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成熟的和諧社區,應該是社區與政府、社區與企業、社區與社會、社區與自然、社區與群眾處于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的社區。
關于志愿服務和社區和諧的關系。筆者認為,社區志愿服務是社區和諧的基礎,是社區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
志愿服務是社區參與的演兵場。社區志愿服務,一是要參與者自己自愿,用自己的時間、資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計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有困難的人和社會公益事業、福利事業提供的服務。所以,我們開展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實際上就是倡導居民參與、鼓勵居民參與,使居民養成參與社區事務的良好習慣,這本質上做的是為構建和諧社區添磚加瓦的工作。
社區志愿服務的參與是以服務為宗旨的參與。首先是為最困難的人和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幫助,這實質上也就體現了對社會資源的第三次分配。同時,它又要為社區的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貢獻力量,比如,環保、教育、衛生、扶貧,等等。這些都無不說明社區志愿服務在實現社區內的公平公正,在推進社區內的社會進步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區志愿服務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社區志愿者通過志愿服務,不僅幫助了他人,促進了社會進步,而且也使自己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在思想境界上又得到了新的升華。所以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對于促進社區文明,全面提升人的素質都有著直接的關系。
社區志愿服務,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區安全也是很有幫助的。通過志愿服務,促進社會公平,可以化解一些社會矛盾和減少一些社會沖突。特別是當前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人們思想比較混亂的時候,通過社區志愿者的心理衛生普及和心理輔導服務,可以解開人們心里的困惑,疏解人們心中的情緒,使人們保持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順心順氣順暢,增強社會認同。在社區志愿服務中,有許多的社區居民和社區老年人,自愿組成巡邏隊、聯防隊,白天黑夜從不間斷,成了社區居民的守護神,織就了基層的第一道安全網,有力地保障了社區的安全和穩定。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打造和諧社區的品牌志愿服務形象,可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推廣,如:
黨員志愿服務 充分發揮各部門黨員志愿者先鋒作用,立足基層、服務社區,開展植綠護綠、扶貧濟困、社會公益、愛心助學、助殘幫扶等活動。
社區志愿者 以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建設為基礎,組織志愿者常駐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菜單式志愿服務,開展為社區居民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等各種便民利民活動,推進社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建設,探索開展社區青少年預防與自護教育、大學生掛職居委會主任助理、暑期社區社會實踐等活動。
文明志愿服務 以重慶目前開展的“市民素質大家談”活動為主體,協助城管部門解決管理工作中的熱點難點,舉辦撿拾垃圾、擦洗小廣告、維護城市公共公用設備等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身體力行維護城市環境,增強廣大群眾維護城市環境和秩序的意識,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
生態志愿服務 組織志愿者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創建“全國生態區”的號召,以普及環保觀念、加強生態教育、組織環保實踐為主要教育內容,以培育生態文化、開展生態體驗、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為重點,進一步動員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生態環境建設,自覺保護生態環境。
衛生志愿服務 組織醫療衛生單位力量,實施以“進社區、送溫暖”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適合、有效、便利的衛生信息和健康服務。結合衛生紀念日,聯系實事工作進程,及時有序地開展義診咨詢、送醫送藥、健康教育、扶貧幫困等活動。同時,定期組織全區志愿者參加無償獻血、骨髓捐獻活動。
此外,要構建和諧社區的志愿服務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對于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的認識,不斷提升對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的督導能力。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將發展社區志愿者服務事業納入全局工作日程,組織部門和街道(鎮)組織,要經常深入社區,調查了解社區志愿者服務開展工作的情況,強化督促指導,并將此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政績考核之中。
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和社區文化宣傳設施,廣泛宣傳社區志愿服務的知識、技巧、意義以及在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與典型,使志愿服務的價值得到認同,勞動得到肯定,精神得到弘揚,人們價值觀得到改變。力爭在全市范圍內形成開展社區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塑造新時代的志愿文化。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