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擇適合自身的業務發展模式是江蘇物流企業獲得發展的關鍵因素。文章在給出常見的物流業務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引入SWOT分析框架對江蘇省物流企業業務模式的定位與選擇進行了研究,希望對江蘇乃至全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某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江蘇物流企業;業務發展模式;定位與選擇
一、業務模式定位與江蘇物流企業的發展
業務模式是企業為顧客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及其提供的方式與途徑,它是企業能力的顯示器、孵化期和作用杠桿,因此對于江蘇的物流企業來說,如何對業務模式進行定位與選擇,就是在主動適應發展環境的動態過程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必由之路,在現階段,業務模式的定位與選擇對江蘇物流企業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中國物流市場已經向外資物流企業全面開發,由于長三角地區及江蘇省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其無論是在經濟重量還是經濟的外向型程度上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因此長三角及江蘇物流市場就成為外資物流企業巨頭、國內物流大鱷比較集中的地區,它們憑借在經營理念、資本、技術、物流服務、人才及運作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已經開始對物流市場不斷進行蠶食,尤其是在高端物流服務方面已經日益顯示出優勢,因此我省物流企業已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感受到競爭的壓力。
在物流業快速發展和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同時,我省物流企業內部還存在著不少的發展約束,如物流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缺乏具有全國影響的物流品牌,很多運輸和倉儲企業還沒有徹底完成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型,能夠提供綜合型物流服務、物流方案規劃設計、物流軟件設計和物流咨詢等高附加值物流服務的企業不多,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有意識的戰略規劃,不能根據業務的擴展有意識地進行市場細分和細分市場的服務定位,高端人才缺乏。
在這種情況下,要同國內外物流大鱷進行競爭,我省物流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利用當前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來做大和做強自己,即在提升規模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煉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那么如何在利用外部環境優勢,規避環境危險。利用內部優勢、克服自身弱點的基礎上做到這一點呢,答案就在于我省的物流企業要因地、因自身條件而制宜,對業務模式進行定位,并選擇最適合自身的物流業務模式。
二、物流企業基本業務模式及其特點分析
縱覽中外物流企業,較有代表性的物流業務模式有相關軟硬件服務提供方式、城市配送業務模式、全程物流服務經營模式、現代物流企業基金業務運作模式、提供市場調查、市場研究及其營銷顧問的運作模式、商流和物流結合的模式等。這些模式各有自己優勢,同時也對物流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方面提出相應的要求。
相關軟硬件服務提供方式業務起點高、投資少、見效快,但是它需要企業擁有較強的物流軟件開發和行業推廣能力,而且其也易于面臨傳統專業軟件公司強有力的競爭;城市配送業務模式在于能夠利用傳統物流企業原有的資源優勢,節省資金投入,但是對傳統資源的整合,業務的改造提升,品牌資產的挖掘、培育和利用等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全程物流服務經營模式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或一體化物流服務,通過支撐其供應鏈運作為客戶增加附加值,但是它對物流企業資源整合能力、業務運作能力、信息支撐能力、物流管理能力提出了綜合的高要求,風險也很大:開放物流基站運作模式強調將基站開發成直接能為消費者提供集貨、儲存、貨物展示、送貨、信息處理、資金往來等基本功能的商、物流樞紐。縮短零售商的供應鏈環節,但是其前提是物流企業要具有較廣的物流網絡覆蓋和功能較為完善的基站基礎設施:現代物流企業基金業務運作模式的前提是通過富余資金的資本化運作獲得投資收益,但其要以充足的資金和相當的品牌度作為支撐:提供市場調查、市場研究、物流咨詢及其營銷顧問的運作模式希望借助現代物流企業行業背景與專業特長的業務運作模式,通過為生產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進一步密切與生產企業的關系和拓展自己的業務空間,但是其對相關的市場調查等能力和經驗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商流和物流結合的模式則要求物流企業具有相關的市場資源。
此外區域性物流發展模式、參與本地物流體系建設的發展模式、跨區域物流發展模式、參與企業集團的物流建設模式、物流代理模式、特許經營模式、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的模式等等。其內容和特點在此就不再贅述。
三、江蘇物流企業業務模式的定位與選擇
為了便于江蘇物流企業進行物流業務模式的定位與選擇,我們將通過SWOT分析框架來進行業務模式定位與選擇,即根據SWOT分析框架所揭示的SO、ST、WO和WT四種匹配類型,來分析一下哪些業務模式能充分利用江蘇物流企業的優勢去爭取外部機會,哪些業務模式能充分利用江蘇省物流企業的優勢去規避外部風險、化解環境威脅,哪些業務模式能利用外部機會來彌補內部弱點,哪些業務模式能在減少內部弱點的同時回避外部環境威脅。
1.江蘇物流企業SWOT分析。對江蘇物流企業的優勢(S)、劣勢(W)、機會(O)和威脅(T)進行歸納,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優勢:在省內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物流網絡;具有倉庫方面的資源優勢;物流信息技術受到重視,并具有了較強的應用基礎:服務的質量水平和客戶滿意度較高;企業具有較高的信譽,客戶的忠誠度較高。
(2)劣勢:物流業務網絡主要集中在本市、省內或長三角地區,區域性特點比較明顯;大多數倉庫功能單一、陳舊,專業化、自動化水平比較低,恒溫等特種倉庫比例較低,運輸車輛中集裝箱車、特種車輛比例降低;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高,很難達到整合商流和資金流的高度;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財務實力普遍較弱;客戶單一,企業討價還價的能力較弱,發展風險大;物流服務還大多停留在功能運作層面,高科技和高知識含量的服務不夠;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一方面某些企業的離退休人員負擔重,而高級人才缺乏。
(3)機會:江蘇省區位優勢明顯,市場化水平高;江蘇省經濟的對外開放水平非常高,外資企業需求旺盛;江蘇省以機械、電子、化工、汽車為主導的制造行業、開發區外資企業推動了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增長;物流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物流需求不斷增長;物流技術突飛猛進;江蘇省物流業處于高度成長階段。集中度不高;物流業支持政策陸續出臺。
(4)威脅:加入WTO后。物流市場放開,國外物流巨頭的加入導致競爭更加激烈;物流行業有關政策和法規尚不規范。本省物流企業成本壓力巨大;油價上漲對物流企業的經營造成困難:物流外包的比例較小。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提供商時偏重價格因素,低層次惡性競爭嚴重。
2.江蘇物流企業業務模式定位與選擇。利用上述SWOT分析的結論,我們可以通過S、W、O、T的匹配來進行相關業務發展模式的匹配。匹配結果見表1所示。

(1)SO物流業務模式。根據我們的分析,江蘇省的物流企業為了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利用外部機會,可以重點考慮下述的幾種物流業務模式。
一是商流和物流相結合的業務模式。江蘇省市場眾多,據相關統計。江蘇省擁有相關的市場三千多個,這些市場是商流的充分匯集之地。而高密度的商流匯集必將拉動相關的物流需求,這是江蘇省物流企業可以充分憑借自身的地利優勢去謀求自身發展的重要業務模式。實際上已經有了一些較為成功的例子,如常州鋼材現貨交易市場就是一個以商流帶動物流、物流拉動商流,商流和物流相互結合和促進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二是城市配送業務模式。江蘇省部分物流企業,特別是來源于國有企業改制的以運輸為業務主體的物流企業,由于經營道路運輸的時間比較長,已經在業界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誠信度,這些企業往往在城市中擁有一定的倉庫等稀缺物流資源。并且具有了一些固定的物流網絡和業務網絡。所以這種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充分挖掘自身的無形資產,并結合物流設備的再投資和信息化改造,并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在城市配送業務方面來謀求企業的成長,南京汽運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三是參與本地物流體系建設的模式。按照江蘇省經貿委所提供的推動江蘇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思路。江蘇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要按照“政府營造環境,企業自主運作”的原則,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與國際接軌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高物流的社會化、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的水平。以高起點、高標準的目標啟動實施一批項目,盡快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在沿江地區形成南京、無錫、蘇州三大區域性的物流中心,輻射蘇中和蘇北地區。并逐步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樞紐和節點。充分利用南通、連云港、徐州等市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發展以長江、海港和公鐵樞紐為依托的專業化物流。
與此同時,《江蘇省發展現代物流業若干政策意見》中也提到了規劃和土地使用政策,特別是對于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項目,在規劃和使用土地的審批上給予優先安排,鼓勵各類社會投資主體投資于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江蘇省物流企業。更應該利用地主之利。積極投身到當地物流體系建設中去,根據江蘇省物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思路,來推動自己的發展。在這方面,南京的王家灣物流中心和鎮江的金山物流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
四是專業化物流服務模式。江蘇省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在某些行業中做得比較精深。例如鎮江的十野物流在造紙行業、南通汽運在化工行業等。悅達物流以及蘇南的某些物流公司在汽車行業都已經摸索出了很多發展的經驗。因此江蘇省物流企業應該以此為基礎牢牢抓住江蘇省機械、電子、化工、汽車四大支柱產業大做文章,此外危險品物流、JIT配送物流、國際(進出口貿易)物流等也是江蘇省物流企業大力發展的方向。
五是綜合物流服務模式。通過相關調查發現,江蘇省各種類型的物流企業,特別是運輸型和倉儲型物流企業認識到物流服務的本質在于整合各種單一物流功能和環節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只有這樣物流服務才能最終降低客戶物流運營成本,增強客戶競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省的有些物流企業已經開始嘗試業務的轉型,努力向綜合型物流服務靠攏,當物流綜合服務越來越為客戶所看重時,江蘇省的物流企業可以利用自己在這方面的倉儲、運輸、業界的一定知名度、運作經驗和較高的客戶滿意度水平努力擴大在這一物流業務領域的服務水平。
(2)ST物流業務模式。江蘇省規避環境威脅的ST模式可以選擇區域物流發展模式。
隨著中國物流市場的全面開放,國外的物流業巨頭開始全方位進入中國物流市場,而江蘇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開放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其物流市場的競爭程度與日俱增。而與上海、廣東等地區相比,江蘇省的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不大、實力不占優勢,且不具有全國性知名度、品牌、和物流網絡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省物流市場的開放為江蘇省物流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在面對狼來了的同時,江蘇省的物流企業在所屬地區卻具有比較強的實力和知名度。同時也具有各種先發優勢。同時倉儲資源、運輸能力和地緣優勢也比較具備,因此對于這些企業應該積極選擇區域型物流發展的模式,先充分應用地利和人和來做大做強,先做地頭蛇再做過江龍,在這方面,南通汽運是一個較成功的例證。
(3)WO物流業務模式。
一是相關軟硬件服務提供模式。物流業的發展拉動了對物流信息、物流軟件及物流咨詢相關業務的需求,而此類服務的提供則提供了一種新的物流業務發展模式。我省無錫的星網物流就是該種服務模式的典型企業。
二是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全程物流服務或稱綜合型物流服務是現代物流服務的基本特征。江蘇省眾多的外資企業、制造型企業和民營企業拉動了對該項服務的需求,而且我省很多的物流企業也已經陸續開始重視提供相應的服務,但在我們的調查中,江蘇省能夠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嚴格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的企業還不多,但這畢竟是物流業發展的一個方向,特別是隨著企業物流外包的比例擴大和第三方物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但在提供全程物流服務方面,我省的悅達物流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企業,但除了基于企業物流提供傳統的配送、運輸、物流代理等服務外,如何提供并整合高附加值的方案設計、流程再造、物流服務咨詢的服務內容也是我省有志于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物流企業應該重點去關注和發展的。
三是跨區域物流的模式。現代物流除了具有高科技的特性之外,范圍經濟性也是現代物流一個重要特征,即現代物流是一種網絡經濟形態,具有在空間上擴展越大產品單位成本越小的特點。網絡越龐大越完善,物流企業的競爭力越強。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大型的物流企業都采取了跨區域物流的模式。但是跨區域的物流模式要同跨區域的集中業務相匹配,否則盲目擴大經營區域則只會增加各種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說,根據我省物流企業的優劣勢分析,跨區域物流模式不是我省物流企業目前的一種主導經營模式。
除了這三種物流模式以外,現代物流企業基金運作模式、提供市場調查、市場研究及其營銷顧問的運作模式和開放物流基站的運作模式在我們對江蘇省物流企業的調查中還沒有碰到過,但是這三種增值業務模式可能代表了物流企業業務運作的新方向,所以相關的物流企業要想選擇這幾種業務模式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就必須在資金、設施和設備、物流人才等方面作新的投入,而其正是我省物流企業的劣勢之所在。
(4)WT物流業務模式。當物流企業要選擇一種旨在減少內部弱點同時回避外部環境威脅的防御性戰術時,這個物流企業可能已經處于不安全和不確定的境地。
根據我省物流企業的弱點和威脅的匹配結果來看。物流代理可能是可以選擇的模式。隨著物流業的發展,當實力強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逐漸控制了大客戶以后,它會通過物流代理的方式將自己所承接的物流業務層層轉包,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省那些實力較弱的物流企業可以考慮選擇在這些物流巨頭為重點客戶提供物流服務的整體價值鏈的某個環節中提供單一、狹窄、專業而高效的業務運作來獲得自身的生存。
四、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一方面,江蘇物流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優、劣勢和環境中的機會和威脅去參考上述各種情況尋找最適合自身的業務發展模式。首先,企業抓住機遇,選擇SO中的業務模式去更好的發展自己,通過自身的發展和實力的提升來彌補自己的弱項。當弱項得到彌補后,企業要進一步利用自身的優勢去發掘機會。其次,在物流企業的這一發展過程中,企業要加強危機意識,力爭通過引入危機管理將環境威脅對企業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另一方面,由于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適用的成功物流模式,加之江蘇物流企業眾多,每個企業的成長歷程、背景、資源和能力都有差異。因此對于每個特定的物流企業而言,只能是因時、因地、因自身條件而制宜,尋找最適合自身的業務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