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媒體大王默多克發動了對《紐約時報》的報業之戰,震驚傳媒行業。而微軟對雅虎的收購計劃也一時沸沸揚揚。傳媒行業和IT界所發生的并購事件,令人們再一次關注這些行業中的巨頭。
隨著改版后的《華爾街日報》上市,媒體大王默多克打響了一場針對《紐約時報》的傳統報業之戰。
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總部位于紐約曼哈頓區1211大街,這里也是他旗下《紐約郵報》和福克斯新聞頻道的所在地。
默多克的辦公室位于公司大廈8層,辦公室內掛有大幅的世界地圖,這可以讓他準確地找到旗下幾百家媒體公司的具體位置,無論是位于洛杉磯的福克斯廣播網、硅谷的MySpace,還是位于英國的天空廣播公司。
他的接待室內設有三個獨立房間,分別以新聞公司的三大業務命名:報紙、電影和電視。
默多克去年收購《華爾街時報》后,經過全新改版的報紙于不久前首次亮相。打開報紙,讀者就會感受到其中的默多克風格,這一媒體大亨曾經對從澳大利亞到美國的媒體市場進行了革命性變革。
新版報紙在報道重點上增加了政治、國際新聞、文化和體育方面的報道分量,這無疑是正式向美國最老牌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宣戰。
自19世紀末以來,只有威廉·倫道夫·赫斯特的《紐約時報》曾經向約瑟夫·普利策的《紐約世界報》發起過挑戰,從那以后還從未發生過報業巨頭之間的戰爭。
盡管置身于今天的新媒體世紀,身為澳大利亞記者后代的默多克,仍然相信報紙是引導公眾話題最有影響力的媒體。
充滿爭議的收購
3年前,時代華納的兩位資深編輯因 “特工門”事件求助默多克,事后談到了《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道瓊斯正陷入困境。他們詢問默多克,是否看過《財富》雜志的一篇報道:“道瓊斯:班氏家族終于決定退出?”文中稱,道瓊斯的控股股東班氏家族希望以每股60美元的價格出售道瓊斯股份。
默多克沒有讀過那篇報道,但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他開玩笑說:“如果真是這樣的價格,我就可以買下《華爾街日報》,并以此成為一個真正的新聞人?!?/p>
收購《華爾街日報》前,外界對于默多克的評價毀譽參半,他曾被外界譏諷為赫斯特招牌式黃色新聞的繼承人。因此,當他在去年春天決定出價50億美元或每股65美元收購道瓊斯后,遭到這家“頗有名望”的機構內大多數人的嘲笑。
正統的新聞業者認為,默多克會用聳人聽聞的新聞和自私的社論玷污《華爾街日報》的純潔性。但是,默多克知道,毀掉《華爾街日報》這一品牌將是多么愚蠢的行為。
經過默多克改造后的新版《華爾街日報》,延續了報紙一貫的高品質、嚴謹、可讀性強的風格,但為了能夠吸引傳統客戶群以外的讀者,報紙擴大了國際報道范圍。然而,這種改變是《華爾街日報》讀者們希望看到的嗎?
要想探究年屆77歲的默多克為何渴望發動針對《紐約時報》戰爭的原因,最好先了解一下這位傳媒大亨一生的三大愛好:出版業、權力和尊敬。
22歲時,他從父親那里接手一家報紙的經營,利用他在出版行業的知識,打造出一個傳媒帝國,并獲得了權力。至于尊敬,現在則變得難以言說。
許多人對他的尊敬顯得很勉強,因為在敬佩的同時,還攙雜著厭惡和嫉妒的情緒。默多克是世界最大媒體帝國的統治者,其身價高達600億美元,而批評人士卻將他視為一個不擇手段、試圖統治世界的野蠻人。因此,收購久負盛名的《華爾街日報》,并將美國最重量級的報紙《紐約時報》拉下馬,不正是一個贏得世人尊敬的好辦法嗎?
適時挑戰《紐約時報》
默多克發動攻勢時機的選擇再好不過了。目前,新聞集團資金充裕,而《紐約時報》卻正處于極度的疲弱期。與大多數舊媒體一樣,《紐約時報》的廣告收入由于互聯網的出現而大量流失,盡管它自己的網站深受讀者歡迎。
《紐約時報》的母公司不久前宣布,一季度虧損額達33.5萬美元;其本身的運營也處于“公司歷史上最差時期之一,整個報紙行業也是如此”。報紙的廣告收入同比下降約11%,是有史以來少有的跌幅。
這家報紙試圖通過員工自愿買斷的方式,削減100名員工。未來幾個月和幾年的時間內,這類削減成本的舉措似乎不會有減弱的跡象。
相比之下,默多克正源源不斷地向《華爾街日報》注入資金,比如擴大其華盛頓分部的報道隊伍,尋求額外的報紙印刷能力,并計劃推出《華爾街日報》的周末版雜志《WSJ》,這本雜志將由曾經在默多克旗下報紙《倫敦時報》工作過的蒂娜·高多因擔任主編。
改造《華爾街日報》
從接手《華爾街日報》開始,默多克就沒有打算采取激進手段——改變報紙那種帶有黑白插圖的外觀。目前來說,默多克對日報編輯和設計方面所做的變革,只能說是改良性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但總體而言,他對《華爾街日報》所做的調整意味著一種轉變,無論是同上世紀80年代晚于業內引入照片素材比,還是與2002年對標志性的頭版重新設計相比,目前這種轉變都可以視為該報119年歷史中最深遠的一次變革。
默多克掌舵的《華爾街日報》,對政治或美國國內及國際事務方面的報道,可能會經常同以前主導報道內容的財經新聞一樣,占據《華爾街日報》的整個頭版。
除了對頭版重新定位外,默多克還有效地將整個A版調整為包羅萬象的綜合新聞版面;調整后的第二板塊是市場版,專門報道美國本土公司新聞;第三板塊則是金錢與投資,仍然報道金融市場和投資領域的新聞。
籌劃中的文化版將于今年秋天出現在日報周末版中。此外,默多克還為其新增了每周一期的體育版面。而以博學、頗具影響力的保守意識形態信條著稱的專欄版,將從原來的兩個版增加至3個版。
為了重新塑造《華爾街日報》,默多克并沒有將報紙的調整工作全部交給手下員工,而是在接手后拿出自己一半的工作時間參與此項工作?,F在,他定期地出現在報紙編輯室,并為那里注入“不和諧”因素。
自從在今年復活節不聲不響地出現在編輯部后,默多克表示要為他人樹立一個好榜樣。在其帶動下,日報所有的高級編輯們都開始星期日不休息,沒日沒夜地在總部努力工作。
默多克的資深顧問亞瑟·西斯坎德說:“默多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完成一次重大收購后,他會親自到所收購的公司工作,并努力使公司運營達到希望的狀態,待一切就緒后再將公司交給經理人經營?!?/p>
盡管《華爾街日報》的網絡版已經非常成功,但正處于籌劃中的新網絡版本將會在今年秋天推出,其內容會增加互動性,提供更多的免費報道。日報的記者也將更加頻繁地在福克斯商業頻道中亮相,該報此前與CNBC電視臺的合作協議已經失效。
在《華爾街日報》的變革過程中,默多克對每一個細節問題都不放過。在一次考察中,對報紙從加利福尼亞里弗賽德市的印刷廠運送到菲尼克斯市需要花費7小時的事實,默多克深表失望。
增強日報生產能力和減少遞送時間方面所做的努力,是他同《紐約時報》之間競爭需要逐步展開的原因之一。默多克表示,他正設法安排地方報紙出版商在當地印刷《華爾街日報》,這不僅可以讓報紙更早地到達讀者手中,還可以推遲報紙的截稿時間。
購并之道
年輕時,在父親身邊長大的默多克繼承了父親留給他的《阿得雷德報》。此后的幾年中,默多克在澳大利亞國收購、創建和投資了一系列報紙和廣播公司。后來,他將企業發展觸角延伸至英國和美國。
在英國,他先后收購了《世界新聞報》、《太陽報》、《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1973年,默多克進入美國市場,買下了《亞特蘭大》和《圣安東尼奧新聞報》。
隨后幾年中,他又推出在超市售賣的小報《國民星報》,購入《紐約郵報》、《波士頓先驅報》和《芝加哥太陽時報》等報紙。今天,這些在美國的資產經過剝離,只剩下《紐約郵報》。
對默多克而言,每購進一家新媒體都意味著對現有秩序的一種挑戰,這種挑戰精神已經作為一種信條,成為默多克職業生涯的主旋律之一。
今年2月,在曼哈頓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大會上,默多克重申了這一信條:“基于對印刷出版行業持久價值和對所投資資產價值的肯定,我們再一次選擇了挑戰公司現狀?!?他接著說:“我們正在復興財經新聞領域一個最偉大的品牌?!?/p>
老而彌堅的默多克
默多克競購《華爾街日報》時留給外人的印象是,這將會是他送給自己的退休禮物。這種想法大錯而特錯。收購交易完成后的第二天早上,默多克告訴身邊的一個親信說:“我已經知道下一筆交易的對象了。”
每當被問及退休計劃時,默多克基本上都不予理睬,手下的高管人員顯然也沒有認為他會離職。默多克的女兒伊麗莎白說:“我父親對生活充滿熱情,對這個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為什么他不能將這種熱情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呢?”
事實上,過去幾年里,默多克找回了青春。在結束了一段長達30年的婚姻,并將3個孩子養育成人后,他在1998年第三次結婚,新妻子是年齡與他相差約40歲的華裔鄧文迪。
默多克說:“她幫助我找到了新生。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將我領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讓我變得年輕。她把自己年輕的朋友們介紹給我認識,其中很多是紐約最聰明的人?!?默多克的朋友迪勒認為:“文迪是魯伯特背后一股巨大的推動力量,她同樣雄心勃勃,并希望他們兩人都有一個完整的人生。”
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就是他們孕育的兩個小女兒,同默多克的其他孩子一樣,她們擁有平等的財產繼承權。去年冬天,默多克將惟一一個在自己公司工作的孩子詹姆斯,提升為新聞集團歐洲和亞洲分部主管。但別指望默多克很快將《華爾街日報》和其他業務交給兒子打理。在領導《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的競爭中,他還會收獲無窮樂趣。
作者:Johnnie L. Roberts
出處:美國《新聞周刊》 2008年4月19日
編譯:符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