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2點過,在映秀鎮打工的巫山農民陳鳳菊正在睡午覺。突然,她感到房子在劇烈搖晃,隨即聽到一陣緊似一陣的“轟隆”的倒塌聲和呼救聲。陳鳳菊趕忙從床上躍起,健步飛奔下樓。地震了!驚慌失措的陳鳳菊馬上想起在映秀鎮幼兒園的兒子馬鵬。
“鵬鵬,你在哪里?”陳鳳菊哭喊著跑到幼兒園。當她哭著向逃生出來的老師詢問兒子的下落時,平常對馬鵬寵愛有加的劉老師含淚搖了搖頭。
“鵬鵬,你最聽媽媽的話,快回答我,你在哪里?”陳鳳菊一邊拼命用手刨石塊,一邊發瘋似地在廢墟上喊叫。她歇斯底里的呼喊聲,被廢墟邊更大的哭叫聲淹沒,隨后她無助地倒在廢墟上,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時,丈夫馬正斌也從工地跑到了幼兒園。看到哭成淚人的妻子,馬正斌沒有絕望,他立即動手搜救。17時,一起到汶川打工的十幾個老鄉也陸續趕到幼兒園,一起搜救。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陳鳳菊多想聽到兒子的呼喊聲,哪怕是一點微弱的聲音,但廢墟下,只有一片可怕的沉靜。
“快去救人,這邊還有活人!”這時,一位蓬頭垢面、全身沾血的中年人向幼兒園廢墟上觀望守候的人群求救。“不找了,老鄉們,我們快到那邊救人吧!”陳鳳菊說。一同前來的鄉親哭著勸陳鳳菊:“馬鵬平常最堅強,我們多找一會兒吧,也許能有奇跡。”陳鳳菊泣不成聲地說:“不要耽誤時間了,能救一個算一個吧!”
陳鳳菊和丈夫帶著老家來的工友、親戚12人,三步并作兩步趕到臨近的一處廢墟。馬正斌憑著多年在野外工作的經驗,帶著哭腔對工友和親戚們說:“我們雖然是打工的,但我們要像搜救自己的親人一樣盡力!”隨后,在馬正斌的帶領下,搜救人員輪流向廢墟下的掩埋者喊話。
20分鐘后,在一處殘垣斷壁前,一位工友聽到廢墟下的回聲。“趕快來,這里有個活的!”老鄉們聚攏來展開救援。大家在廢墟上一直干到天黑,一位被掩埋5個小時的婦女得救了。
把幸存者送到醫院后,夜已深了。處于地震中心的映秀,伸手不見五指,陳鳳菊夫婦帶著工友們朝有燭光的方向趕。半小時后,他們來到一個有燭光的地方。這里由當地政府組織的搜救隊正在緊張施救。工友們憑著剛剛搜救的經驗,配合搜救隊伍,在近8個小時內成功搜救出3名幸存者。
天剛放亮,送完剛搜救出來的幸存者,工友們累得癱倒在地上。陳鳳菊和丈夫沉浸在喪子的悲痛中,他們悄悄趕到幼兒園。像他們所預料的那樣,孩子沒能生還,但讓他們略感欣慰的是,他們和工友們一起從廢墟下刨出了4條生命……
聽說陳鳳菊夫婦痛失孩子還帶領老鄉搜救出生還者,相識的不相識的人都向他們含淚致謝。陳鳳菊哭著說:“我們都是一家人,誰能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