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如今互聯網每天傳送的電子郵件已達數百億封。筆者從事傳媒工作,幾年下來,郵箱內也有了上千封電子郵件。每天處理很多的郵件,而郵件格式不規范,影響處理信息的效率。比如,有的郵件不寫主題、有的郵件主題與內容不符、有的郵件正文設置不自動換行等,對收件人閱讀郵件造成障礙,浪費時間。在企業管理中,電子郵箱是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而建設簡單、務實、高效的電子郵件文化,提升信息處理速度是非常必要的。
電子郵件文化,就是要規范使用電子郵件格式,提倡電子郵件文化禮儀,以提高處理郵件效率,節省時間為目的。網絡使人溝通快捷,寫電子郵件時則應慢下來,想到收信人會怎樣看這封Email,時刻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將心比心,揖讓進退之態自然見于字里行間,而且顯得更彬彬有禮。電子郵件除正文繼承傳統書信規范外,主要有兩點需要規范:
電子郵件的主題設置
收件人看到電子郵件的第一信息來自郵件主題。通過主題能讓收件人迅速了解郵件內容并判斷其重要性。主題設置的好壞直接影響收件人的閱讀效率,因此要做到“四忌一約定”。
一忌空。一封不寫主題的郵件,是非常失禮的一件事情,就像一個小朋友冒失上門而不通名報姓一樣,讓收件人摸不到頭緒;
二忌長。主題字數太長,正文的中心思想是說明白了,但現有電子郵箱不支持長名,遇到長名主題,網站系統會以這樣“……”省略符號代替,收件人看不明白,發送人也是白辛苦;
三忌多。一封信盡可能只設置一個主題,不在一封信內談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收件人日后整理信息。例如有三份稿件要寄往雜志社,我會分三次發送稿件及圖片,這樣便于編輯室查詢;
四忌特。主題上不要使用收件人看不懂的符號,或是隨便就用“特”、“急”、“緊急”之類的字眼。
對于企業、團隊或經常通信的朋友可以做一個約定——使用特定語句來寫明主題,更能提升處理信息的速度。這里試舉一例,如約定企業內部發送郵件時,主題前要加上部門名稱后再說明正文主題,“X部門——關于XXX”。對通信內容進行分類,進一步約定主題詞“會議”、“總結”等,這樣主題就可寫成“X部門——會議——關于XXX”。使收件人一目了然,利于信息管理,也便于以后查詢。
再如正文內容簡單,一句話就能在主題中說明白,也可約定一個結束符號,綴于主題后結尾,已告明收件人:可以不打開郵件,內容在主題中已說明了。這樣就可以節約收件人的時間,提高處理信息速度。
總之主題設置要簡單、扼要、明了、易懂。
電子郵件的回復、轉發、抄送
電子郵箱有很多實用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自動回復就是這樣,可以使收件人不用重新輸入郵箱地址,就可快速處理郵件。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當然應該設定自動回復功能,提示發件人,以免影響工作。但有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把郵箱設置成自動回復,雖然能起到及時回復信息的作用,但也在不知不覺中給別人的郵箱增加了負擔。應該慎用郵箱的自動回復功能,在回復郵件時應遵循五項原則:
一是根據回復內容需要更改標題,不要RE(在回復郵件主題前的標記,大多為郵箱系統自行填加的,可更改)。當就同一問題多次回復討論時,你RE來,他RE去,來回三四次后,這個主題一定成了RE:RE:RE:……,郵件越RE越高,導致郵件過于冗長笨拙而不方便閱讀。這時應當對之前討論的結果進行小結,突出有用信息。或是干脆就拿起電話溝通。每種溝通方式都各有利弊,用電子郵件三四次說不明白的事情,最好更改溝通方式。
二是回復郵件內容簡單也要講究完整性。有的人在回復郵件時,光寫上“是的”、“對”、“謝謝”、“已知道”等字眼。如果收件人很忙或事隔多日,收件人不會很快清楚你是因為什么事情回復信息。我建議把需要回復事件簡述一遍,再說自己處理此事的結果,這樣就能使收件人獲得完整信息。越簡單的事情越要做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職業素養。
三是回復要有針對性。認真閱讀郵件,當回復問題的時候,最好把相關的問題抄到回件中,然后附上答案,進行必要的闡述,讓對方一次性理解。避免再反復交流,浪費資源。
四是轉發郵件要謹慎。對轉發敏感或者機密信息要小心謹慎,不要把內部消息轉發給外部人員或者未經授權的接收人。如果有需要,還應對轉發郵件的內容進行修改和整理。
五是正確使用抄送。只給需要信息的人發送郵件,不要占用他人的資源。抄送中的各收件人的排列應遵循一定的規則。比如,按部門排列,按職位等級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都可以。適當的規則有助于提升你的形象,也使信息收件人方便閱讀、處理信息。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