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中國鐵建十五局集團公司黨委不斷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堅持對集團全員進行“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價值觀和“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領先行業、創譽中外”企業精神等理念體系的宣傳教育,去年10月,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企業價值觀為重點,深化企業文化鑄魂工程建設,確立產業報國的志向,堅定奉獻精品的追求,強化銳意創新的意識,建設有諾必踐的文化,發揚頑強拼搏的作風,嚴守令行禁止的紀律,鑄造團隊合作的精神,使“七大理念”入心入腦,轉化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成為提高員工素質的思想武器,成為確保安全、奉獻精品、構建和諧的實際行動,成為建設品質卓越、內和外順的現代企業集團的強大精神支柱,推動了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鑄造報國之魂
堅持把報效祖國、奉獻社會、造福員工作為自己的宗旨,登高望遠,正確決策,引領企業走上科學發展之路。一是堅持科學發展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分析社會發展走勢,努力把握時代特征,認真研判市場形勢,牢牢抓住發展機遇,立足企業實際,理清發展思路,優化發展戰略,科學制定發展目標,使企業逐步邁向了健康快速的發展道路。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行業眼光,正確選擇發展路徑,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把建設品質卓越、員工富足、內和外順的現代企業集團作為奮斗目標,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發展方向大步邁進。二是確立科學發展方式。緊緊跟上全系統的發展步伐,放開眼量,立足長遠,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的辯證關系,使好與快有機統一于科學發展的全過程。堅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抓住機遇高質量發展,實現企業實力、科技儲備、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以質量保速度,推動企業健康、快速、可持續地發展。正確處理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的關系。以規模最大化為手段,以效益最大化為目的,堅持做到“適度規模、精細管理、最佳效益”。三是踐行科學發展責任。踐行莊嚴承諾,堅持十五局集團的一貫宗旨,對歷史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集團公司董事長張蹯琦、黨委書記張漢云、總經理許東坤和黨委副書記史保魁等領導分頭數次深入到京滬高速鐵路、武廣客運專線、包西鐵路、精伊霍鐵路、宜萬鐵路、達成鐵路、沈陽地鐵、溫福鐵路、浦南高速公路等項目,以布置、建設項目文化為契機,深入宣講產業報國、強化責任等核心理念,使集團各重點項目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意識,自覺參與當地建設,堅持走到哪里,就奉獻到哪里。
堅持品牌理念,鑄造精品之魂
把做好項目、奉獻精品作為永恒追求,強化精品意識,打造專業能力,依靠現代科技手段,鑄精品、樹品牌、塑形象。一是強化打造精品意識。引導廣大員工深刻認識只有干好每一項工程,才能出信譽、出市場、出效益,使全員牢固樹立“我們是央企,我們能做得更好”的精品理念,樹立“有諾必踐、奉獻精品”的價值觀念,樹立“精品就是信譽、精品就是市場、精品就是效益”的責任意識,以品牌提升企業信譽,以品牌參與競爭,搏擊市場。二是提升品牌施工能力。培育精良隊伍,提升科技水平,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大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項目,推進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與廠家聯合研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900噸級高速鐵路整孔箱粱運梁車和架橋機,高速鐵路無縫線路500米長軌條鋪軌機組大型整道設備等,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技術競爭力。三是堅持打造項目品牌。堅持做到“干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大工程創品牌,小工程創精品”,在跨海、跨大江大河、深水,高橋、長大隧道等工程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創下7項全國企業新紀錄,深圳地鐵綜合堵水、凍結法施工、鐵路橋樁基動載托換,阿蓬江大橋深水基礎,天津水平拉索異型結構上承式拱橋等施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南京九華山隧道工程在榮獲鐵道部火車頭優質工程一等獎后,又榮獲建筑工程“魯班獎”和詹天佑大獎。
堅持與時俱進,鑄造創新之魂

一是創新文化管理理念。將中國鐵建文化與企業管理高度融合,并融入管理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實現優秀文化與科學管理的有機統一,文化管理與物化管理的有機統一。二是創新基層管理體制。為打造企業品牌,集中集團優勢,大力推進管理體制創新。按照市場規律,著力改善企業有機構成,優化生產要素,對工程公司進行資源整合,使集團公司主業優勢和龍頭板塊得到夯實,進一步提升隊伍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創新管理方式。不斷深化完善精益管理、區域管理、標準化管理、有效管理、責任管理等科學管理體系,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管理模式,使之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企業重要的軟實力,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鑄造安康之魂
保護員工身心健康,珍愛生命、實現人的安全價值的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安康工程”,集團公司連續6年獲得全國安康杯優勝企業,并于2007年7月被特別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稱號。一是強化安全文化意識。通過堅持不懈的教育、引導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審視安全,從人本思想與和諧建企的理念入手管理安全,使全員進一步牢固樹立科學安全的發展觀,進一步確立了“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價值觀。二是規范安全管理行為。通過逐級簽定安全包保責任狀,逐級配備安全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兌現獎懲,把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與安全工作掛鉤,構建起全員全過程抓安全的組織網絡和管理體系。各級配備專職安全監察長160人,配備安全管理人員650人。通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日常安全檢查、周期安全檢查和事故隱患整改等30個管理制度及116項安全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規定各級領導、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安全責任,使人的行為、物的狀態、機的運行、事的運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逐步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文化。三是提升安全生產能力。在提高設備本質安全、強化制度約束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的技能素質,打造本質安全型員工隊伍。保證企業安全運行,實現了死亡事故為零、重傷事故為零、行車事故為零的安全目標,被譽為“安全本質型的企業”。
(責任編輯: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