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當前,重慶的共產黨人率領著熱血的重慶人沖了上去!在前線#65380;在廢墟上,一張張堅毅的臉龐#65380;一副副鐵打的臂膀,奏響了一曲曲壯烈的——
震在汶川,痛在重慶。
震波從汶川地下10公里深處迸發,以每秒3000米的速度,沖擊四面八方……在房倒屋塌#65380;危機四伏的城市和村莊#65380;山川與峽谷,在山石飛滾#65380;塌方損毀的公路上,在余震不斷的手術臺前……到處都是重慶人的身影。
生死劫難,他們勇往直前;道路不通,爬也要爬到震中;哪怕搖搖欲墜的樓板#65380;盤根錯節的鋼筋,即使雙手血肉模糊也要把幸存者刨出來;何懼大雨#65380;飛石#65380;滑坡#65380;余震,熱血的重慶人勇往直前!
他們用身軀詮釋著“中流砥柱”;他們挺起脊背,用行動抒寫著對人民的忠誠;他們表現出特別能吃苦#65380;特別能戰斗#65380;特別能奉獻的英雄本色。
他們,是抗震救災的鐵血部隊!他們,是震中堅挺的脊梁!
5月12日下午,強烈的震波席卷重慶。在市委#65380;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把抗震救災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立即動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進入緊急狀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迅速成為抗震救災的脊梁——
“地震了,立即啟動應急預案!”5月12日下午2點半,正在辦公室緊張辦公的梁平縣委書記張道華,第一時間發出動員令。他最后一個從縣委辦公大樓里撤離,隨即,又坐車環縣城巡查,全面了解地震災情,疏散群眾。
在這次特大地震中,梁平是重慶災情最重的縣,有2所小學房屋垮塌。張道華在20分鐘內趕到文化鎮中心小學,指揮救援。
災情就是命令。重慶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這次天災面前得到了充分展現。
5月12日下午2時40分左右,彭水縣城建筑物持續晃動,全城干部群眾紛紛聚集到空曠地帶。縣委書記蒲陽當即趕到山谷廣場,穩定群眾情緒,召開現場辦公會。云陽縣及時成立了100支共產黨員應急小分隊,組織2000余名黨員干部投身到抗震救災第一線,深入全縣各地抗震救災。墊江縣桂溪鎮鎮中社區余洪珍#65380;洪武勤等130多名基層黨員主動到中心廣場#65380;體育場#65380;迎賓大道等轉移人群聚集地,安撫群眾。武隆縣實驗小學校長譚武權的老母親受驚嚇引發心臟病,妻子連來電話催他回去,直到晚上7時10分,學生全部安全撤離后,譚武權才趕到母親病床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6.2萬個基層黨組織#65380;140多萬共產黨員,直接參與抗震救災的超過45%。
在抗震自救的同時,重慶各級黨組織響應市委#65380;市政府的號令,組織黨員干部和群眾,紛紛開赴四川災區。
部隊戰士#65380;武警官兵沖鋒陷陣,他們跑在了救災的最前頭;交通#65380;電力#65380;通訊,各個行業#65380;各個企業的員工都主動請纓#65380;出錢出力……他們冒死開進#65380;連續作戰,不惜一切代價,排除一切困難,以最快的速度把災區人民從災難中解救出來。
這些站在四川抗震救災最前線的精英們,創造了眾多第一:第一支進入茂縣的駐渝武警救援部隊,第一支到達震中映秀鎮的醫療衛生救援隊,第一支到達災區的疾控防疫隊,第一個在災區設立“粥棚”,第一個在災區規劃建設活動板房……
這些“第一”意味著,早爭取一秒時間#65380;多一個人到達,就可能從死神手中奪回更多生命。
從5月15日開始,重慶每天都有4000多名專業救援人員奮戰在四川20余個重災區,直接到四川災區參加抗震救災的專業救援人員超過20000人次。經重慶市抗震救災指揮部#65380;重慶市警備區#65380;重慶市委組織部#65380;重慶市衛生局等部門向本刊獨家披露,截至6月30日,為了支援四川抗震救災,駐渝部隊共出動7000余人,武警重慶總隊出動500人,重慶公安#65380;消防共出動1000余人,重慶衛生系統出動1307人(其中第三軍醫大學486人),市建設系統出動3962人,市交通系統出動560人,市商委出動298人……在赴川參與救援的21支隊伍中,共有黨員2989人,共建立臨時黨委3個#65380;臨時黨支部62個,先后有180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62人在火線入黨。重慶在四川災區累計救治傷員23007人次,查驗救災食品341噸,衛生宣教30.65萬余人次,心理干預4811人次……為四川抗震救災贏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