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并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何在新形勢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如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是企業面臨的一項新課題。以企業文化為切入點,將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樹立企業形象、錘煉企業精神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這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和內容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各項社會活動及經營活動中努力貫徹并實際體現出來的以文明取勝的群體競爭意識,這其中包括人的價值觀、思想道德、精神追求、生活習俗、思維方式等。企業文化是在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延續性的共同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這種共同的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促使企業成員彼此之間能夠達成共識,形成心理契約。企業文化是組織成員思想、行為的依據。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要努力培育“生死與共”的價值觀,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使其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生死,實現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人企合一”。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企業文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產生于企業之中的文化現象,它的出現與現代企業管理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密不可分的,從管理的角度上看,企業文化是為達到管理目標而應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業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現象的內容,還具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首先,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主體意識為主導、追求和實現一定企業目的的文化形態,并不是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觀念等文化形態的大雜燴。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管理的文化。其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標、群體意識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制度。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是企業群體共同認可的。再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經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職工在經營生產過程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離開企業的經濟活動,就不可能有企業文化的形成,更談不上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目標、企業道德、企業風尚、企業民主、企業形象、企業價值觀、企業素質、企業行為規范”等。
(二)企業文化的基本特性。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中心、以人為載體、以精神理念為基本手段的管理方式或方法;企業文化是具有凝聚力作用的一種群體意識;企業文化是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具有經濟性。
(三)企業文化的功能。從企業文化發揮作用的領域和效果上看,它的主要功能有:1.導向功能。企業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員工就追求什么。導向的作用可以長期引導員工為追求企業目標而自覺努力;2.凝聚功能。以多種方式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融合人們的理想、信念、作風、動機等,是培養和激發人們的群體意識,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企業形成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生成企業巨大的整體效應;3.激勵功能。企業文化著眼于整體文化建設和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和實現,形成一種人創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的良性因果循環形態;4.約束功能。企業文化偏重于軟約束,軟約束的依據在于人的文化性和社會性;5.穩定功能。企業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一經建立,就會進入整個企業生活和員工的內心,并具有形成習慣而代代傳播的特性;6.塑造企業形象,贏得社會認同的功能。企業文化不是自我封閉的,通過企業的產品、服務、員工的作風、企業的風氣等等,轉達和傳遞給社會,形成社會影響力。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一種強調以人為本、強調觀念溝通和形成共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著眼于企業中人的良好精神狀態和組織風氣的塑造,形成企業內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群體競爭意識,把企業的目標變成為企業員工自覺的追求。
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同一性與結合點
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項不同的工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許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一)對象相同。企業文化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兩門科學,其研究對象都是人,都是以人為本的科學,都是做人的工作。它們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為共同的出發點,都強調協調好企業內部的人際關系,都重視培養人的集體意識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都把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企業的重要任務。企業文化從研究人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出發,注重煥發人的精神,塑造人的靈魂,倡導群眾的優良作風和好的傳統,強調自我激勵的作用,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實行人性化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人的思想認識、觀點、立場問題,以育人為業,以轉變人的世界觀為本,旨在用共產主義精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總之,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培養人的良好品質、塑造人的美好靈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二)方向一致。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屬于意識形態范疇,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中國的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企業的企業文化,它必然受社會主義思想原則、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指導,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不僅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堅持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又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提供思想動力。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業文化都會背離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
(三)目的相近。企業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設企業文化或企業精神的目的,就是通過強化軟管理,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進而發展社會生產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調動人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服從于服務于經濟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是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可靠保證。可見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終極目的都是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企業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
(四)途徑相通。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為達到目的的途徑或手段是相通的。思想政治工作經常采取的一些途徑,對企業文化建設也適用。例如,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樹立典型,學習榜樣,等等。這些都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采用的途徑和手段。
(五)環境相似。無論企業文化建設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個特定企業環境中進行的,企業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包括業務經營狀況、規章制度、產品結構、員工素質、技術水平、領導能力、公共關系、經濟效益和分配方式等等因素;外部環境是指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條件,包括國家的產業政策、宏觀調控、市場情況、社會責任等。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這種既確定又多變的環境中進行的,必然受到內外環境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積極的作用,有的因素可能起消極作用,要認真分析研究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為企業文化建設或思想政治工作找好基點和提供條件。在同一環境中,在相似的影響因素的作用下,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確定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起點和程序,選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和突破點,以求兩項工作同步獲取成果。
三、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可以發揮出特有的優勢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互相推動,共同發展。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獨立的,但其同一性又是客觀存在的,兩者之間的聯系是明顯的,結合點是很多的,因此,通過兩者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彼此互補,達到共同發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企業文化所倡導的企業精神,包括競爭精神、創新精神、主人翁精神、奉獻精神等,不僅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和外延,而且給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在培育企業群體意識、倡導企業思想道德、規范員工行為、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中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廣泛的活動舞臺。企業文化是經濟與文化的產物,是企業管理從經濟層面向文化層面拓展的結果,它的主體雖屬觀念形態,但它更貼近生產經營管理,更容易為各層次員工所認同和接受,為改變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單向灌輸和一個方子包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一種新的工作形式。它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管理軌道,較好地解決了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 “兩張皮”的問題。
(三)企業文化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企業文化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一個新天地,企業文化建設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擴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更便于與經濟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轉化為物質生產力的力量。市場經濟體制中,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正是在于它的內涵大大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創造出能夠團結和凝聚職工的、能夠增強企業向心力和競爭力的新形式和新方法,能夠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變在舊體制下形成的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舊觀念、舊模式、舊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更加有機地融為一體,做到實處。傳統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僅停留在理論灌輸、口頭說服上,形式單一,載體少。企業文化建設所倡導的企業精神,是企業員工所追求的共同價值觀念,是企業的靈魂,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具體化、企業化。
四、探索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既取決于企業自身的認識和努力,更取決于企業所處的社會人文環境和階段。因此,我國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有豐厚的基礎和土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需要注意的是:一要從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注重對人的內在精神和理念的塑造,注重對人心的爭取,把“人和”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二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注意黨的優良傳統與企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三要學習國內外成功企業的成功經驗,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四要注意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制度創新、機制轉換有機結合,服務于企業的根本任務。五要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管理創新,是實現管理革命的有利突破口,為企業在管理水平、管理技術、追趕世界強勢企業方面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發展途徑和有利機遇。
綜上所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新形勢,選擇新載體。企業文化作為新的現代管理理念,為企業黨的工作引入了新的載體。企業文化建設與黨的思想政治及群眾工作有著較強的同一性和相容性,都是強調以人為本,通過激發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企業內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群體競爭意識,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近年來,不少國內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他們在企業的發展壯大中,形成了發展自己的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如海爾,形成了“敬業報國,追求卓越”這一具有創新特色的海爾價值觀、海爾精神;錘煉出“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海爾作風;形成了公平競爭、人盡其才、積極向上的良好文化范圍,在國內外樹立了工作創最佳、創新無止境、服務重信譽、真誠到永遠的海爾形象。
企業文化是企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充分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在企業的活動空間,使新時期黨的工作在企業的各項管理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報業集團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