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是當今國內外比較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根據課程的特殊性與高職學生的實際,可將課程的教學目標分解為基礎、理論與實踐三個層次。與目標層次相對應,可將教育對象即學生也分為三個層次,使基礎不同的學生獲得各自應有的收獲,以保證實現教學目標,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層教學;目標管理
如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如何在高職教育轉型過程中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突破,是高職院校教師需要解決的迫切的、現實的問題。
分層教學的依據
理論依據分層教學是20世紀初首先在美國產生的,其理論基礎是美國教育家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他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按學生能力進行分層教學在美國越來越受青睞,包括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英國的學校則分階段分層次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公民意識與奉獻精神。新加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針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認識特點分階段、分層次展開,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與實效性。“西方許多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目標都是分層次的,這樣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強調:支持院校針對生源狀況和工作實際需要,實行分層教學、分專業方向教學和分階段教學。這些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層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現實依據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水平較低,而且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整體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也強弱不一。春招生與秋招生之間也有差距,秋季招收的學生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天津職業大學在山東、河北等地招收的學生分數最高分比最低分相差近百分;藝術類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文化課成績相差200分左右(見下表)。


上述情況表明,高職學生無論在基礎知識、理論水平還是在學習興趣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在思想政治理論方面尤為突出。所以,不分層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效果也很差,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因此,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層教學的實踐
分層教學目標的確定確立教學目標是構建分層教學模式的核心。只有明確了目標,才能確定教師與學生努力的方向和措施。“教師可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學習成績差異,因人而分層,制定出不同目標,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標確定為三個層次:A層為基礎層次,以基礎知識的講授與學習為主;B層為理論層次,以培養學生系統的理論認知與運用能力為主;C層為實踐層次,以培養學生踐行理論的能力為主。
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在教學上可實行三結合。為實現A層(基礎層次)教學目標,應實施集中與分散結合的教學方式。“集中”即師生在課堂上對課程知識進行集中教學;“分散”即教師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搜集資料、信息,通過完成作業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的習慣,并要求學生自覺地堅持學習,期末結合該學期所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考核。這樣可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為實現B層(理論層次)教學目標,應實施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相融合的方式。要求教師必須另兼任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在授課時將兩門課的理論融會貫通。教師要設計好學生作業,通過作業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可針對B層、C層學生組織學習小組,指導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寫出研究報告,并推舉出代表在課堂上匯報。A層學生可自愿參與。為實現C層(實踐層次)教學目標,應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我校規定以1/3或更多的學時進行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具體做法是:(1)第一學期就給學生布置在校三年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應完成的社會實踐任務,學生完成作業后,可隨時交給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經過評選確定及格或不及格,作為實踐課成績,并選出優秀者舉行經驗交流會。這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的實踐活動,但以C層學生為主。整個過程包括在校學習的前四個學期,可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性。(2)結合重大時事,以B、C層學生為主體,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如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舉辦百題知識競賽;結合香港回歸10周年,舉辦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書畫比賽等。(3)結合國內外的重點、熱點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如宣傳十七大精神、討論中日關系的癥結何在等。這些活動和講座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學到分析問題的理論與方法,形成對社會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認清形勢,把握政策,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理想。在管理上,可根據學生的差異確定學生學習的目標層次,實行目標合同管理。其依據是學生的入學成績、平時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測試成績、學生的發展要求、志愿與興趣等。教師應對此進行綜合考慮,將學習目標分為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的A、B、C三個動態層次,明確每一層目標的具體要求,按5∶3∶2的比例,由學生自主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雙方簽訂目標合同,作為教師管理的依據與學生努力學習的目標。
分層教學的考核評價在教學中,對A層學生應采用表揚性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其進步與優點,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掌握本課程的基礎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對B層學生應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其積極探索,形成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性認知;對C級學生應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其更加嚴謹、謙虛,勤奮上進、不斷超越自己,形成堅定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及努力踐行理想信念的能力。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層教學的效果
分層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自從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分層教學、目標管理實驗以來,教學效果明顯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避免了基礎好要求高的學生“吃不飽”、“不解渴”,而基礎差的學生又“跟不上”、“聽不懂”,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不同需求。
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與吸引力專題講座圍繞時事熱點問題進行,有深度,可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具有很強的實效性。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到課率與聽課率都有明顯的提高。
加強了教學的實踐性,符合高職示范院校建設的要求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類型,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技能的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活動使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鍛煉,小到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資料及信息搜集獲取能力,大到活動組織能力、策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培養了學生的誠信品質實行目標合同管理,一方面,可使學生有具體的目標,并可將學習目標變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任務,培養學生規劃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可使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實現學習目標。另外,通過完成合同,可以培養學生的合同意識與誠信品質,實踐證明,有80%以上的學生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兌現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
總之,分層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從課程的特殊性與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地分解教學目標,規劃具體任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通過師生簽訂教學目標協議,可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客觀需要,遵從了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規律,體現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新時期高職教育轉型過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一種有益的、有效的探索。
注釋:
[1]賀彥鳳.現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價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4).
[2]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7).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N].中國教育報,2001-07-27:(2).
[4]天津職業大學招生網[OL].hptt//www.tjtc.edu.cn.
[5]胡軍哲.歷史教學實踐新課程理念的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08,(7).
作者簡介:
宋志華(1963—),男,碩士,天津職業大學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