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特點及缺陷,提出在《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中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的主張。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在日常教學中也起著日趨重要的作用。它體現了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成為職業院校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首選途徑,給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學管理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如何有機地把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是職業教育教學面臨的新問題。筆者現談談自己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點體會。
傳統教學的特點及缺陷
(一)傳統教學的特點
傳統教學的特點在于首先有利于師生情感的交流。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其次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給學生教授知識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情況的把握。教師在講授時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的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傳統教學的缺陷
傳統教學方式在職業院校教學中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教學中,很多需要現場演示或需要試驗的教學內容無法進行,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證。其次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以知識傳遞為主,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價值觀的形成關注不夠。再者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及缺陷
(一)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教學,又稱之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顯示出來,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服務于教學主要有以下優點:(1)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有機結合,多種感官刺激,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傳輸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可隨機調節,操作可重復,利于學生接受知識;(3)交互性強,有益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真正將教師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現在教師只需一份課件和一部電腦就可以輕松備課。
(二)多媒體教學的缺陷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但也存在著諸多不足。比如,速度快,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課堂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不夠,互動性差等。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
相結合,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以上兩種教學手段各有優缺點,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擺在所有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進行《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二者互相取長補短,即在“鼠標”與“粉筆”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做好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整合,摸索出一條解決這一新課題的有效途徑。
(一)教學硬件的有機結合
針對《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需求,我們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教學環境,即多功能教室。所謂多功能教室就是在多媒體教室的基礎上為每個學生配備一臺微機,并與教師機一起組成一個局域網,共同接入Internet網。教師機上配置一套控制軟件,通過控制軟件提供的屏幕廣播、屏幕監視、文件收發幾個功能來實現教學訓練與師生交流。幾個功能的特點如下:(1)屏幕廣播。采用屏幕廣播技術,可實時流暢地廣播動畫、課件、視頻等。學生可以全屏或窗口的形式接收教師機廣播出去的屏幕。(2)屏幕監視。可以隨時監視每臺學生機的屏幕。(3)文件收發。可任意選擇文件、文件夾傳輸到指定的學生機上或從學生機上收取文件和作業。同時,在多功能教室增加一塊黑板,這樣,既經濟又方便地將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在一起。
(二)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并存,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首先,筆者上課時,會在教師機上設置屏幕廣播功能。教師機演示運行的畫面會傳播到學生機上,同時在大屏幕上播放。如此,每個學生都可清晰無誤地看到教師的演示講解過程,非常直觀,也容易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Excel公式的計算時,首先我會先用一定時間演示講解某個實例的操作過程。之后,立即安排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座位機上練習,練習過程中筆者會在座位間巡視,有問題的學生可舉手提問,筆者給予適當指導。學生自己把實例操作出來會有一種成就感,即使一時做不出來,借助教師的指導也可成功,并且找到問題所在。總之,有了教師講解,學生學習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而師生有如此及時的交流,學生就能夠更輕松、更透徹地掌握所學知識內容。
(三)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強化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教學方法必須多種多樣。目前,職業教育中的教學方法改革出現了以下趨勢:重視發展學生的智能,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研究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突出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媒體技術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多功能教室中,教師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操作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學生既能學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能掌握實踐操作技能。
采用模塊化教學方法,根據課程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教學目標。例如,學生在進行文字錄入練習時,筆者分別指導優等生練習漢字錄入的準確性和熟練度,指導中等生練習一般漢字錄入的準確性,指導差等生練習成字字根和簡單漢字,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全班學生的操作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師在模塊化教學過程中應起到貫通、點撥作用,重點講解一些難懂的、易錯的地方,主要教會學生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全面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一些難懂的內容,如超鏈接、報表、表單的制作等。而文本的錄入、編輯等留給學生課后去自學并上機實際操作,讓學生去探索發現。
結合《計算機應用》課程的特點,采用展示教學法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例如,講計算機結構時,不能只把相關的圖片做在課件上,而應該拿一個主機在課堂上打開,將主板、CPU、內存條、顯示卡、硬盤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從實物中得到感性認識,更快地掌握計算機工作原理。
(四)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輔相成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有其獨特的教學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就應該徹底退出舞臺。與多媒體課件相比,板書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在板書過程中給學生留下了理解和消化的時間,便于學生記課堂筆記。因此,對于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采用板書模式,更容易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全面的、有層次的印象,便于學生掌握。所以,應用多媒體課件,并不等于摒棄板書,二者應該揚長避短、相輔相成,才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是當前教學改革的趨勢,它的突出優勢已經逐漸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認識和接受。但是,提倡多媒體教學,絕不是要否定傳統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師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將多媒體手段與其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將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重視多媒體教學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方式。傳統教學的精華與魅力是教育發展的基石,是不應舍棄的。否則,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參考文獻:
[1]孫京秋.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利弊分析[J].信息技術,2003,(7、8).
[2]謝志明.對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優勢與誤區的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6,(2).
[3]宋文君.合理使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J].中國電化教學,2001,(6).
[4]朱萬森,等.計算機輔助教學及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制作[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曲璐(1980—),女,錫伯族,廣東省工商技工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