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鏡花緣》這本小說的人都知道,小說中有個“自誅陣”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意思是布陣方不費一兵一卒,只布下了“才貝、巴刀、水酉”,即財、色、酒。凡入陣者,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就會見財則貪、見色則淫、見酒則醉,紙醉金迷,盡情玩樂,結果自誅于陣中。這個故事對我們審計人員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警示,它告誡我們,打敗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審計署頒布的“八不準”,雖然給審計人員劃了一條隔絕“自誅陣”的紅色警戒線,但謹防審計人員誤入“自誅陣”必須走對兩條道路:
第一條:走“淡薄名利”之路
宋代有位高僧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里頭藏。誰能跳出墻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這首詩雖表達的是那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清凈無為的佛理禪機,但作者那種淡薄名利,不為財色所惑的思想值得我們審計人員借鑒。審計人員應走“淡薄名利”之路,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份之想,常懷律己之心”為指針,才能謹防誤入“自誅陣”。
第二條:走“無私無畏”之路
古人云:“心地無私天地寬”,“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些都說明一個人只要無私,做什么事都坦坦蕩蕩就會無所畏懼。
無私無畏,是一種崇高的、高尚的、公而忘私的思想境界。有了這種思想境界就能做到公事公辦、公正執法、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公道正派、正大光明、正氣浩然和剛正不阿等;這種思想境界落實到審計工作中去,就能做到廉潔自律、自尊自愛、率先垂范、遵紀守法;有了這種思想境界,就不會在“錢財”、“酒色”面前丟失自己。所以,走“無私無畏”之路,決不會踏入“自誅陣”!
(作者單位:新余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