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于股票價格收益率的分布問題在國外是很流行的研究課題,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有不少西方學者開始著手研究股票收益的分布問題,通過多年的研究,對成熟市場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有了比較多的認識和共識,其主要結論是實際股票價格序列往往表現出非平穩性,因此為了消除由于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所引起的價格線性增長趨勢,通常研究取其對數差分后的序列,即收益率序列。收益率序列通常表現出很好的平穩性,但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服從正態分布,而是呈現出“尖峰厚尾”的特征(相對于正態分布而言)。
Beck模型是Tsallis統計的動態結構,Tsallis統計是基于Tsallis熵的最大化原理而得出的。研究表明,Beck模型能夠很好地描述股票收益的特征,并且適用于VaR估計的實際應用中。波動性是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直接與市場的不確定性有關,影響著企業和個人的投資行為。通常波動性用方差來描述和度量的,傳統的經濟計量模型往往假設方差是不變的,但真實的股票市場并非如此。本文選用香港恒生指數的日對數收益率作為研究的樣本數據,發現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很好地符合了Beck模型的假設條件,即比收益率在較長時間內震動,并且其倒數服從Gamma分布。因此,收益率服從Tsallis統計學中的q-Gaussian分布,當q趨向于1時,收益率就服從正態分布。
一、波動率慢震動性的證明
本文來分析β基于Beck模型的假設,即慢震動和服從Gamma分布,跟實際金融市場的數據是否相符合。在本文中,β是指波動性的倒數,如果波動性的倒數具有慢震動性,那也可以認為β也具有慢震動性。波動性的慢震動也就是說,在股票市場上,波動性序列相對于收益率序列來說具有長期記憶性。(T.Bollerslev等,1992)對于波動性長期記憶效應的開創性研究始于Taylor及Ding。Ding等人對SP500指數收益率的開創性研究表明,盡管股票收益率序列的自相關性很弱,但其波動率序列卻表現出很強的長記憶性,具有波動持久性(李紅權,馬超群,2005)。本文選用日對數收益率:μt=ln(Pt)-ln(Pt-1)作為研究樣本。對于波動率,選取均值離差平方Xt=(ut-u)2來衡量。
從樣本的序列自相關系數(ACF)與偏自相關系數(PACF)(估計到滯后200階)來看:第一,收益率序列{ut}的自相關性較弱,最大自相關系數均為0.083;雖然相關系數的值均較小,但Q統計量仍較大,說明序列仍存在自相關結構。并且,序列相關圖顯示,樣本序列前200階自相關系數并未表現出季節性和周期性。第二,波動率序列{(ut-u)2}不僅具有顯著的自相關與偏自相關結構,而且相關系數較大,最大相關系數均為0.125,說明序列具有顯著的非線性相關性與ARCH效應;進一步分析可知,波動率序列在滯后74階時才第一次出現負值,然而,收益率序列在第二階就已經出現了負值,說明波動性相對于收益率來說,具有明顯的長期記憶性。圖1和圖2分別為兩者的自相關系列圖。
圖1 收益率的自相關系數
圖2 波動率的自相關系數
二、波動率倒Gamma分布的證明
另一方面,β服從Gamma分布,可證明波動性是否服從倒Gamma分布。首先把近20年的收益率序列劃分為多個窗寬為L的子區間,以此計算每個子區間的波動率Ti。
Ti=1L∑(i+1)Lk=iL+1(uk-u)2(4-4)
其中,u為個區間收益率的均值。從圖4-5可以看出,波動率的自相關系數在20-60天內減少到接近于0,表明T的馳豫時間在幾個月左右(1個月約為20個工作日),所以取L=40。總共有5263個收益率,為了方便計算,取前5240個數據,所以可劃分為131個子區間。利用MATLAB計算出的各個區間的波動性Ti,再轉化為βi=1/Ti。利用等距頻率直方圖的方法,來檢驗這131個波動率倒數是否服從Gamma分布。圖3為波動率倒數的頻數圖。
圖3
從圖3可看出波動率倒數大致符合Gamma分布圖。運用χ2統計量進一步的檢驗。
χ2=∑ki=1(ni-npi)2npi,(4-5)
其中,k為區間數,ni為每個小區間的樣本數,pi是在假定βi=1/Ti服從Gamma分布的情況下,每個小區間的理論頻率。可得出χ2=0.448,所以β服從Gamma分布,即波動性T服從倒Gamma分布。
三、結論
由以上證明可知,恒生指數的波動性滿足Beck模型的兩個假設條件,因此可用Beck模型來分析股票收益的分布函數。正如大家所知,金融市場的分布是非正態且厚尾的。作為Tsallis統計的動態結構,Beck模型最早被用于描述流體動力學中的震動問題,用于解釋溫度變動引起厚尾分布的原因。如果我們考慮價格變動和時間行為無關,那么,相較于被用于分布,Brownian運動更適用于市場數據的分析。所以,除了物理學和化學,Beck模型被成功地用于金融市場和其他研究中。(N.Kozuki M. Ausloos, 2003)
參考文獻:
[1]M.Kozaki,A.-H.Satao,2008, Application of the Beck model to stock markets:Value-at-Risk and portfolio risk assessment, Physica A 387.
[44]T.Bollerslev, R. Chou, K. Kroner, 1992,ARCH modeling in finance: A review of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Econometrics 52.
[47]李紅權,馬超群.股票收益率與波動性長期記憶效應的實證研究.財經研究,2005(8).
[40]N. Kozuki, N. Fuchikami, 2003, Dynamical model of financial markets: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causes intermittent behavior of price changes,Physica A 329.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統計學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