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從四川瀘州龍馬潭區區委書記卸任之后,謝明旋即赴任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經歷了市場檢驗關、業界評價關、員工認同關后,謝明和他的團隊對瀘州老窖的各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與創新。如今,瀘州老窖已經堪與茅臺、五糧液相提并論。在看起來像一個倒在地上的酒瓶的瀘州老窖總部,謝明欣然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董事會》:從一名政府官員轉型為企業決策者,您是如何把握老窖的發展戰略的?2006年,瀘州老窖實現凈利潤增長700%。在短短幾年時間,老窖取得了令外界難以置信的高速增長,您認為決定因素在哪些方面?
謝明:作為1994年就在深交所上市的老牌公司,瀘州老窖有許多引以自豪的地方,但是同國內名酒企業相比,企業的發展也走了不少彎路。為此,我在上任后的首次股東代表大會上,就提出了三個優先,首先為老窖董事會運作提供了一個明晰的發展戰略和戰略決策。這三個優先則是優先重視歷史文化方位、優先重視品牌地位、優先重視行業排位。在我看來,企業文化打造、核心團隊建設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
《董事會》:瀘州老窖幾年來的迅速發展,董事會起了什么樣的作用?老窖董事會是如何進行戰略決策的?老窖在董事會建設和運作上有哪些創新?
謝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老窖董事會連夜制定出了董事會授權的捐贈額度,共捐出2690萬元。可以說,盡到了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舉這個例子就是要說明,正是老窖董事會的這種獨特風格,才使得公司的重大投資、人力資源、戰略發展等都有了規范的運作,通過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的三會運作程序,經營層也加強了對職能部門的監管和督導。如今,老窖董事會已建立了各專門委員會,如戰略委員會、薪酬與提名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當然,我這個董事長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每一個董事都可以在董事會會議上暢所欲言,一旦形成決策,就全力以赴。對經營團隊充分信任、放手支持、確保執行效率。
《董事會》:收購華西證券對于老窖的戰略規劃起了怎樣的作用?
謝明:瀘州老窖是傳統產業,現代經濟核心是金融、證券,兩者的大融合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舉個例子,老窖的高端客戶,喝國窖1573的人肯定關注資本市場。老窖進入證券業,一個直接的變化就是解決了我們的高端客戶既是股東又是消費者的關系。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體現。更深層次的是,可以把老窖的產業制度和經營制度結合起來,借用外腦,掌握現代金融知識,使得資本和產業相互促進、互相發展。這對老窖發展也是一個創新。

《董事會》:您在上任之初,就制定了雙品牌戰略和金字塔式品牌結構戰略。我們知道,對于一個酒企業來說,品牌戰略對于董事會的戰略決策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請問您是如何部署老窖的品牌戰略的?國窖1573在推出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您認為有哪些因素發揮了作用?
謝明:瀘州老窖的雙品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瀘州老窖特曲是中國馳名商標,歷屆中國名酒,這是廣大消費者所認同的。而國窖1573推出后,公司高度重視質量保證和品牌。金字塔式品牌結構則是:塔尖的國窖1573,始終保持它的品質,重質而不重量。塔柱是瀘州老窖,塔基是瀘州老窖的其他品牌。
國窖1573的推出,瀘州老窖其實是要持之以恒地把文化理念貫穿下去。充分利用國家重點保護的1573窖池群打造高品質“中國酒”。另一方面傳承傳統工藝使瀘州老窖釀酒技藝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這就是“雙國寶”。而用數字來運作品牌,也是中國的首創。
國窖1573制定的是奢侈路線,就是中國文化、中國品牌、中國酒。利用資源稀缺性挖掘其價值。國窖1573的風格,我們可以追溯到明代的窖池,它的風格有保障,原址、原料、原窖。這都能夠折射出老窖的管理理念和發展戰略。
《董事會》:傳統企業的發展,必然要建立在創新基礎之上。之前謝董在品牌創新方面已經給我們講了很多,那么,除了品牌創新之外,您還在其他方面還做了哪些探索呢?
謝明:這幾年,瀘州老窖為什么能跨越式發展?國窖1573知名度、美譽度為什么能大幅度提升?就是在于創新。包括管理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等等。對于老窖來說,科技創新就是在保持傳統工藝風格的前提下,讓它盡快地用電子信息、現代的科學技術、現代的發酵技術,提高優質酒的出酒率。同樣的糧食,生產優質酒和生產一般酒的市場差異化很大,效益也就大不一樣。另外,就是管理上的創新,強化內部管理,將電子信息改造在傳統產業之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此外,瀘州老窖董事會也認真研究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是擁有國家命名的文化保護單位窖池,可以打造出許許多多訴求點;二是始終以保護窖池,保護文化為己任。有了硬件的窖池,軟件的釀造工藝,老窖才得以形成現代化的發展理念和戰略。
記者手記:
謝明給人一種內斂且不溫不火的感覺。但對于董事會推動的品牌戰略,謝明卻用了“鐵腕政策”,絕不手軟。用謝明的話來說,就是“對所有老窖的品牌,我們都要實行動態管理。一個品牌的決策權在董事會。”比如說,今年要推出一個新品牌,那就要把市場上運作最末位的品牌收回來,也就是所謂的淘汰機制。收回來的產品就直接退市,以維持市場的總量、品牌的總數不變。
此外,工程師出身的謝明看起來也比較低調,沉穩務實且講究效率。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他一邊回答記者的問題,一邊還在處理著公司的其他事務。在接受完采訪之后,謝明又馬上進入了忙碌工作狀態之中。“力爭把公司建設成為一個規范、透明、高速發展的現代企業。”這是謝明的目標。相信有著這份執著、這份精神,謝明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