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ADF檢驗和殘差序列單位根檢驗的方法,擬合篩選回歸方程,分別分析了股票市場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對消費的不同影響,得出兩者對消費都有顯著影響,但都存在滯后效應,股票市場投資存在收縮的投資效應,固定資產投資則是擴張的投資效應。
關鍵詞:股票市場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單位根檢驗;收縮效應;擴張效應
投資與消費是兩種不同的需求,也是GDP的不同使用方式。從國民經濟核算角度看,GDP的使用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資本形成、最終消費和凈出口(我國凈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很小),投資率為資本形成額占GDP的比率,消費為最終消費額占GDP的碧綠,在忽略凈出口因素時,投資率與消費率基本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總體看,二者關系決定于一定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體制模式。“十一五”到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研究這一時期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股票市場投資對消費的影響
1.選取指標x:股票籌資額;y: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
2.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ADF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變量x和y都是非平穩序列,通過對差分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接受x(-1)和y(-2)序列是平穩的結論,則x序列是1階單整序列,即x~I(1);y序列是2階單整序列,即y~I(2)。
3.回歸模型篩選

表2可以說明逐步回歸篩選的過程。該表表明,第一個模型和第二個模型的判定系數R僅為20.3725和27.0101,擬合度最差。隨著模型考慮的變量個數的增加和滯后期數的增加,相比前兩個,第3個模型擬合度很高,增加到了99.0917,第4個,第5個和第6個更是逐步上升,分別到達了99.1379,99.7116和99.8670。但從回歸模型估計的系數出發,本期投資與本期消費是呈負相關關系的,即在一定收入水平下,隨著本期投資的增加,本期消費會減少,則系數應該為負,所以選擇第4個模型,最終的回歸結果我們寫成:
Y=-419.1746-0.023616x+1.187453y(-1)-0.070576x(-1)
t=-1.264738 -0.157388 18.29424 -0.463181 F=153.3361
4.對回歸方程的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
檢驗回歸方程的殘差是否平穩,也就是檢驗殘差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在10%的置信水平下,檢驗值-3.809202<-2.841819,拒絕原假設,則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即殘差序列是平穩的,也就是說,雖然變量x和y雖然非平穩,但這個方程不是偽回歸。
二、固定資產投資對消費的影響
1.選取指標x: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y: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
2.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ADF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變量t和y都是非平穩序列,通過對差分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接受t(-2)和y(-2)序列是平穩的結論,則t序列是2階單整序列,即t~I(2);y序列是2階單整序列,即y~I(2)。

考慮系數的經濟意義,剔除第1個,第2個和第6個模型,因此選取擬合度最高的第4個模型。最終的回歸結果我們寫成:
Y=-1601.350-0.053760x+1.442146y(-1)+0.056569x(-1)
t=-1.467598 -1.22213 4.662873 1.148935 F=199.9049
三、回歸方程的比較分析
1.股票市場的投資對消費的影響
Y=-419.1746-0.023616x+1.187453y(-1)-0.070576x(-1)
方程中變量x的系數-0.023616是短期乘數,表示同期解釋變量股票市場投資增加1個單位,同期被解釋變量消費下降0.023616個單位,即短期影響。x(-1)的系數-0.070576是延期乘數或動態乘數,股票市場投資滯后1期的影響,即本期投資增加1個單位,下期消費會減少0.070576個單位。解釋變量變動一個單位對被解釋變量產生的累計總影響為長期乘數,本例由于數據資料的不全,無法計算滯后3期、4期甚至更多期的影響,不能準確估計長期乘數,總的說來,投資對消費的長期乘數應該為正。短期乘數可以理解為未兌現的投資效應,投資不可能在當期就獲得收益,反而會使當期的收入用于消費的部分減少;另一方面,股票投資使的資產的流動性約束增大,阻礙了居民消費。相反,延期乘數和長期乘數就是最終兌現的投資效應,投資增加了收益,收益的提高進一步提高了未來的消費水平,股票作為一種期權效應,只能作為未來收入來滿足未來消費。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消費的影響
Y=-1601.350-0.053760x+1.442146y(-1)+0.056569x(-1)
短期乘數為-0.053760,延期乘數為0.056569;這意味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一個單位,消費者將在本期減少0.053760個單位消費,下一期增加0.056569個單位消費。總的效應是正的。受消費習慣的影響,本期的消費水平同樣也受上期消費水平的影響,兩個模型在這方面區別不大。就短期效應來看,相對而言,固定資產的投資對消費的影響較大,1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比股票市場投資多減少3%消費。當公共基礎設施存量已經適應了當前經濟的發展水平,繼續擴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在政府非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不變的情況下,國家必然要增加稅收,減少了私人收入,從而對消費有抑制作用;然而長期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了居民的未來消費水平,基本建設等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居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品質,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活動的基礎,基礎設施是企業經濟活動的中間投入要素,基礎設施服務成本的任何降低都將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時降低產品的價格,不但擴大了企業的生產,同時也促進了就業與消費。
另一方面,股票市場的投資效應并不明顯,即股票市場投資的獲益并不能等同于未來各期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股票市場還不完善,股票市場的投資資金還不能完全轉化為未來的投資,許多人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投機的手段,并不能真正用到國家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投資并不一定能轉化為預期收入,收益率較固定資產投資較高,但我們也不能回避風險,股票投資可以獲得收益,但也可能是虧損的,在這種情況下,居民的收入反而降低,消費也因此減少。
參考文獻:
[1]李學鋒,徐暉.中國股票市場財富效應微弱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3(3).
[2]梁宇峰,馮玉明.股票市場財富效應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0(6).
[3]李振明.中國股市財富效應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1(3).
[4]蘇素,王珂.基礎設施對消費的推動力研究[J].統計觀察,2007(3).
[5]TAN A G VOSS.Consumption and wealth in Australia [J].The Economic Record,2003(79).
[6]LUDV IGSON, STEINDEL S C. How important is the stock market effect on consumption? [J]. FRBNY Economic Policy Review, 1999(2).
[7]文彬,馬翔.我國投資結構優化:制度思考與效率視角[J].投資科學,2004.
[8]駱祚炎,劉朝暉.資產結構、收入結構與股市財富效應[J].財經科學,2004(4).
[9]蔣曉華.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2).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