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國務院頒發的《全國醫院管理條例》規定:“醫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單位,必須貫徹黨和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遵守政府法令,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醫院的這一基本性質決定了醫院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同樣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強化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醫院的保證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醫院是否和諧,取決于全體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共同理念的塑造,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與醫院和諧。因此,構建和諧醫院,首先要從思想教育入手,提高醫務人員素質,強化和諧意識,鞏固思想基礎。
當前隨著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醫院與醫院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我們還要面臨著一些丞待解決的問題,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醫院利益分配格局發生新的變化,雖然多數醫院都實行了諸多的內部改革措施,但還尚有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致使人們出現許多認識上的偏差,思想上的障礙,心理上的失衡,行為上的失范。由此引發了一些人情緒上的偏激和矛盾的激化。
為了防止各種矛盾的積累和激化,必須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要堅持從思想教育入手,釋疑解惑,舒心理氣,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消除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自覺地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在進行醫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要加強醫務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教育,積極倡導愛國主義、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基本道德規范,培養全員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
要進行全員“以病人為中心”的誠信教育,用誠信守諾打造和建立持久良好的服務理念,一切工作做到“病人至上、患者第一”,積極主動熱情,視患者為親人,贏得病人的信賴。
此外,要進行法制教育,加強醫務人員學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教育,用法律法規規范醫務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到處處按章辦事,事事依法而行。同時要進行愛崗、愛院的團隊教育,強化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教育,倡導公用理想和信念,努力營造“院興我榮、院衰我恥”的和諧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減少阻力,增強凝聚力,形成合力,為構建和諧醫院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二、加快發展步伐是構建和諧醫院的根本
社會和諧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能夠在競爭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要以崇高的醫德、醫貌以及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費標準贏得社會和患者的認可。醫院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還要最大限度地追求社會效益??茖W發展觀所強調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醫院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醫院的發展,推動醫院的經濟穩定、健康、協調發展,這不僅有利于緩解社會利益問題,而且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醫院既要開拓進取、積極引進高精尖的診療技術、加快科技人才的培養,更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醫院的和諧發展。醫院要堅持走經濟型、服務型的創新企業之路,改進過去那種臉難看、門難進、吃、拿、卡、要、收“紅包”的惡習,強化糾風工作,改進服務作風,控制藥品價格,控制醫生亂開大型設備檢查、收受回扣的違規行為,減少病人治療費用,實行同類同行業單病種最低現價制度,處理好醫患關系。
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醫院領導干部要把實現政績的思路、方法建立在客觀規律上,克服短期行為,堅持處理好醫院與社會的關系,醫院發展與醫護人員發展的關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和全民身心健康多做實事,奉獻愛心,使醫院真正成為醫護人員的安全舞臺、人民群眾信賴的安全庇護所。
三、實現利益平衡是構建和諧醫院的核心
和諧是一種平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講求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精神本質,也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價值準則。公平正義的核心就是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好或解決好人民的內部矛盾,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良好發展環境。為此,醫院在推進和諧的過程中,要始終把廣大醫務人員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為維護好、發展好各方利益的協調平衡,消除分配不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因素。在實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前提下,調整好醫院、科室、個人三方面的收支比例關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讓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人員享有公平權,得到自己合理合法的利益報酬,使廣大醫務工作者共享醫院衛生改革發展的新成果。
與此同時,醫院還必須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事業單位改后制的今天,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用人上也發生了多樣化的變化,醫生、護士都實行了聘任、聘用制,新招人員實行了人事代理制、社會公開招聘錄用制。為此,醫院要構建一種新型的勞動關系,逐漸規范到法制的軌道上來,按照《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的要求,規范人事用人制度在法制的框架下,使人事用人從無序到有序、從不規范向規范發展。醫院與醫護人員依法簽訂聘任、聘用合同,為建立現代醫院用人制度實現勞務關系契約化,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充分發揮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監督和民主協商作用,維護雙方的共同利益。
四、融洽社會關系是構建和諧醫院的基礎
人是醫院的主體,服務對象直接對人,融洽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醫院的基礎,和諧的人際關系必須是人與人之間在人格、權利、信譽、規則和教育等方面的平等。為此,醫院在創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加強人性化管理,廣泛宣傳并向社會各界承諾醫院的責任、權利、義務和服務標準以及所要達到的目的。人與人相互尊重、平等友愛、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人際關系和相互兼容,工作舒心、協調運作、穩定有序的和諧環境,要貫徹落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醫院為醫生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發揮其聰明的才智和技能。積極加速人才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骨干,滿足那些掌握一流科學技術的醫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更重要的是為了極時解除病人的疾苦,最終達到醫院服務功能的擴大化、科學化、一流化。營造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誠信以及與社會和諧共進的發展氛圍。通過諸多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及精神文明等建設使醫院能夠真正融入到社會中去,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鼓勵醫生公平競爭,積極鉆研醫學知識,開發引進先進的診斷治療設備和技術,打造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服務,主動挖掘和釋放自己的潛能,實現醫務人員的社會價值,在創建和諧的醫院中與醫院共同發展。
醫院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窗口,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和紐帶。醫院工作開展的如何,關系到保護人民健康,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尤其是對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具有重大意義。為此,我們每一名醫護工作者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實質,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富??h人民醫院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