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指望任何人都是不靠譜的,惟一真正可靠的,惟一可能為自己的事業牽心、掛心、用心的就是自己。
禾二的朋友老宋原來在中央電視臺做策劃,做過幾檔很有影響的節目,在圈子里也算個中腕了吧。因為做的都是經濟類節目,所以和企業接觸比較多。按理說,老宋在我們這個朋友圈子里賺得也不算少了,開著本田越野,一身運動服都是國外名牌,據老宋說,光他腳上那雙襪子,就值上千元。禾二的腳是從來沒有這樣的福氣的,想象不出來10個腳指頭套著上千元是個啥滋味。但是跟老宋常年接觸的那些企業家比起來,老宋保險箱里的那點錢就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也難怪,能被中央電視臺看上,叫去做節目的企業家,那能小得了嗎?按中央電視臺某導演的說法,中央電視臺要做一個節目,隨便招呼一聲,那些想上節目的在社會上還能夠稱得上“有影響”的人物,就能夠從軍事博物館一直排到大北窯。不過,老宋不管這些。他就認定一條:自己一點兒不比這些人差,為什么人家能夠拿個耙子,像摟草似地每天往家里流金淌銀,自己憑什么就只能賺些苦力錢,外帶提心吊膽的一些灰色收入呢?所以老宋下了決心:要干企業,做企業家!
老宋問禾二有什么想法,禾二說,你都咬牙切齒了,禾二就是想攔也攔不住,你還問啥呀,想干就干唄。自然,老宋也沒別的資源,他熟悉的就是電視臺這一套,于是拉個班子,注冊了一個公司,七八個男女,呼隆呼隆就干起來了。業務是給電視臺提供節目,同時給電視臺的一些節目做策劃和形式包裝。在國內當前的電視管理體制下,搞這些東西是賺不到錢的,這個老宋也清楚,他做這些,只是為了有個載體,好往里面塞廣告,這也算是這一行當里通行的做法吧。
做了幾個月,依靠老宋在電視臺的關系,業務上應該說是還算順利,錢也賺了一些,不過,把老宋搞得灰頭土臉,筋疲力盡。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人事上。老宋找來跟自己一起搭班子干公司的,基本都是過去在電視臺結識的業務伙伴。電視臺出來的人,甭管他到底在電視臺里混得怎么樣,都有個特點,那就是人五人六,誰也不服誰,個個都覺得只有自己是牛人。老宋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倒有一大半時間用在給這些人調理關系上,按老宋的話說,那真是烏煙瘴氣。光是感覺上牛還沒有太大關系,更要命的是,從電視臺里出來的人,可能是職業的關系,個個都像山大王,做事、考慮問題,個個都是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而且過去在電視臺,仗著電視臺的影響和勢力,賺快錢、賺容易錢弄慣了的,要他們一個一個企業去跑,一個一個企業家低聲下氣地去央求,那可真是難為他們了。沒有一個人是肯下這份兒功夫的,天天只會抱著個電話,哇哇幾聲,行了就行了,不行就拉倒,是再也不肯多付出一份努力。這可讓老宋頭疼壞了,這些人拿不回業務,拿不到提成,但每個月不管怎樣,還要支付給他們基本工資,這也是一個不低的份額,否則,就這些大爺,誰肯跟老宋干呀。這都是合同上規定了的,老宋想賴也賴不掉。
這樣子折騰下來,一年多功夫,老宋只賺了些總裁、董事長的名片,經濟上是毫無勝算,非但沒賺著錢,還往里面搭了不少。更主要的是,后來有些人因為一些事,干脆就在公司里打起來了,老宋攔也攔不??;再后來一些人心氣兒不順了,有大單的業務干脆往外拉,甚至都不肯稍稍背著老宋,知道他也沒脾氣,拿自己不能怎么樣。老宋真是做了臘了:批評嘛?不敢!這些人都是社會油子,在電視臺多少都有些關系、內線,成事是不足的,給老宋壞事,那是綽綽有余;不批評?這成個啥事,那老宋就成個爛筐了,收成沒有,好事輪不著自己,而盡給別人托底了。老宋一想,這也不是辦法吧,干脆了,散伙吧!這是惟一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一碗水端平,誰也不得罪。好在老宋這個人平時做人比較義氣,散伙就散伙,也沒有誰找他的麻煩,比如上仲裁,上法院之類的。
老宋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失敗了,總計不到兩年的時間,老宋大概賠了有80多萬元。以老宋并不殷厚的家底,這不算是一筆小錢了。有天晚上老宋跟禾二總結經驗,說費了兩年功夫,賠了80多萬元,總算讓他明白了一條教訓,那就是辦公司絕對不能找熟人尤其是朋友搭伙,否則,沒法管。禾二想想,看看自己這七八年來所經歷的一些事情,親身參與過的諸多案例,覺得這大致也能算是一條經驗之談吧。一些教科書上說,朋友間搭伙創業,只要預先劃分好權利義務,定好規則,以后照章辦事就行,不太容易出紕漏,就算出了問題,也比較好解決。事實卻并非如此。權利義務好劃分,規定也好制定,但這個人情、面子怎么計算呢?那是無法計算的。像黑臉包公,只認規則不認人?在中國這個缺乏商業規則傳統的社會環境里是行不通的。禾二的看法,創業找朋友搭伙,一兩個可以,人少了,好說好商量,一兩個人出了問題,大家坐在一起談,也談不到傷面子的問題;搭伙的人超過3個,那就準壞事無疑。
禾二問老宋還準備再干嗎?老宋說那肯定還得干,否則,這賠掉的80多萬元找誰要去,那畢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就算這其中有些錢來路不是那么正,那也是費了心思,擔了風險的,一定得撈回來。
老宋第二次創業的時候,吸取了第一次創業的教訓,這回他一個朋友也沒找,用得全是自己家里的人。這回老宋覺得挺放心,自己家的人,總不會坑自己吧?確實,坑自己的人是不多,但肯出力的人也不多。還是那個問題,大家一家人,誰對誰都熟得不得了,人一熟就有比較,最后在權力分配、利益分配上就都覺得自己吃了虧。加上老宋覺得都是家里人,好管,想罵誰一頓就罵誰一頓,看誰不順眼,想讓他站一邊去就讓他站一邊去,心理上比較麻痹,等到最后老宋發現自己雖然實現了總裁董事長一言堂的權威,卻幾乎每個人都出工不出力,而且人人一肚子火兒時,半年都已經過去了。這半年,老宋是過了一些好日子的,弄了個寬敞明亮的大辦公室,大班臺,闊大的真皮老板轉椅,有事沒事自己開個車找上一些朋友喝喝小酒,聯絡聯絡感情,具體業務,除非是特大單子,老宋自己是不去跑的,自己頂多打個電話,寫個條就讓底下人辦去,底下人至少表面上也都真聽話。這一來,事兒事兒的,老宋感覺真好,覺得李嘉誠無非也就是這些滋味。等他發現情況不對時,幾十萬元又沒了。
老宋這真的發愁了。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到底應該怎么辦呢?問禾二,禾二覺得人家一大家子,作為一個外人委實不便置喙。被老宋逼得急了,只好跟他說,挑幾個你認為自己中意,還算是有能力而且肯出力的人,再在大班子里組個小班子吧。其他的人,你下得了手,就盡快遣散,一來可以節省些成本,二來也少了許多是非;如果下不去手,你就計算計算自己的實力,給人家發個生活費,就算你養著他們吧。總之是,創業者,凡事須親歷親為,創業初期,指望任何人都是不靠譜的,惟一真正可靠的,惟一可能為自己的事業牽心、掛心、用心的就是自己。其他人都是站在高坡看風向,形勢好了,大家來分碗飯吃;形勢一旦稍有不對,立刻就腳底抹油,作鳥獸散,以禾二所見,幾乎無一例外。除非他們自己也投了錢在里面,但那有可能更麻煩,因為投了錢,就有發言權,聽不聽都可能遭埋怨,離心更快。
另外,禾二勸老宋的是,不要光顧表面上的風光,非要找大老板的感覺。初期創業,以生存為本,攤子不要鋪得太大,成本一定要有計算,支出一定要有控制,抓住一兩單主要業務,用活一兩個關鍵資源,先把錢賺了,養活了自己再說。至于大老板的感覺,如果你有那個命,一步一步,早晚也是跑不了的。而且根據電視臺的業務特點,你也可以在朋友圈子里尋找臨時創業搭檔,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談利潤、談分成,錢賺到了,就散伙,你痛快,別人也痛快,沒有后遺癥。事實上,禾二也在電視行業混過,知道電視臺的人員,很多都不缺乏一些零散的業務關系,用來辦公司不夠,但扔在那里浪費了也可惜,而且因為有“人情”在里面,轉化相當容易,很多人都是指望著有一個平臺可以幫助自己轉化的。做一行,就要根據一行的特點,安排自己的戰略,執行自己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