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年動蕩剛結束不久,中華大地百廢待興。如何加快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以適應國家加快發展的需要,是當時黨和政府必須決策的一個重要問題。鄧小平同志審時度勢,首倡大批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并在6月23日下午聽取清華大學負責人劉達的匯報過程中,發表了關于擴大派遣出國留學人員的重要講話:“我贊成留學生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學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學習,這樣也可以有一個比較,看看我們自己的大學究竟辦得如何。這是五年內快見成效,提高我國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鄧小平同志的指示,不僅為我們指出了加快培養人才、發展我國科技教育的重要道路,而且是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小平同志還就留學人員的派遣原則、選派規模、選派辦法,留學人員在國外的管理以及對留學回國人員的安置等問題多次作出明確指示。
從1978年到2007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的總數已達121.17萬,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1.97萬人。30年的實踐證明,出國留學事業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不斷作出知識貢獻,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成為改革開放的顯著標志,成為人才培養和汲取國外先進科技的重要途徑。
胡錦濤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上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行‘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出國留學人員成倍增加,他們在海外孜孜不倦地鉆研現代科技文化知識,學成后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服務。他們不僅取得了一批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在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擴大我國同其他國家在科技、教育、文化、經貿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增進我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我國廣大留學人員具有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建功立業的崇高志向,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社會發展進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值此鄧小平同志關于擴大派遣留學生講話發表30周年之際,我們再一次重溫歷史,梳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留學工作的發展歷程,了解我國人才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留學人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