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組過多地倚重于資本市場,它們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資本市場原有的“生態平衡”,而且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央企重組的質量

在推動央企重組的過程中,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多次表示,將鼓勵支持央企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近兩年,為了配合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進,除了深圳中小板以外,資本市場管理部門基本停止了主板市場的新股發行,但是對央企上市卻大門洞開,中國資本市場的行情也出現了深刻變化,大盤藍籌股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現狀,央企重組過多地倚重于資本市場,它們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資本市場原有的“生態平衡”,而且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央企重組的質量。
央企重組不應壟斷上市資源
自兩年多前開始實行股改,我國資本市場主板的新股發行曾經有一段停頓,這是為了保證股改的成功,在股改基本成熟以后選擇由央企首先上市也有其合理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股發行市場卻逐漸發展為由央企以及一些地方大型國企主導的一統天下,民營企業以及其他類型企業的發行上市基本被排除在外,即使在中國資本市場的中心上海,也因為需要讓路于央企,而數年沒有一家本地企業上市。這與幾年前新股發行市場基本由困難國企包攬的局面如出一轍,不利于各種經濟主體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展,也不利于資本市場自身的平穩發展。
我國的新股發行市場最初實行的是審批制,自《證券法》頒布以后,新股發行改為核準制,從理論上來說,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企業,只要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都有發行新股資格,一些民營企業正是在這個時期進入資本市場的。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政策市”的基本格局一直未能改變,監管部門在行使核準手續時,仍然能利用手中的權力執行對不同類型企業寬松有別的政策,這就導致了近兩年里新股發行市場基本上由央企壟斷的局面。但這種格局如果長期存在,央企與其他類型企業不可能在資本市場的平臺上展開有效競爭,央企就無法感受到資本市場所應該產生的對上市公司的壓力,所謂公司治理機制的建立也容易成為走過場。從根本上來說,這種機制只有利于央企從資本市場上圈錢,并不利于它們利用資本市場的機制來發展壯大自己。
上市資源由央企壟斷,還容易導致資本市場出現畸形發展。市場話語權過度集中于體量龐大的央企,容易造成市場的結構性失衡,造成二級市場的大起大落。央企在發行、上市過程中,能夠集中各種社會資源為己所用,將發行價定得過高,給市場造成錯覺,這一點在去年11月上市的中國石油上表現得特別充分。該股上市至今一年不到,其一瀉千里的走勢嚴重異常,使廣大中小散戶深套其中,特別是由于其在指數中占有權重過大,對大盤的平穩運行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央企監管還需建立更有效體制
央企既然成為上市公司,就應該與其他類別的上市公司一樣,嚴格按照《公司法》、《證券法》來進行規范,在股票發行、公司運作等方面嚴格遵守資本市場管理部門的規定。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在現行管理體制方面的嚴重不足,對央企的監管基本陷于空白,使我國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按照現行的格局,不少央企都有很高的行政級別,它們直屬于中央的一些部委,與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主體證監會的地位不相上下。在這樣一種格局之下,要求證監會對它們行使監管職能,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去年8月,深圳警方破獲了杜氏特大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案,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家央企在深圳的子公司卷入其中。這一案件經過公開報道后,市場輿論一片嘩然。地下錢莊是嚴重破壞國家經濟、金融秩序的一種犯罪行為,歷來為我國法律所不容。在人們的傳統意識中,一般都認為地下錢莊是一些地方上的民間勢力所為,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不可能與其產生瓜葛。
這起地下錢莊案曝光時,已經在A股市場上市的中國石化并未對外公布有關情況,實際上是隱瞞了這一重大事實。而在這起案子破獲時尚未上市的中國石油,在其招股公告和上市公告這兩份法定信息披露文件中也絲毫未曾提及此案,這已經違反了其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要求。但是,當市場對此發出質疑的時候,這兩家大型央企卻缺乏積極的、善意的回應,只是以外交辭令進行搪塞,這深刻地反映出它們在上市以后并未樹立起作為一個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對投資者應有的謙卑態度,其傲慢的官商作風并未有改變。
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領域一個重要的舞臺,央企大量上市已經給市場監管提出了全新的課題,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來迎接這種挑戰。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應該積極研究新問題,拿出應對措施,提高監管水平;但另一方面,還需要有關部門針對市場出現的新情況,建立更為有效的監管體制。
央企重組應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已經成為央企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一大批央企進入資本市場成為上市公司,使國有資產能夠利用資本市場這個平臺實現增長和發展。根據國資委提出的思路,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但是,資本市場是一個具有多重功能的市場,如果在央企重組中只注重發揮資本市場某個方面的作用,而忽視了它的其他方面作用,往往就會事倍功半,改革將走彎路,原本希望出現的效果也將難以見效。按理來說,央企進入資本市場,在迅速壯大市場規模的同時,也將提升市場的品質。但是,在近幾年的資本市場中卻出現了一種偏向,過于強調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作用,而忽視了它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即給投資者的投資回報。于是,不顧市場現實條件,只知向市場索取,終于導致市場無法承受,在市場被整垮的同時,企業的融資計劃也只能告吹。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央企重組將是我國國資中企改革的“重頭戲”,資本市場也將成為央企重組的一個廣闊舞臺。但為了把這個工作做好,避免出現彎路,有關方面務必應該做到尊重市場,尊重投資者。如果只顧一方的利益,將資本市場作為央企可以利用行政權力隨意索取的場所,那么,不僅市場將處于嚴重的不穩定之中,不僅投資者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央企改革的最終目標也無法實現。央企重組的最終目標是為人民造福,從這一點上來說,只有這種重組是能夠推動市場發展并讓投資者受益的,只有實現了重組與市場發展的良性互動,資本市場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而央企改革也才能夠順利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