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炭物流在我國基礎能源物流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文章分析了資源整合前煤炭物流系統運作的局限性,比較了整合前后煤炭物流系統結構,歸納總結了煤炭物流資源整合的作用,指出煤炭物流資源整合后的優勢。最后通過實例表明:基于儲配煤場和集運站的煤炭物流資源整合模式能有效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增強煤炭物流系統的競爭力。
關鍵詞:物流;煤炭;系統;整合;資源
一、引言
我國煤炭主要產區集中在以山西為中心的北方產區。以山東、兩淮為中心的華東產區,以貴州為中心的西南產區以及東北產區和西北產區,而煤炭的消費大多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和南方地區,除了東北產區的煤自給自足外,其他產區的煤都要進行外運。從我國目前煤炭資源的分布與消費地區的不平衡看,煤炭的北煤南運以及西煤東送格局會長時間存在,煤炭物流已成為人們不得不面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在論述煤炭物流資源整合作用的基礎上,對資源整合前后的煤炭物流系統進行分析比較,重點探討基于儲配煤場和集運站的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模式。
二、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的作用
1.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目前,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國許多地方出現煤炭供應緊張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煤堆積在原產地運不出去,因為運力有限,各煤礦只能以運定產。在運力不足的前提下,更有必要提高現有煤炭物流運輸資源的利用率。通過物流資源整合能夠迅速實現煤炭運力的集約增長,提高煤炭物流資源的利用率。
2.提高煤炭銷售的集中度。通過煤炭物流資源整合,能夠擴大煤炭物流企業規模,增強綜合物流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同時,資源整合能實現規模經營,在價格方面有利于統一標準,提高煤炭銷售的集中度,增強煤運企業的話語權。
3.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從市場上煤價看。中間流通環節費用和煤的坑口價不相上下,煤炭流通費用居高不下導致下游行業成本上升,已經面臨虧損。實踐證明,在制造環節成本難以壓縮的情況下,通過物流資源整合降低流通費用以減少整個供應鏈運作成本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進行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對于降低煤炭物流費用、壓縮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傳統煤炭物流系統弊端分析
我國煤炭生產企業分為國有重點煤礦、地方國有煤礦、鄉鎮煤礦三種類型,其中國有重點煤礦自身擁有鐵路專線,生產規模大,直接對用戶訂貨,具有獨立銷售體系。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分布零散,生產規模小,為了實現煤炭銷售的相對集中,緩解惡性壓價競爭,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煤炭的銷售一般由地方煤炭運銷公司實行統一的行業管理和經銷,本文的煤炭物流系統主要指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的煤炭運銷物流系統。
1.傳統煤炭物流系統結構分析。傳統煤炭物流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來自煤礦坑口的原煤運出后經過洗選加工過程生成成品煤,然后通過各種運輸方式(主要指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和公路運輸以及管道運輸)流向用戶。原煤一般含有較高的灰分和硫分,洗選加工的目的是降低煤的灰分,使混雜在煤中的矸石、煤矸共生的夾矸煤與煤炭按照其相對密度、外形及物理性狀方面的差異加以分離,同時,降低原煤中的無機硫含量,以滿足不同用戶對煤炭質量的指標要求。煤炭運銷公司成立之初為了實現統一的管理和營銷,短期內迅速成立了一系列的小型選煤廠和發煤站進行煤炭的洗選加工和發運管理工作。

2.傳統煤炭物流系統弊端分析。在傳統煤炭物流系統結構中,起橋梁作用的選煤廠和發煤站數目眾多,致使上游煤礦和下游選煤廠以及發煤站的關系極不穩定,無法形成長久的伙伴關系,增加了交易成本。傳統煤炭物流系統結構主要有下面幾方面不足:
(1)選煤廠過多不利于自身發展。從煤礦出來的原煤要滿足用戶需求必須經過原煤混合入洗,破碎、篩分、重選、浮選、脫介等一系列環節變成合格的精煤。洗選工藝流程需要很多設備投入,一個區域內選煤廠過多必然客戶量受限,有限的客源不足以支撐巨額設備資金的投入,最終導致洗選加工精度不精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影響整條供應鏈的客戶源。形成惡性循環后,最終不僅選煤廠會被淘汰,連整條供應鏈都會受到沖擊。
(2)發煤站過多不利于資源的有效利用。發煤站分布點多面廣,經營分散,效益低下,而且主體多,各自為政,管理混亂,環境污染嚴重,與鐵路要求的“大用戶、點對點”整列運輸模式相背。發煤站過小過散,不利于裝卸搬運機械、儲存場地以及工作人員等相關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充分利用,直接影響裝車速度,延長裝車時間,導致煤炭物流周期變長,浪費有限的煤炭物流運輸資源。
(3)選煤廠、發煤站過多無形中增加煤炭物流成本。在傳統煤炭物流體系中,選煤廠由于規模小、加工精度不高,在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力,和上游煤礦以及下游發煤站的關系都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無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選煤廠往往要與多個發煤站發生聯系,也使得選煤廠在與發煤站協調管理方面耗費巨大的精力和管理成本:發煤站過多不可避免的發生內部競爭,同一種煤往往有多種價格標準,為獲取利益互相壓價,由于發煤站規模過小,倉儲設備設施有限,延長裝載時間的同時會增加儲存、裝卸搬運等環節的單位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追加到煤炭物流成本中,最終轉嫁給下游用戶,波及面極廣。
四、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及優勢分析
1.煤炭物流系統資源的整合。為了優化煤炭物流系統內選煤廠、發煤站的布點布局、實施資源整合、凈化經營秩序和環境、優化運銷計劃配置、提高煤炭運銷質量和效益,按照保大關小的原則,對選煤廠、發煤站進行資源整合。整合后煤炭物流系統如圖2所示。主要是將小型量多分布散的選煤廠進行資源優化組合,成立大型儲配煤場,專職成品煤的洗配加工和存儲。將大量小型的發煤站實施關停并轉,利用它們的有效資源整合成大型煤炭集運站,專職煤炭的發運工作。以此實現“統一采購、集中銷售”的有序競爭局面,降低煤炭物流成本。提高煤炭物流的競爭能力。

2.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的優勢。實際上,整合后的儲配煤場和集運站具有煤炭物流系統中“集配中心”的功能。集配中心也是在一般供應鏈物流組織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能夠利用更專業的管理團隊掌握物流運作,能夠針對供應鏈的需要調度相關資源,對于供應鏈上物流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合后的儲配煤場負責將各個煤礦的原煤統一采購運輸并中轉入庫,然后進行必要的流通加工(洗配煤過程),把小批量的成品煤聚集成能夠整合運輸的大批量的成品煤。整合后的集運站將分散的裝載合并為整車裝載,使之以規模化的批量進入煤炭物流主干網絡,貨物運輸中,運輸批量越大費率越低,將小批量零星貨物合并成大批量運輸單位可以降低單位運輸成本,獲得運輸中的規模經濟效益,因此實行整車運輸既能降低運輸成本,同時也符合了鐵路部門“整車整列”運輸的要求。
總之,經過優化重組、資源整合后的儲配煤場和集運站有三個層次的優勢:(1)整體利益方面,真正實現了“統一采購、集中銷售”,避免多個價格標準的內部惡性競爭:(2)物流成本方面,能夠充分利用現有存儲、運輸資源,使它們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從而降低單位物流成本,提高煤炭運輸能力;(3)環保方面,選煤廠、發煤站整合以后,可集中資金安裝防塵網、上噴淋設備,既符合環保要求,又保護了有限的煤炭資源。
五、案例分析
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下屬的太原分公司按照煤炭“統一價格、統一銷售、聯合競爭”的原則。全面開展了煤炭物流資源整合,建設了大型集運站和儲配煤場,其中銘鑫源儲配煤場和太西集運站是太原分公司物流資源整合的成功范例。
過去,為電廠供煤的煤炭經營散戶,各自為政、分散經營、競相壓價,從而使為電廠上煤的煤炭經營戶無利可圖或利潤菲薄,這樣既無法保證電廠燃煤的穩定供應和燃煤質量,又無法達到環保部門的防塵要求。針對這一難題,太原分公司運銷部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要求,由運銷部和企業職工以及社會力量三方入股成立了銘鑫源儲配煤場,銘鑫源儲配煤場占地30畝。地處萬百林區西銘鄉北寨村,地理位置優越,東臨外環高速只需5分鐘車程,北靠玉門溝鐵路發煤站不足1公里。公司場地內各種生產、辦公及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有兩臺負載100噸的先進電子磅,有儲存10萬噸原煤的儲煤區,有年產100萬噸能力的配煤設備,有電腦系統控制操作的配煤流水線,以及設備一流的化驗室。公司按照“質量第一、效益至上”的經營理念,進好煤、配好煤、產好煤,用科學的配比、先進的工藝流程生產優質的成品煤,供給省內電廠和玉門溝集運站(玉門溝集運站是將太原煤運系統內的4個單位和系統外的6個單位的鐵路發運業務的集中整合,年發運煤炭達60萬噸以上。),能滿足所有客戶的用煤需求。由銘鑫源儲配煤場源源不斷的統一供給。每年為省內電廠輸送優質的電煤四十多萬噸,并通過公路煤炭銷售網絡真正做實電煤經銷。
太西集運站是根據分公司的“十一五”發展規劃,針對太原地區發煤站點多、經營分散、效益低下的現狀,按照總公司關于構建鐵路煤炭物流配送體系的要求以及市政府的環保要求,結合鐵路實行“大用戶、點對點”整列運輸的模式,由分公司牽頭,聯合恒源達公司、婁煩縣公司、清徐縣公司、晉源區公司、迎澤區公司、萬柏林區公司、運銷部等七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太西集運站位于義井調配站信號樓東側的13道,總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義井13道站臺總長930米,平均寬度49米,專用線使用850米,有效貨位60個。年設計發運能力150萬噸。儲煤區占地面積46 500平方米,可一次儲煤20萬噸以上。貨場內建有150噸地磅一臺,配套機械兩臺。化驗室設備齊全、技術先進,能有效監空外運煤炭的質量。同時按照環保要求,整個儲煤區安裝了防塵網和噴淋設備。發煤站整合以后,基本實現了銷售的集中和集約化經營的目標。整合后預計將使該企業的計劃兌現率提高約30%,使得有效運量增加約45%。
六、結束語
我國煤炭資源的分布不均、經濟發展不平衡,決定了煤炭物流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如今煤炭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下游企業的發展,如何降低煤炭物流成本是企業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傳統煤炭物流系統結構。找出其薄弱環節,根據現代物流系統整合的相關理論,提出基于儲配煤場和大型集運站的煤炭物流系統資源整合模式,最后通過一個案例對整合前后的煤炭物流體系的功效進行了分析與比較,結果表明:基于儲配煤場和集運站的煤炭物流資源整合模式能有效地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增強煤炭物流系統的競爭力。整合后的物流體系結構能夠顯著地提高企業的物流運作效率,為企業實現經濟目標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