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8月,激情飛揚。為總結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的成就,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企業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在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之際,由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主辦,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文化實踐理論創新論壇”在風景如畫的黃山腳下勝利召開并取得圓滿成功!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瑞祥、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長王大明,在本次論壇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中國企業文化實踐理論的研究與推進方向,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孟凡馳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孟凡馳總結講話本期另發),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桂建平、黃山市副市長黃林沐到會致辭,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常務副秘書長黃新惠、韓旭等領導以及全國企業代表共220余人出席會議。
王大明名譽理事長在會上欣喜地講道:“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非常適時地舉辦本次論壇,從理論和實踐上總結和交流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企業文化創新的經驗、成果。這對于我們更好地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企業文化實踐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為面向未來、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注入更加先進的管理思想,提供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增添更加雄厚的競爭實力,推動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瑞祥副主任在介紹了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后指出:中央企業的實踐證明,企業文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企業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國資委成立以來的5年,也正是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5年。5年來,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進董事會試點,以及完善內部三項制度改革、規范薪酬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加快企業重組改制等各項改革進展順利,國有資產布局結構得到了戰略性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得到明顯改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性工作得到切實加強,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央企業經營效率和運行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改革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良好成績。中央企業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結果,也是中央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勤奮工作、努力拼搏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文化建設有力地提升了中央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為我們推進改革、加快發展、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和重要保證。實踐使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是企業最為重要的軟實力。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企業文化軟實力,事關企業改革發展,對企業做強做大、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王瑞祥副主任講話本期另發)
孟凡馳副理事長、秘書長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他說:“雖然經過20多年的時間,但是企業文化的認識和實踐的水平,現在仍處于一種非常不平衡的狀態,全國的企業文化建設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他認為,20多年企業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初步形成6種觀點共識和9條基本實踐規律。6種觀點共識即企業文化理論和管理方式的誕生和應用,完全是一種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不是任何專家學者的主觀臆造產物;對企業文化基本概念的共識;對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共識;對企業文化基本屬性的共識;對企業文化角色和地位的共識;“道、器”職能兼具的共識。9條基本實踐規律即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存在,有自發、自覺兩種形態;企業文化形成的關鍵因素在于企業家;共性、個性充分結合;雙體相融,立體推進;接力傳承,前后相續;七項工程,周期演進;文化冠名,畫龍點睛;方法方式,角度多樣;分區定位,分類評價,定性、定量相結合,建立評價體系。(孟凡馳教授講話本期另發)
30年來,全國企業文化實踐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緊密結合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借鑒和吸收國內外企業文化研究成果,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理論,對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涌現出一批先進的企業。
皖北煤電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葛家德作了精彩的報告。中航一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河南神火集團、四川宏達集團、大慶油田、勝利石油管理局、鞍鋼建設集團等單位代表作為論壇嘉賓在大會上進行演講。
大慶油田在為國家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培育堅持繼承發揚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筑牢了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支柱,努力為油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促進了大慶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的共同進步和協調發展。
多年來,武鋼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企業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兼容中外優秀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制定并實施企業文化建設戰略,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促進發展為宗旨,以學習創新為動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時代氣息、健康向上、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打造“自主創新的武鋼、質量卓越的武鋼、和諧發展的武鋼”,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曾先后榮獲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實踐及設計案例獎、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實踐創新獎、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勝利油田適應體制轉型、機制轉換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及企業內外部環境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在繼承過去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吻合、與中石化企業文化相承接的油田企業文化,并將其歸納、凝練,命名為“勝利文化”。特別是近幾年,勝利油田以和諧文化建設為重點,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效,為油田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不竭的文化源泉和有力的精神支撐。

近年來,皖北煤電集團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調整和優化企業發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大力建塑企業文化,以企業價值觀整合、統領員工思想和行為,使各方發展力量和各種發展資源被有效聚合、運用到實現發展戰略和目標上來,有力助推了企業持續高速跨越發展:企業資產總額達162億元,年銷售近80億元,年利稅總額超過10億元,連續多年成為安徽省工業50強和中國煤炭工業50強,2005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企業成立20多年來,累計生產原煤1.2億多噸,為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企業傳統上的產品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資源競爭,歸根到底都是文化競爭。宏達集團在做大做強、擴張發展的過程中,以文化力發展三大整合力,以整合力提升競爭力,以競爭力支撐長盛力,做到了“文化治企,文化立企”,為實現“建百年宏達,立長青基業”提供了可靠保障。宏達通過多元整合,整合了先進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和經營團隊,為企業實現多元化資本擴張戰略和藍海戰略、民營企業走出家族制,實現職業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副主任趙春福、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高立勝等,分別就“30年企業文化實踐理論創新及規律與方法”作了深入的論述和點評。此次論壇還邀請部分企業文化師代表參加,并設立了分論壇,就企業文化師隊伍的建設和工作特點作了充分的探討。
參會代表感謝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給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希望思想的碰撞能閃出創新的火花,靈魂的對話能激起文化的升華。參會代表共同達成一個共識:樹因為有根而堅固茂盛,水因為有源而長流不息,一流的企業只有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基業長青!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因為大改革、大開放,我國在這30年里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一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變;三是人民生活從溫飽向基本小康轉變。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漸進式改革道路和創新浪潮,也為中國企業文化的實踐理論創新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今年,也是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成立20周年,召開此次論壇旨在盤點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企業文化創新之大成,通過“百花齊放、百花爭鳴”之途徑,以企業文化理論研究之高度,指導企業改革發展實踐;以企業文化應用研究之創新,提升中國特色企業文化理論研究再上新臺階。這是所有致力于中國企業文化研究理論工作者與實踐推廣者的共同需求與責任。
文化是企業發展之魂,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堅信,通過“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文化實踐理論創新論壇”的召開,必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文化理論與應用研究的深入開展,為中國企業的現代化、國際化進程打造新的動力源。
(責任編輯: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