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項目承發包計價、定價工作以工程預算定額為主要依據,定額中的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根據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及社會平均水平確定,不能準確反映工程實際的消耗量,也不能全面體現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管理水平和勞動效率。隨著《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在全國各行業的全面實施,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裝備水平、勞動者素質和經營管理特點編制切實可行的內部施工定額,滿足企業經營投標、成本管理和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的需要,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本企業成熟有效的價格體系。現就企業內部施工定額編制進行分析闡述。
一、編制企業施工定額的意義
定額是指形成單位工程所消耗的勞動力、材料和機械的數量標準。而企業施工定額是指各施工企業在正常條件下,根據自身的技術特長、施工設施配備情況、材料供應方式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為完成單位工程實體所消耗的各種人工、機械、材料和其它費用的標準。它客觀地反映了企業的綜合實力、技術水準和經營水準,是企業確定工程成本和投標報價的依據。
1.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需要建立企業內部施工定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計價模式,由施工企業自主報價,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在國家預算定額計價模式下,同一個工程,同樣的工程數量,以同一本預算定額來報價,不能完全體現出市場競爭,也不能真正確定其工程成本;而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各施工企業應建立起內部施工定額,按照本企業的施工技術水平、裝備水平、勞動效率、管理水平及對人工、材料、機械市場價格的掌握控制情況,對工程利潤的預期要求來計算工程報價。這樣同一工程,不同企業以各自內部定額為基礎作出報價,才能真正反映每個企業成本的差異,在施工企業之間形成實力的競爭,達到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目的。
2.企業施工定額的建立有助于規范建設項目的承發包行為。目前建設工程領域施工企業競爭激烈,以預算定額為基礎的報價嚴重下浮,這種競爭會發生個別施工企業偷工減料,或是層層轉包、拖欠工資,工期和質量得不到保證,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得不到推廣和使用,施工企業本身也不能獲得應有的利潤,甚至出現虧損,影響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建立內部施工定額后,根據自身實力和市場價格水平參與競爭,能夠反映企業成本,并且保證獲得一定的利潤,這將有利于規范招投標市場,有利于施工企業在建筑市場的公平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3.企業施工定額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推廣先進施工技術,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施工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說到底無非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業施工定額的編制與建立能夠直接對企業的技術、經營管理水平、工期質量價格等因素進行準確的測算和控制,達到控制項目成本的目的。同時施工定額作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標準文件,通過企業自身加強管理、技術創新、不斷降低工程成本,為企業進一步拓展生存空間打下堅實的基礎。
4.企業施工定額的建立是整體提升我國建筑業企業綜合實力的需要。我國加入WTO后,國外建筑施工企業會進入中國市場,我國施工企業也要走出國門,都將面臨著與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的國際施工力量競爭。建立企業施工定額后,施工企業可自覺運用價值規律和價格杠桿,主動掌握國際、國內市場水平,在競爭中不斷學習和吸收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充實和改進自己,以先進的施工定額指導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達到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目的。
二、編制企業施工定額的原則
1.平均先進原則:指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大多數生產者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和超過的水平。企業施工定額的編制應能夠反映比較成熟的先進技術、合理的勞動組織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于降低工料消耗,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達到鼓勵先進、勉勵中間、鞭策落后的作用。
2.簡明適用性原則:企業施工定額設置應簡單明了、便于查閱,細目設置要符合勞動組織分工,滿足對項目經濟責任考核、核算個人生產成本和勞動報酬。同時企業自行設定的定額標準也要符合《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四個統一”的要求,定額細目的設置要盡量齊全完備,根據企業特點合理劃分定額步距,對常用的工料消耗影響大的定額細目步距可小一些,反之步距可大一些,這樣有利于企業報價與成本分析。
3.以業務專家和工人技師為主編制定額的原則:企業施工定額的編制要求配備一支熟悉施工組織、工藝過程、技術與管理經驗豐富、熟悉計算機辦公軟件、有一定政策水平的專家隊伍,保證編制施工定額的合理性、科學性、專業性和實踐性。
4.堅持實事求是、動態管理的原則:企業施工定額的編制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要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合理確定各項工料機的消耗數量。對影響造價較大的常用項目,要與施工組織設計、采用的工藝相符合,使定額在運用上更貼近實際、技術上更先進、經濟上更合理,真實反映企業的個別成本。此外,還應注意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不斷的提高,勞動組織和工藝過程也在不斷改進,所以對施工定額的作業細目、人工工日、機械臺班、材料價格要實行動態管理、不斷更新,以滿足實際的需要。
三、編制企業施工定額的主要依據和主要內容
1.企業施工定額的編制依據主要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現行的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圖紙、標準圖集;企業現場施工組織方案、作業細目施工工藝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情況;現場調查和實際測算的具體數據。
2.企業施工定額編制的內容:為適應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要求,企業施工定額應包含工料機消耗定額、措施費定額與間接費定額。編制定額時應考慮省區或行業統一基礎定額的水平,更要符合企業施工現場的實際,成為切實可行、事實求是的企業內部計價定額。
(1)工料機消耗定額的編制:以形成單位工程的各分部分項細目為計量單位,根據前面所述編制依據,采用現場觀測、調查研究、統計分析或用已有定額換算等方法。人工消耗量定額的計算方法:完成分項工程細目的定額人工=基本用工+其它用工;其它用工=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人工幅度差。完成分項工程細目的材料消耗量定額由凈用量與損耗量組成,材料消耗量=凈用量+損耗量;周轉材料攤銷量使用=一次性使用量×(1+施工損耗
率)×[1+(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機械消耗量:是指在合理使用機械和合理施工組織條件下,由人工操縱機械時,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工作時間(即臺班)數量的標準。規定人、機共同工作8個小時為一個臺班。在測算過程中,還要考慮保持機械的正常生產率和工人正常的勞動工效。完成分項工程細目的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每小時純工作正常生產率×工作臺班延續時間×機械正常利用系數×機械幅度差系數。其中:機械每小時純工作正常生產率=工作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工作時間。此外,對于租賃機械的臺班單價,應根據機械的租賃市場價格通過綜合分析確定。
(2)除工料機消耗定額外,企業還需要根據建筑市場競爭情況和企業內部定額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編制其它一些費用定額,如現場施工措施(臨時設施、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特殊地區等)費定額、間接費定額等。
四、編制企業施工定額應注意的問題
1.施工定額涉及到企業的重大經濟利益,合理的企業施工定額水平為企業正確決策提供依據,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指導企業提高經營效益。因此,企業施工定額從編制到施行,必須經過科學、審慎的論證,才能用于企業招投標和成本核算工作。
2.企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一些建筑產品被淘汰、施工工藝落后,會造成施工定額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施工企業應設立專門組織機構,及時了解和搜集市場信息和各類變化因素的具體資料,對施工定額進行不斷的補充和完善,保持企業施工定額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始終滿足企業招投標和各項管理工作的需要。
3.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特征和不相同的施工組織方案等因素,報價方式也不盡不同。因此對企業施工定額要實行科學有效的動態管理,針對不同的工程靈活使用施工定額,并建立完整的工程資料庫。
4.要用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的手段來管理企業定額,施工單位應充分利用計算機辦公技術建立起完善的工程測算信息系統,及時調整定額細目并更新市場價格,提高企業定額的實用性和管理效能,保持施工定額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全面實施,必然要求施工企業高度重視施工定額的編制、管理和應用,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