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上的“格烏斯原理”表明:一切生物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態位上,沒有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生態位上。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但卻并沒有把握好這一類型特有的生態位,辦學模式和培養方法效顰大專,克隆本科,蹈常襲故,追踵他人,出現了角色混亂和生態錯位現象。一些高職院校雖不刻意“隨從”、盲目“跟班”、游離于自己的生態位,但又陷入了將高職院校的個性特色湮滅在高職教育的共性特色的誤區之中。在理念上提出大致相同的口號,在實踐上實行大致相同的教學模式,在教材上統一使用“規劃教材”、“推薦教材”,培養同一規格的對口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同質化性狀十分鮮明。其結果必然會造成偏向對高職辦學共性和規律的把握,抹殺高職院校的辦學個性,失去自己的生態位。迷失自我。
摘自《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二十二期 張健《高職教育發展的生態風險與環境優化》
關于普通高校辦高職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策略是:(1)設置相對獨立的體系,屏蔽歷史慣性。不能簡單移植原有普通教育的模式,應該在已有舉辦高等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系統設計,整體優化,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應用性與技能型。(2)延伸與業界的合作,強化職業特色。我國高校與業界總有許多“親緣”關系,應該把過去業已建立的業界合作關系傳統保持并發揚下去,一些辦得很好的學??偸欠浅W⒁庠谶@方面的資源拓展與運用。(3)提升培養的層次,彰顯獨特優勢。應優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結構。避免不合理競爭,形成與高等教育各安其位、相互補充、互相鏈接的高等職業教育系統。(4)職教成果反哺普教,構建和諧發展體系。要端正對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改變對待高等職業教育的態度,同時,逐步建立普職互通的立交體系,實現科學和諧發展。
摘自《江蘇高教》2008年第五期 陳運超《普通高等學校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策略》
關于職業人文主義教育
職業人文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是:(1)建立職業社會使命:(2)理解職業歷史文化;(3)培養職業價值意識;(4)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倡導職業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依據是:(1)倡導職業人文主義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2)倡導職業人文主義教育是繼承和發揚我國近代職業教育優良傳統的要求:(3)倡導職業人文主義教育是順應國際職業教育發展新趨勢的要求。實踐職業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策略是:(1)確立職業人文教育理念;(2)構建職業人文主義教育的核心價值:(3)科學設計職業人文主義教育的課程體系:(4)注重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5)注重知行并重。
摘自《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二十六期 魏啟晉《職業人文主義:高等職業教育的價值訴求》
關于職業教育本質論的兩種視野
社會學的職業教育本質論與教育學的職業教育本質論分歧的焦點是:(1)職業教育中的職業是“有限職業”還是“無限職業”。教育界把職業分為“學術性職業”和“技術性職業”,職業教育所涉及的職業是“技術性職業”或“技能型職業”,而非所有的職業:社會學本質論的基本主張是“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即面向所有的職業人群,而非特指技術或技能工作者。(2)職業教育的核心概念是“職業”還是“技術”。這將導致建立不同的職業教育實踐體系和學科體系。(3)職業教育本質研究是從“概念”出發還是從“事實”出發。兩種不同的職業教育本質論,正是兩種不同的研究出發點導致的結果。而什么是職業教育的“歷史事實”,將成為社會學的職業教育本質論和教育學本質論最終是否能塵埃落定的關鍵。
摘自《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二十五期 孟景舟《社會學與教育學:職業教育本質論的兩種不同視野》
關于高職院校文化創新
高職院校文化創新的基本原則,一是理念先行原則;二是循序漸進原則;三是繼承與發展相結合原則。高職院校文化創新的主要路徑,一是精神文化創新。其核心包括兩個方面:(1)直接的現實定位。要旗幟鮮明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曲折的理想定位,要致力于探索和培育具有高職特色的大學精神。二是物質文化創新。通常要注意三個問題:(1)物質環境的實用與教育審美的有機結合:(2)物質文化的營造與創新應注意軟、硬件的有機結合;(3)要注意Logo(標識)的開發,引入CIS(Coroorate Identity svstem)。三是主體文化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教師主體:“主人文化”的形成;(2)學生主體:“成功文化”的創建;(3)企業主體:“開放文化”的融入。
摘自《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二十七期 陳云濤《論高職院校的文化創新》
關于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戰略
高職院校在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的戰略模式上存在多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對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的戰略目標、形態、方針和模式等戰略問題的認識上有所不同。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的戰略目標應該是“培養既具有開創性精神,同時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當代大學生”:在戰略方針上,應堅持全真與仿真結合的方式;在戰略形態上,應以市場拉動型為主導:在戰略措施選擇上,應充分考慮自由競爭與壟斷保護、精英創業與大眾創業、培養創業技能與培養創業素質三大關系。
摘自《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一期 何勇《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戰略模式初探》
關于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
對未來30年職業教育發展的展望,可以談六個觀點:(1)經濟發展與工業化進程將對職業教育的需求持續增加,層次可能會逐步提高;(2)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必然推動職教的教學模式轉型:(3)城市化進程推動大職教,開放成為職教改革的必然趨勢;(4)市場經濟發展必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推動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5)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技能型人才走出國門,職業教育將更多融入產業、行業與企業等要素:(6)戰略選擇與政策法規對于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具有決定性意義。
摘自《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二十七期 馬樹超《對職業教育發展未來30年的展望》
關于人力資源視野下的教育培養目標
人力資源視野下教育培養目標新理念的主要價值取舍原則有三:一是整體高于局部、“成人”高于“成才”的原則:二是現代高于傳統、創新高于傳承的原則:三是素質教育高于應試教育、教育考試制度服從現代學校體系創新的原則。
摘自《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二十四期 張振元《人力資源視野下的教育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