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山西省銀監局和山西省旅游局共同舉辦了中國(山西)太原“中部崛起#8226;旅游業先行”首屆高層論壇暨旅游業振興銀企洽談會,就金融行業如何有效支持旅游業的發展等相關問題,《銀行家》記者采訪了山西省銀監局局長鄧智毅。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容:
《》:請問您舉辦這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鄧智毅:隨著人類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的發展程度,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旅游相關企業逐漸成為銀行業發展的重要信貸客戶資源。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
一是旅游業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符合銀行風險管理和收益要求。旅游業投入少、產出高、收益持續期限長。我國旅游業的投入產出之比為1:4.6,旅游投入與旅游創匯之比為1:2。同時旅游業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旅游業創造的附加價值增值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產業。德、法、英、日等發達國家更為明顯,美國旅游業年平均增值為3300億美元,是農業的3.7倍,是汽車工業的8倍,是金屬工業的8.3倍。以山西為例,旅游業同樣為收入起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山西居民收入中有9.8%來自于旅游業,城鎮居民每6元的收入中就有1元與旅游相關。全省財政收入中,有6%的財政收入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旅游,其中來自旅游直接影響行業的財政收入就達4%。
二是旅游業可帶動其他關聯產業的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銀行支持的重點行業。旅游業已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產業,其貢獻和帶動程度超過其他各部門。以山西為例,旅游直接和間接地關聯帶動著60多個部門的投入和產出,2005年由旅游綜合拉動產出的增加值達220億元,對當年GDP貢獻率達14.84%。當年旅游為山西直接間接地提供了就業崗位93.3萬個,在全部從業人口中,與旅游相關就業達到6%,每1
6人中就有1人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于旅游業。旅游提供的就業崗位占城鎮從業人員的8.5%。
三是加快旅游業發展,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促進銀行業發展。旅游業的發展狀況,是城市面貌、文明程度、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更好地展示地方人文環境、社會環境、投資環境,擴大本地區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從而會吸引更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網點,擴大金融業務,提升銀行競爭力。
四是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加深,為銀行服務創造了條件。通過國內外旅游的頻繁交往,加深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合作,會帶動一系列經濟上的連鎖反應。經濟上良性連鎖反應會帶銀行業服務創造了條件,進而為銀行的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中部六省處于連接我國東西部的重要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發展旅游業具有獨特的優勢。“十一五”期間,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明確提出要將旅游業作為優勢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為中部六省提供了機遇。對于銀行業來說,支持旅游業發展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說,旅游業是一座等待開掘的金礦。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請您介紹下山西省銀行業支持旅游業發展的主要情況。
鄧智毅:山西作為旅游大省,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歷史,目前山西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1處,占全國總數的11.5%,雄居全國第一;史前文化遺存豐富,已發現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260余處,數量居全國第一;遼金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筑占全國同期木結構建筑的70%以上,是我國保存長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古代城池和民居遺存在全國占有顯著地位。因此山西被譽為中華文明的“主題公園”和“歷史建筑藝術博物館”。
近年來,山西旅游業的發展突飛猛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支持旅游業發展上也做出不少貢獻。但山西旅游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和轉型時期,旅游投資嚴重不足、基礎建設滯后、產品不完善,旅游管理經營機制陳舊、產業化水平低,旅游支柱產業地位沒有真正確立,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特別是銀行業在支持旅游業發展方面,需下大力氣扎實推進。
經過前期大量細致的工作,在山西銀監局的積極協調與各銀行業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確定旅游業及相關和合作項目50個,金額204.54億元。本次洽談會簽約項目32個,金額150.52億元,其中簽約后即實施的項目l7個,金額53.17億元,達成合作意向的項目15個,金額97.35億元。另外1
8個項目也已達成合作協議,金額54.02億元,由于時間和場地關系,會后正式簽約。
《》:請問山西省銀監局在支持旅游業發展方面有什么舉措?
鄧智毅:為進一步加強對山西省旅游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優勢支柱產業,提升山西可持續發展能力,山西銀監局制定了《關于山西銀行業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戰略全局和歷史責任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深遠意義,確立優先支持發展的領域,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以打造全國旅游業十強省為目標,支持旅游資源的合理整合,正確處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保護、研究和適度開發利用的關系,著力將旅游產業培育成為新的四個優勢支柱產業和未來接續產業之一,引導旅游業持續發展。堅持重點支持與統籌發展相結合,市場導向與政策扶持相結合,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旅游業對金融資源的結構、順序、規模等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支持措施,引領旅游業科學發展。要抓住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星級酒店建設、旅游景區開發、旅游商品開發和創新等支持重點,突出太原、大同兩個中心城市,培育三條旅游經濟帶,打造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形成濃郁的佛教文化、黃河文化、晉商文化、紅色文化、邊塞文化、建筑文化系列化氛圍,推動旅游業全面發展。要合理調整和優化網點結構布局,逐步深化對旅游業的服務內涵,大力發展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等業務,推動自助設備的配置、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要把旅游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目標市場重點培育,建立與旅游業相適應的信貸文化,積極推出符合旅游業不同需求的貸款產品和服務方式,實施差異化管理,營造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促進旅游業和諧發展。要認真落實對旅游業金融服務的跟進監管措施,開通創新旅游業金融業務和產品的快速審批通道;對于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工作成效顯著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其增設機構和創新業務的申請,監管部門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予以審批;對有利于支持和促進農村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將在市場準入方面優先予以考慮,扶持旅游業健康發展。今后五年,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旅游業貸款的增速要不斷加快,增幅要逐年提高,并且高于各項貸款的增長。
《》:請問推進旅游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鄧智毅:為深入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營造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金融環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服務業為突破口,加大對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山西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山西銀監局的主導下,與山西省旅游局達成推進旅游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堅持科學引導、合理規劃、信息共享、市場運作等原則。重點在合作開展調研、建立交流平臺、引導產品投向、創新支持手段、加強監督約束等方面進行合作。建立聯手共商、定期協商,聯合部署、梯級合作,聯誼互補、互利雙贏,聯運監管、共同幫扶,聯名呼吁、優化環境等五項合作機制。搭建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旅游業的合作平臺,增強銀行業對全省旅游業的服務功能,實現銀旅合作互利雙贏,促進旅游產業體系完善和旅游產品結構優化,為實現五年內山西旅游業躍入全國“十強”目標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務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