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WTO關于外資企業進入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結束,壟斷世界糧食80%交易量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一齊登陸我國糧食市場。他們在各地建立小麥、大米加工企業,并且已經掌控了我國植物油的定價權。如果四大跨國糧商進一步取得糧食流通的控制權,將會造成我國糧價定價權旁落,從而極大地影響我國糧食宏觀調控和糧食安全。
中儲糧是國內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四大跨國糧商將其作為控制中國糧食和市場的合作首選。他們逐個地找中儲糧洽談合作,以期大辦糧食加工企業和取得糧源。即便中儲糧不與他們合作,他們也打算在急于招商引資又缺乏警惕性的地方政府那里實現自己的圖謀。
中儲糧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說:“益海嘉里集團是美國ADM公司與新加坡WILMAR集團合資成立的跨國企業,通過幾年的發展,他們已對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形成壟斷地位,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60%~70%。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市場一點水花都沒有。調查發現這批食油70%被益海嘉里公司買走了,他們控制在手,讓我國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包克辛強調,如不采取斷然措施,三年以后他們可能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老大。這種局面一旦形成,我們將在糧食市場上失去主導權。
眾所周知,糧食總量、質量、種類、流通、儲藏、調控等綜合形成的有效供給能力,是一個國家社會保障能力的重要體現。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余缺的糧食安全政策,始終把解決好全國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面對跨國糧商兵臨城下的嚴峻挑戰,專家們提出要迅速提升國家的糧食戰略,加倍重視糧食生產的基礎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并且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劃的框架內,建立和強化我國糧食加工的嚴格外商準入制度,強化本土糧食加工流通環節的保護,以增強糧食終端的控制力。
當前,糧食定價權旁落的危險信號已經凸顯,我國農糧戰線的決策者們對跨國糧商在中國的糧食戰略絕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為國為民牢牢掌握糧源,加強國家儲備,做到真正手中有糧。同時,精心培育糧食加工流通領域內強大的龍頭企業,建立糧食加工流通的國家隊和大型企業集團,拼力與跨國糧商抗衡,牢牢掌控住我國糧食市場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