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識別,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城市精神理念識別、城市行為識別、城市視覺識別。
城市形象識別是將運用于企業的 CI(Corporate Identity) 理念嫁接于城市規劃與設計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形象識別理論系統,人們稱之城市形象識別 (City Identity) 。因此,城市 CI 是由企業 CI 延伸出來,但兩者還是存在一定區別。首先是設計主體不同。城市 CI 的設計主體是城市、企業 CI 的設計主體是企業;其次是設計對象不同。城市 CI 的設計對象是城市公眾,企業 CI 設計則是企業的員工。再次是設計目的不同。城市包含政治、歷史、宗教、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CI設計則強調城市性格與城市發展戰略,屬于公益目的,企業 CI 強調企業特征及經營策略,有較強功利目的,較為單一。 所以說城市形象系統的設計研究,不僅有助于對撫州市城市化建設的總體把握,也直接有利于城市形象架構過程的方案策劃和具體項目的操作與實施。可以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城市形象將作為一門專業的學問而得到更深入、更系統的研究和探索。對城市形象視覺識別的構成基礎要素的重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對城市形象的視覺識別進行設計。
一、 撫州城市的地理特點
撫州位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區腹地,“襟領江湖,控帶閩粵”,是江西連接福建、通往中國臺灣和東南亞的“橋頭堡”。 撫州交通便利,區位良好,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投資熱土。境內320、216、316三條國道,鷹廈、浙贛鐵路和滬瑞、福銀兩條高速公路交匯通過,向莆鐵路和濟南至廣州、昆明至泉州、撫州至吉安等幾條高速公路也將在“十一五”建成,撫州“南昌遠郊、閩臺近鄰”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承接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撫州市中心城區規劃總體定位為:一是建設現代新型工業城市,把撫州建設成為贛閩臺經濟走廓上經濟強市和南昌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二是建設文化生態名城,把撫州建設成為南昌和閩臺旅游休閑的后花園。
中心城市定位的基本依據是:一是撫州位于長三角、珠三角和閩東南三角區腹地,是江西連接閩臺的“橋頭堡”,具有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二是撫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打好“臨川文化”牌,是中心城區建設的獨特優勢。三是撫州城區三面環水,周邊地勢平坦,山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發揮好生態資源優勢,對于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大意義。
二、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指導思想和目標定位
1. 指導思想
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設計原則要把握以下幾點:
(1)展示個性。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中都蘊藏著撫州的歷史和今日的文化特質,城市形象必須能顯示出強烈、鮮明的個性化風格,這樣才會給觀察者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可識別性、易記憶性,也易使人們產生文化認同。
(2)協調要素。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是多要素的聚合,要從整體上考慮各類要素之間的整體聯系,使其形成的撫州城市形象成為一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樣才能對城市形象的感知過程產生全面影響。
2. 撫州城市的目標定位
撫州城市形象的目標定位為建設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文明衛生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花園城市。建筑與水為主體的現代花園城市是總的城市景觀構架基調與特色。最終形成撫州“一河兩岸”獨特的城市形象。
三、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
1、城市標志設計

撫州歷史悠久,人文鼎盛,是著名的“才子之鄉”。自隋代建州以來,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先后涌現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王安石,“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百世大儒”陸象山,一代散文名家曾鞏,詞壇巨匠晏殊、晏幾道父子等史賢名儒,以及舒同、游國恩、饒毓泰、盛中國等一大批現代文化名人。標志中采用古代“才子”的形象為基本形象,并加以延伸設計,其重點體現撫州“才子之鄉”的地域特色。臨川自古文風昌盛,唐朝才子王勃的傳世名作《滕王閣序》中,寫到“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贊嘆,“臨川之筆”成了“臨川才子”的代稱。由此設計者將“臨川之筆”融入設計中,筆形似舟,形成舟載才子的佳境,寓意撫州豐厚的文化底蘊。撫州為眾水所匯之處,地理風水十分優越。因此標志中結合了水紋的元素,既體現撫州得天獨厚的風水資源,又體現源遠流長美好前景。標志中的一輪紅日,體現撫州如日中天的發展速度與輝煌燦爛的明天。標識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自然、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
2、道路導向標識設計
道路橋梁是城市形象的重點所在,也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聯結城市外部交通的道路、橋梁,也有城市內部的道路,所以道路導向標識設計更應成為城市形象的風景。一些發達的城市在這方面都做得非常完善,在高速公路與城市的入口部位一般都有大型停車場和美麗的廣場,可以說是兼收了環境、社會、經濟的三個效益。還有許多城市在外部道路與市內道路的交叉口建設了街心花園,并在街心花園設置了城市的標志物(雕塑)等等,通過這些標志物,表達出這座城市的風貌。近幾年撫州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在東臨公路大橋與撫河大橋之間,開工建設了撫河大道工程。該項目是路堤結合的防洪景觀工程,在東臨大橋旁邊,將建設一個1000多米長的大型親水平臺,使群眾可以有一個休閑、觀光、運動、娛樂的好場地。從鳳崗河經夢湖、橡膠壩到撫河大道,我們將在22公里的沿河路上修建100個形態各異、錯落有致的文化景觀,形成一個“百亭長廊”,并在沿河建設綠色防護帶。鳳崗河、夢湖與煙波湖將成為我們中心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綠樹成陰,碧波蕩漾,玉亭樓榭,將成為撫州的嶄新形象。這些新的路初步形成,加上老城區的改造,道路導向標識設計體現撫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3、城市公共空間導向設計
撫州城市的標志物在人們心目中一般以有始建于南宋、重修于明朝的文昌橋、宋徽宗親自賜名的玉隆萬壽宮(撫州會館)、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洗墨池、萬魁塔等來代表撫州。在宗教文化方面,又以佛教圣地正覺寺,江南第三大教堂——圣若瑟大教堂為代表。這些都是在古代形成的。近代還沒有形成一個撫州市民普遍都認可的標志物,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目前在行政中心北面,是正在建設的“兩館一院一場”——湯顯祖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廣場。新建一批體現撫州特色的文化景觀,并進一步加大文化古跡的保護力度,努力提升撫州的文化品味。城市公共空間導向設計可從中顯示城市的品位與文化素質而且應該以高雅的環境來烘托,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其文化品質。
4、城市街景廣告牌燈箱設計
城市的街景是展示城市特有風采的重要部分。城市街景的主體是沿街建筑和景觀綠化,還有附加在上面的店面裝飾、廣告牌匾、燈箱設計和景觀照明等等。從撫州目前主要街道上來看,既沒有特色又顯得支離、凌亂。人們需要一個能夠體現一定文化品位的廣告牌燈箱設計來烘托點綴城市街景。
希望撫州在城市形象建設中能“布置”出幾條具有城市特色的街景來。尤其是新建街道(玉茗路、迎賓大道等),對街景能有一個整體設計,顯示特色。舊有的街道和規劃中要保留的歷史文化街段,只能采用盡量保持原貌的手法。
5、城市綠化市容環衛形象設計
城市綠化市容環衛形象設計包括綠化、垃圾箱、垃圾車、灑水車等等城市設施,他們或在鬧市區主干道旁邊,或在高速路上,但有些“臟、亂、差”現象也是觸目驚心的,路人皆掩鼻而過。這與一個文明衛生城市的形象要求有出入,所以加強城市綠化市容環衛形象設計是至關重要的部分。
6、工業園區整體形象設計
工業園區整體形象設計好就能吸引外商投資。金巢開發區為撫州市對外開放的窗口,要吸引眾多的市場經濟創業者,要能大量吸引外資。工業園區是經濟建設的基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樹立經濟和科技發達的形象,對城市形象至關重要。撫州有史以來就是江南經濟繁華的重鎮,近年來生產總值已在穩步提高。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內外對高新技術的競爭已日趨白熱化。撫州的國內著名企業不多,高新技術產業總量不大,高新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內世界著名企業較少,城市中的科技文化設施規模小,現代化水平不高等等,撫州工業園區整體形象設計的確立對工業園區發展壯大會有很大影響,并越來越明顯。
總之,開展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工作,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而且可以加快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總體設計應立足于為人們提供一個美觀和舒適的生活休閑環境。所以,研究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工作單純地注重于效率和經濟的作用,常常會得不償失。撫州形象視覺識別設計是城市形象設計的主要部分,在城市資源的整合和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應充分認識到,視覺識別設計要以理念識別為中心,視覺識別系統設計不單單是平面的、靜態的符號設計與色彩設計,而是理念識別的載體,應多方面、全方位地來表達理念識別,脫離理念識別的視覺識別,對城市形象提升沒有實際意義,只是一種空洞的裝飾。視覺識別系統設計要保持應用要素和基本要素的統一,兩者不能相抵觸,視覺形象設計應該有統一的名稱、標志、色彩、標準實體。視覺形象必須與 CIS 中其他系統相一致。同時視覺識別本身也是一種視覺藝術,對城市景觀等諸形象元素的視覺欣賞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審美過程,應該符合審美的基本原則,適應公眾的心理需要。?城市的發展, 是隨著社會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對撫州城市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工作也必須跟隨城市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充實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2]楊先藝,編著.藝術設計史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楊貴軍,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講師;何菁菁,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助教;李軍科,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