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家龍因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獲刑,其落魄也與產權問題和公司治理混亂相關
2008年9月4日,曾經風光一時的民營石油大亨龔家龍悄然離開位于鄂州市的湖北省第一看守所,8月間,天發集團高管案中的另一主角、龔家龍的妹妹陳蜀葵亦先期離開這個看守所。
獲刑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

龔家龍最后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面是2006年12月15日,他以石油商會會長的名義在北京發表了石油商會2006年度工作總結報告;12月21日龔家龍在天發股份上市10周年的慶典現場被湖北警方帶走,天發集團總部被查。
2008年8月5日,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龔家龍犯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一審判決其有期徒刑1年零7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以陳蜀葵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檢察機關在《公訴書》中認為,原天頤科技公司(600703)在虧損的情況下,為騙得中國證監會批準獲取增發配股資格,作為該公司大股東的天發集團董事長龔家龍,指使將虧損做成盈利。天頤科技采取虛列銷售收入、虛增營業利潤的手段,制作公司虛假的中報、年報,并提交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外公布。經查證,2001年到2003年,天頤科技虛增主營業務收入5.84億元,虛增支出4.71億元,虛增主營業務利潤1.13億元。中國證監會披露該公司財務報告含有虛假信息后,股價暴跌,給股東造成重大損失,僅柳某等8名股東就損失375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龔家龍作為天頤科技控股公司的董事長,對天頤科技重大事項有決策權。龔家龍對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給股民造成重大損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鑒于給股民造成損失系一果多因,對龔量刑時酌情從輕處罰。8月15日判決生效。
上市公司高管觸犯《刑法》中的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并以此罪名受到刑事制裁的案件,在國內上市公司中并不很多。影響較大的,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包括龔家龍案在內只有9起,龔家龍案是最新的一起,其他8件如:銀廣夏(000557)案,銀川中院判決李有強等人有罪;鄭百文(000898)案,鄭州中院判決李福乾等人有罪。
在發生證券市場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即虛假陳述行為后,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證券市場行政監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提起刑事訴訟。絕大多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最后都是被中國證監會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整改的,每年至少有二三十起,同時,證券交易所予以公開譴責,部分高管被證監會處以有期限的市場禁入的處罰。
根據《證券法》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凡是受到虛假陳述行為影響并權益受損的投資者,都可以提起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訴訟。廣大權益受損的天頤科技(600703,現ST三安)股民可提起民事賠償訴訟,訴訟管轄法院在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時效從龔家龍案判決生效即2008年8月15日起兩年內。
龔家龍虛假陳述案的前世今生
龔家龍案是一起牽扯到民營企業家龔家龍、兩家上市公司、眾多油氣資產的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案件。
入獄前龔家龍是天發集團董事長,身兼號稱“民營石油航母”的長聯石油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及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會長。天發集團是湖北最大企業之一,并擁有全國民營石油商中唯一一個牌照齊全的石油類上市公司天發石油(000670),同時天發集團還控股天頤科技(600703)。在資本市場中,龔家龍通過上市融資、兼并、收購、聯合,曾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及幾十家企業,128座加油站和3座萬噸級加油站,總資產曾高達60多億元,天發集團成為一家涉足成品油、石油液化氣經營、食用油脂加工、日化、造紙、金融證券等領域的大型投資控股集團,龔家龍本人也被譽為“中國民營石油第一人”。
天發集團前身是荊州地區生產生活資料產品經銷公司,1988年5月,龔家龍以荊州輕工局的名義從當地信用社和銀行貸款20萬元注冊成立,1993年更名為天發集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天發石油1996年成功登陸深交所,并掛上“國”字號招牌,由此,天發集團得到迅速發展。
但從2004年開始,天發集團出現資金鏈斷裂。天發石油、天頤科技相繼進入ST行列,而天發集團共欠9家銀行多達29億元貸款未還,普華永道則在報告中稱天發集團資不抵債已超過10億元。
實際上,天發石油、天頤科技在證券市場中都有過虛假陳述的“前科”,曾受到中國證監會處罰:2000年11月28日,證監會對天頤科技的前身湖北活力二八股份有限公司及原董事長雷世忠等人及會計師事務所做出行政處罰決定;2004年10月13日,證監會對天發石油及兩任董事長劉道興、龔家龍、董事陳蜀葵等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
龔家龍入獄后,天發集團及其下控的天發石油、天頤科技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荊州市國資委派人接管天發集團,荊州國資委助理研究員王錫山擔任天發集團董事長,開始對天發集團重組,然后啟動了對天發集團破產清算。
2007年11月10日,上海舜元企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拍得天發集團持有的天發石油7074.832萬法人股,持股25.99%,成為第一大股東。2008年2月2日,荊州市國資委與中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達成框架協議,中石化以1.4億元收購原天發集團所屬的64座加油站。2008年7月24日,天發石油所屬行業變更為房地產業,并更名為舜元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福建三安集團購入原屬于龔家龍的S*ST天頤5429.7萬股股權,三安集團合計持有72.19%股份。2008年7月8日,天頤科技恢復上市,隔日變更為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椰島也以1.1億元的價格全面接手S*ST天頤的糧油食品加工業務。
產權隱患與公司治理混亂
天發集團及龔家龍落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是各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既有體制上的客觀原因,也有掌門人龔家龍的主觀原因。
在客觀上,民營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產權不明晰的問題,為其后一系列糾紛埋下了隱患。龔家龍創業之初,天發石油掛靠在國有企業名下,天發集團成立時也僅僅是更了名,并未將產權界定清楚。由于其子公司產權也不清哳,企業無法按照市場規律運營,最終通過法律風險形式全面引爆天發集團的崩潰。例如,天發集團曾并購了湖北15家國企,但很大一批屬于按政府要求“挑擔子”的瀕臨破產的國企,由此天發集團背上了近10億元的歷史債務包袱。
“天發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一直與政府存在一種‘默契’和‘誤會’,政府與龔家龍都將天發當作自己的‘親兒子’來撫養,于是才有了企業的成功。但到了企業難以為繼之時,這種默契已經無法再在含蓄的狀態下維持。”曾為天發做過戰略管理咨詢的趙云喜說。這一點應該引起多方警醒,特別是那些將民資掛靠在國企名下的企業家,要懂得自我保護。
在主觀上,天發集團的內部管理極其混亂,效率低下,公司治理流于表面,導致了違規占用資金等事件時有發生,天發石油也因虛增收入、虛報利潤、隱瞞配股資金用途等被證監會處罰,在資本市場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天發集團盲目進行大量收購,從而引發了大量債務,但龔家龍對這些問題的輕視,大大增加了風險爆發的幾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龔家龍任人唯親,隨意更換高管,下屬“活力28”在5年里竟然更換了三任董事長、五任總經理,下屬“天頤科技”兩年里換了四任董事長!
企業家落魄,原因林林種種。龔家龍的跌倒,再一次為中國企業家敲響了尊重法律、理順與政府及國企的關系、搞好公司治理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