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中國造船企業的數量劇增,該產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明顯。但因國內金融機構風險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之前少研究該行業,常誤解其財務指標,使融資等溝通遇阻。因此類造船廠目前是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創立期,有意合作的外部單位更多擔心的是該企業未來經營情況的不確定性,故作者以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廣船)為例,從行業特點角度重點解析其營運財務指標,附帶說明相關的償債和盈利指標。
關鍵詞:造船行業;財務指標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所產生作用的大小。衡量指標主要有存貨、應收帳款、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總資產等周轉率,如廣船2007年度分別為4.49、31.99、5.70、0.70、0.56(以造船收入、成本計算)。其中的流動資產、總資產的周轉率低,是因其與造船生產直接相關的存貨、應收帳款、固定資產等年末余額合計僅占總資產的18.05%;年初情況亦相似,這對資金緊張的創立期造船企業無借鑒價值,在此不做探討。
一、應收帳款周轉率
造船企業應收帳款的多寡,更多是受行業規定、市場周期、產品類別的制約。
1.造船企業建造船舶,經訂貨方驗收合格,交船確認收入后,有部分貨款作為質量保證金,形成應收帳款。其比例和還款期限受行業規定和慣例的約束。
2.造船市場存在買方、賣方等相互轉化的周期。
賣方市場時,船舶建造前期的預收款比例高于完工進度。如截止2007年底廣船累計發生成品油/化學品船的成本35.18億元,預收款高達59.11億元。此階段的應收帳款余額主要是交船后的質量保證金。
轉入買方市場后,全行業的船舶建造合同預收款比例都降低,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的應收帳款劇增,使應收帳款周轉率大幅度下降。
3.不同類別的產品,市場周期不完全相同;合同預收款比例升降幅度也不同。影響因素很復雜,且嚴重受制于偶然因素。
如2006年4月1日和12月8日,世界海事組織(IMO)和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分別發布散貨船、油船結構規范(CSR)和涂層新標準指導性方案,引發該年第1、4季度世界新船成交的兩個高峰。因各家企業的造船固定資產-船臺都很少,如廣船只有3個船臺,此時世界范圍內空置和適合轉產的船臺多寡,就影響該批合同的價格和預收款比例,進而顛覆接單船廠以后幾個年度的應收帳款周轉率。
綜上所述,對不同時期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做趨勢分析,差異受行業市場周期因素的影響更大;和與同類企業或行業平均數做橫向對比一樣,都必須剔除偶然因素。不能因應收帳款周轉率高,斷定該造船企業應收帳款營運管理能力強。
在實務中,外部單位可從財務報表附注的建造合同明細測算該造船企業未來幾年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如廣船2007年底持有的67艘船訂單,已結算款比按完工百分比確認的收入高8.5%,可判斷該年底大量訂單處于船舶建造的開工、上船臺階段,至2011年合同履行期滿前各年度的應收帳款周轉率與目前的31.99相近。按其確認收入的毛利率14.5%判斷,廣船未來幾年的盈利指標趨好,這比前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更能說明該企業未來效益的穩定程度和持續發展能力。同理,創立期的造船企業缺乏歷史數據,可直接從已持有的不可撤消合同預計其未來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及盈利等指標。
二、存貨周轉率
1.存貨在造船企業有特殊的內涵。
造船企業財務報表中極小可能有船舶產成品的余額,因訂貨方驗收是在產品確認完工的前提條件。因產量少、單價高,如廣船2007年度產量才16艘船,均價達4.04億元/艘,一旦出現庫存產成品,意味著這艘船很可能涉及糾紛,對存貨周轉率影響的性質、幅度、期限已超出正常的范疇。
在產品量大,很可能反映造船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強。因船舶在產品是停放在生產設施設備的有效空間中,在相同空間能容納更多的在產品,意味著生產技術、工藝、管理水平等很可能有本質的提高。
2.造船企業存貨不多的原因。
因極小可能庫存船舶產成品,在產品的數量受生產設施設備的有效容納空間的制約,故在正常情況下,能大幅度、人為地影響存貨余額的只有原材料。
但造船行業的原材料很特殊:不同的船型,少相同的品種規格;且使用時間間隔長,大部分規格用量很小、或件數極少。如福建冠海造船廠的70米海洋多用途工作船需用原材料品種規格2485個,各品種使用時間間隔超過2個月,用量最大的幾種材料占總成本的比重均小于1.5%。在按定單陸續單件生產的條件下,大部分材料多預訂合同、用時到貨,適合按經濟進貨批量模型等管理的原材料很少,難出現大量庫存。
一旦出現大量的原材料余額,排除因市場價格持續急劇上漲、引發企業囤積套利行為外,應評估該原材料是否適應現持有合同的需要,是否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原材料周轉率比存貨周轉率更恰當反映造船企業的營運能力。
在產品在船臺、碼頭停留的前、后期,所體現的余額差異懸殊,并影響其它在產品的余額波動周期,這是生產過程必要的。但因會計期間,財務指標的期初、期末平均的取數方法,使存貨周轉率的計算值產生很大的波動。所以,剔除在產品余額的生產性波動,用原材料周轉率更恰當。
以廣船為例:其2005-2007年末在產品分別為0.66、8.43、5.21億元,其中2005年末余額異常,很可能是碼頭和至少1個船臺在工期安排中恰好同時空置。而該3年的原材料庫存余額基本上與當期持有合同的船均價相當,庫存比例很穩定。
4.造船行業原材料周轉率的標準值。
造船企業追求原材料的零庫存管理,若未來在上海長興島等大型造船基地,又逢造船原材料轉入買方市場,有可能出現極高的原材料周轉率。但在現階段,若不考慮近幾年鋼材等造船原材料持續、急劇上漲,廣船2007年末貨幣資金達67.96億元、占總資產的63%等特殊背景,廣船2007年度的11.47次原材料周轉率在行業中應屬較好。
要確認特定造船企業原材料周轉率的理想值,應先分別造船原材料買方或賣方市場周期、分別其產品特點,根據其與原材料供應商集中地的運輸條件,測算其能滿足正常生產需要的最低原材料庫存數量。創立期的造船企業原材料采購管理水平盡管可能較低,但因其資金緊張,可能選擇容忍較高的缺貨成本,維持較低的原材料庫存量。
5.因造船行業存貨不多,使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出現特殊的現象。
如廣船的速動比率,2007年初、年末值分別為0.92、1.05,接近學術界公認的理想值“1∶1”;流動比率分別為1.13、1.16,與速動比率很接近。是否合理?如果原材料庫存數量能正常滿足生產的需要,則合理。
三、固定資產周轉率
在造船行業有個很好的佐證指標-船臺周轉率。
1.固定資產-船臺在造船企業的地位。
這是造船效率控制的關鍵點、瓶徑。工廠布局、起吊等造船關鍵設備都是圍繞船臺規劃;分段無余量上船臺、一塢2船等技術,目的就是提高船臺周轉率。
2.船臺周轉率的優點。
該指標能佐證與造船生產直接相關的固定資產周轉率;排除修船、鋼結構加工及其它業務用的生產性固定資產,辦公樓等管理生活設施的影響;還能揭示各固定資產之間的配套適合程度、造船技術的提高程度、生產管理的協作水平。
該指標與年船下水艘數密切相關,但需剔除“1塢2船”等工藝的影響。因船下水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并公開新聞報導,很難造假,故可靠性強。
3.船臺周轉率與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比較。
以廣船為例,其2005-2007年度固定資產余額變化很小,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為2.52、3.09、5.70,呈曲線攀高,是受船均價(3年分別為2.62、3.13、4.04億元)和售船數(3年分別為14、12、16艘)的綜合影響,不能完全反映生產力的提高幅度。而近3年船臺周轉率分別為4、4.33、5.33,剔除會計期間與生產工期之間的誤差,是呈直線平穩上升,更能反映造船企業固定資產是在配套整合中逐步提高效率,完全排除市場價格波動因素的影響。
目前同類船臺周轉率最高達6次,而廣船2007年度為5.33次,這也印證廣船的上市報告:該年末在建工程余額僅占總資產的0.93%,為添置120噸龍門吊、輔助車間改造等,非屬提高產能的關鍵性設施,目的是進一步優化各固定資產之間的配套適合程度。故船臺周轉率更能揭示企業對固定資產的營運管理水平。
在實務中,外部單位可根據各船下水時間測算船臺周轉率,取數便捷。對缺乏歷史數據的創立期造船企業,可根據其最初下水的1-2艘船占用船臺的情況,判斷其未來幾年的船臺周轉率,進而計算各年的交船數、收入,測算固定資產周轉率。
參考文獻:
[1]陳宏博.如何應用營運能力指標來鑒別上市公司的優劣.天津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2]秦中甫.訂單式企業營運能力指標選用探析.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05年1期.
[3]陳俊.企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析及評價.會計之友,2006年12期.
(作者單位:福建冠海海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