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結合本地區的教學條件實施音樂課程,是多數音樂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廣西地處西南,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對其音樂課程實施的研究,有利于推廣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經驗,加大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力度,繁榮廣西音樂教育事業,從整體上提高廣西的音樂教育水平。
[關鍵詞]素質教育
音樂新課程實施
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提倡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背景下,音樂教育該如何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同時,由于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地區教育水平存在客觀差異,如何結合本地區的教學條件實施音樂課程,提高各地區人民的素質,成了多數音樂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廣西地處西南,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如何根據廣西本地區的實際實施音樂新課程?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帶著諸多問題,筆者對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現狀調查
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給廣西基礎音樂課程注入了新元素,也給音樂教師帶來了新理念,使音樂課堂成為學生表現的舞臺。然而,在音樂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利于課程實施的因素。鑒于此,筆者對廣西音樂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調查,情況如下:
(一)師資情況
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最終取決于音樂師資水平的高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存在客觀差距,因此對音樂師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廣西在音樂新課程實施中主要遇到以下幾點困難:
1 音樂教師的基本情況
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絕大多數中學音樂教師都是女性;教師隊伍年輕化,年齡在25歲以下的占46%;教師學歷偏低,在職大專占到68%,在職本科占32%。教師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音樂新課程的實施。
2 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理解
在被調查的音樂教師中,認為美育是音樂教育性質的占28.1%;認為開辟一條謀生之路是音樂教育價值的占28.8%;認為傳播音樂知識技能是音樂教育任務的占30.8%;認為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占57%。對以上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筆者發現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性質認識模糊,對音樂教育在培養人的價值方面還不明確,對音樂教育的任務把握不準確,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認識不清晰。
3 音樂教師對職業的理解
在被調查的音樂教師中,認為音樂教師最重要的修養是音樂技能的占36.3%,是教學方法的占31.6%。由此可知,多數音樂教師認為音樂技能、教學方法是教師最重要的修養,這與新課程提倡的音樂教師要具備綜合能力的理念不一致。
4 音樂教師的工資情況
音樂教師的課時費比一般文化科教師要低。如果一節音樂課算1課時,那么文化課就是1.2課時。文化科老師一周的滿課時是12節課或10節課,那么音樂教師就得上14節或11節。
(二)教學設備
教學設備是課程實施的前提條件,完善的教學設備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反之,則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有必要研究廣西音樂教學設備的配置情況:
1 學校音樂器材的配置
學校很少配置音樂器材,有些鄉鎮學校的學生連電子琴都沒見過,像新教材上山現的樂器,鄉鎮學校根本沒錢購買。但學校會配置體育器材,因為體育可參加市級、省級比賽,如果獲獎,不僅能加分,還能提升學校知名度。因為沒有提升學校知名度的大型音樂比賽活動,學校很少配置音樂器材。
2 學校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
音樂課程的實施有賴于場地,沒有場地難以實施新課改的內容。在普通教室上唱歌課的音樂教師,會被告知:“請你們小點聲”,你們的“聲音”影響了其他文化科的上課。
二、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現狀分析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西音樂新課程的實施也進入了關鍵期。通過調查,了解廣西在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如音樂教師的素質、能力與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學設備配置不全等因素導致了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效果不佳,并對調查現狀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音樂教師職前培訓機構不完善,突出表現為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到位
當前,廣西仍然保留著三級師范教育體系,是全國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和中等師范學院數量較多的省區之一。畢業于中專、大專院校的音樂教師都沒有受過專業化、系統化和正規化的音樂教育,對音樂沒有系統的了解。且三級師范教育體系各自為營,造成辦學模式封閉、教師來源單一和培養口徑過窄,影響了教師培養質量。從而導致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性質、價值、任務以及地位認識不清,影響了教師教學質量,不利于新課程的實施。
(二)師范院校對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新課程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為“三脫節”
1 培養計劃的脫節
《音樂新課程標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新挑戰,除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和學校機構的更新外,按現行教學計劃培養出來的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生,難以完全適應九年義務教育階段4個教學領域的教學要求。
2 課程設置的脫節
基礎音樂新課標要求學生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而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獨唱、獨奏能力。
3 綜合能力的脫節
音樂課程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提倡音樂內部之間的綜合、音樂與各藝術門類的綜合以及音樂與非藝術學科之間的綜合。而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調單項的技能技巧訓練,忽視傳授相關藝術的相關知識。
(三)職后培訓機構不到位,突出表現為音樂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為了提高學歷、豐富教學經驗,很多音樂教師都參加了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教育。這種培訓時間一般設在每年的寒暑假,時間較短,課程安排偏滿,施教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將課程內容講透徹,受教者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如此繁重的課業,更不要說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教師繼續教育,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音樂教師的職后培訓。
(四)音樂教學設備不齊全,突出表現為音樂教學器材配置不全、教學場地不足
教育經費不足是音樂教學設備不齊全的最重要的因素。音樂教育經費支出相對較少,直接影響了音樂課程的實施。
(五)傳統觀念的影響
在多數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的觀念里,音樂課不是高考科目、重點科目,而只是唱歌課,有嗓子就可以,不必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哪些“奇形怪狀”的設備。
三、音樂新課程在廣西實施的對策研究
目前,廣西在音樂新課程實施中遇到了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采取相應的對策,以利于新課程在廣西更好地實施。
(一)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資金短缺是制約廣西音樂新課程實施的根本原因,嚴重影響了音樂師資引進、音樂教師培養以及教學設備的配置,因此加大資金投入是廣西音樂新課程得以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
加大資金投入用于音樂教學的硬件建設(如音樂器材的配置、音樂場地的建設),是順利實施音樂新課程的物質基礎。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通過多種渠道積極支持學校的音樂教育,幫助學校購置音樂教學設備。同時學校要充分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自制部分音樂器材,以確保音樂課程的順利開展。
加大資金投入用于提高教師待遇,是改變音樂教師素質的經濟基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條件及生活待遇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如專職音樂教師在職稱評聘、工資、住房、獎勵等方面,享有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同等待遇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舉措,唯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音樂教師素質,有利于新課程的實施。
(二)教師教育專業化
1 要轉變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也無從談起。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應緊跟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以利于音樂新課程的實施和根據社會的需求來培養音樂教育工作者。高等師范院校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中小學見習、觀摩音樂課,讓他們了解音樂新課程在基礎教育實施的現狀,從而調整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學習目標。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基礎音樂教育的生力軍,從思想上要樹立起為基礎教育服務的精神,從行動上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才能真正煥發出音樂教育約生命力和創造力。
2 音樂教師培養與新課程要求同步
高等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要與新課標的要求相一致。高等師范院校(含設有音樂教育學科的其他學校)作為培養基礎音樂教師的“母機”,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要與新課標的要求相一致。課標對教師的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新課標全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并能靈活運用指導音樂藝術各領域的實踐活動;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能參與并指導音樂藝術各領域的實踐活動;掌握國內外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并能將其靈活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去等。高等師范院校應根據新課程的具體需求,改革教育課程教材,采用一批已經實施“學科課程方案”的音樂師范教育專業的課程、教材改革成果;同時采取立項、招標的辦法,啟動并推出一批本科音樂師范教育專業課程、教材改革的試驗,總結、推廣典型經驗。
3 要加大職前、職后師資培訓的力度
王安國先生說:“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課程標準和一系列相關配套措施及保障服務相繼出臺之后,教師便是課程改革成敗的決定因素。對此,我們一方面要看到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資質——首先是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提高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們在新教師培養和在職教師培訓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因此高等師范院校(含設有音樂教育學科的其他學校)不僅要抓緊培養新教師,還要通過繼續教育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學歷層次,更新他們的知識結構。培訓的宗旨應以全體音樂教師為目標,以骨干教師為重點,使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明顯提高,進而推動新課程的實施。同時,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正確處理文化理論課程與音樂技法課程、教育實踐課程與音樂實踐課程之間的關系,將德育和美育滲透到文化和專業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審美能力、文化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總之,建設一支以專職音樂教師為主,數量和質量都能夠滿足音樂新課程需求的音樂教師隊伍,是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予以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音樂教師隊伍建設。
責編 郝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