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薪火承傳,五十五載砥礪前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由小到大,從中職到高職,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科學發展、與時俱進,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同新中國一道走過了波瀾壯闊、改革奮進的流金歲月。
改革開放30年來,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先后榮獲了“廣西支教工作先進單位”“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榮譽獎”“自抬區文明單位”“廣西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西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級衛生優秀學校”“廣西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一、堅持改革創新,調整辦學思路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發展過程是一部改革創新的發展史,不僅歷經興辦、下馬、復辦、遷徙之艱辛,更有合并、分離、再次并校升格、八易校名之坎坷。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始于1953年,主管部門是自治區糧食局。前身為廣西糧食干部訓練班、廣西糧食干部學校、廣西糧食學校、廣西貿易經濟學校(1994年被確定為廣西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之一),以及1978年成立的廣西糧食技工學校、廣西經濟貿易技工學校(1998年被確定為省部級重點技校)。2004年6月,兩校合并升格設置為廣西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3月,更名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全面打造財經管理類高職院校奠定了基礎。隨著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學校敢于變革,敢為人先,率先更名,全面改制,調整辦學思路,面向大市場,服務全社會,轉變辦學機制,調整專業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綜合改革,適應了市場化發展需要。從中職跨入高職,學院實現快速跨越式發展。
二、打造職業型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堅強保障
為打造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職業型教師隊伍,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一是堅持引進與送培相結合,提高隊伍學歷;二是加強實踐能力培養,提高“雙師”結構;三是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技術骨干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四是加強師風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堅持師德一票否決制;五是實行“導師制”和“帶教制”,加強青年教師的指導和新教師的幫帶;六是建立學術崗位,打造學術梯隊;七是重視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三、以職業為導向推進教學建設與改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樹立職業導向的教育理念,發揮優勢專業的龍頭作用,突出專業特色建設。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培養,構建“三訓練”(課程單項訓練、專業綜合訓練、職業素質訓練)、“五環節”(課程實驗實訓、社會實踐或認識實習、綜合運用能力訓練、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頂崗實習或畢業實習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堅持德育為先,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三球一舞”職業體育項目和“兩口兩手一禮儀”職業文藝項目的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四、加強管理規范化建設,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構建了“一軸兩線三層四控五制”全程質量監控體系,保證教與學正常運行。推行了“一軸兩線”教學管理模式,通過落實教育教學管理中心組制度和教學工作線、學生工作線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確保教學中心地位;逐步健全完善了院、系、學生三層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建立了教學檢查督導、教學評價、聽課評課、教學信息反饋“四大監控體系”;建立完善了“計劃、運行、檢查與調控、社會評價、信息反饋”等涵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管理機制,加強教學全程管理,規范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
五、加快配套改革步伐,適應市場化發展
一是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實行全員聘任制,推進雙向選擇,全員競爭上崗,規范人員內部流動機制,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全面精簡機構,推行“大部制”,改革內部管理體制,實行院系二級管理,擴大系部辦學的自主權。三是加大專業、課程改革步伐,教學改革呈現喜人勢頭。四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順內部工作補貼辦法,向教學一線傾斜。五是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校園秩序安全穩定。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擴大校園面積。目前,學院正在招商引資籌建占地226畝的新校區,爭取在兩三年內完善學校的發展硬件。
二是在發揮傳統專業優勢的同時,學院正在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集中力量打造精品課程、優質專業,努力辦出特色,辦出亮點。
三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辦學質量。
責編 郝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