應承擔的經濟責任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為此我們明確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四項原則:一是客觀性原則,即以審計事實為依據,不帶主觀成份,以寫實手法做出評價;二是準確性原則,即審計評價用語準確,不用修飾語言,不評價審計范圍以外的事項;三是全面性原則,即全面分析審計結果和事實,不用單個事實或指標評價被審計人履行經濟責任的整體情況;四是對比性原則,即根據凈資產接任前后對比變化進行評價。以此來把握好審計評價“越位”和“缺位”的尺度,為市委正確使用干部提供可靠資料。
三、注重成果運用,切實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對干部監管和權力監督制約作用
充分運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是做好審計工作、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作用的關鍵。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轉化和運用,對經濟責任審計的有關情況和查出的問題,深刻研究剖析,及時完善相應措施,堵塞漏洞。
一是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干部使用上的把關作用。組織部門將其列入每位被審計領導干部的考核檔案,作為干部年度考核、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是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查辦案件上的先導作用。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部門不斷加強審計執法力度,認真對領導干部違反財經法紀行為進行分析,時刻注意發現案件線索,并及時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如審計部門2006年在對某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離任審計時,發現該單位存在私設“小金庫”等違法違紀問題,審計機關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后,引起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相關部門組成工作組展開調查,該單位原主要負責人為副處級干部,現已被宜春市紀委立案查處,兩名科級領導干部和三名相關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三是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干部教育管理上的警示作用。對審計中發現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及時向被審計單位和領導干部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并就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發揮了經濟責任審計的預警作用,有力地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
(作者單位:樟樹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