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最新確認的遇難人數已經達到了69181人,據估計,這一數字最終將超過8萬人……悲慟過后,生活總要繼續。地震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人們從廢墟上撐起身來,開始漫長艱辛的重建之路。
人往哪里去?
地震發生之后,大規模的災民首先被安置在臨時的帳篷和各省援建的過渡安置房中。有些地區的土地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很難找到適宜過渡安置房的地址。受災最重的地區甚至根本沒有原地安置或重建的可能。由于地形限制或交通不通,很多板房只能堆在原地。到目前為止,災區投入使用的板房和實際需求之間仍然有很大缺口。
另外,在災民安置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移民安置。針對受地震災害影響較輕、建設條件較好、生態環境容量較大、具有發展潛力的村莊和城鎮,可以采取原址重建和加固建設留存房屋方法,同時適度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而對于那些原址上的地質條件、生產耕作條件、交通條件、環境保護等已無法重新建設的區域,則要考慮異地移民甚至跨省移民。
對于跨省移民,一定要慎之又慎,因其牽涉到資金成本和土地等,還有很多后續的經濟、社會問題等需要考慮。有了建國以后兩次大規模移民——三門峽和三峽移民工程——的經驗,政府要有對移民人道的持久關懷,還要充分考慮到接收移民地區可能受到的沖擊。
錢該怎么花?
按照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規劃,災區重建將分為安置重建和全面恢復兩個階段。其中,安置重建階段是從2008年至2010年,而全面恢復階段則從2011年持續到2013年。重建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程,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財政部表示,2008年中央財政今年擬優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基金,明后年繼續作出相應安排。此外,中央決定建立對口支援機制,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組織有關省市對口支援災區。除了政府財政部門的撥款,救災資金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還是社會各界的捐贈。據民政部報告,截至6月23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捐贈款物總計524.78億元,實際到賬款物510.78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179.12億元。此后隨著重建的展開,社會各界捐款還將持續流入。
這些數額巨大的款項,歸根結底都是納稅人的錢,怎么花?全國人民都在盯著看,這無疑是對政府財政預算和監管能力的巨大考驗。此次賑災中,審計和監察部門的行動,帶給人們相當積極的預期。
樓要怎么蓋?
“把學校蓋成避難所”,這已經成為親歷和目睹這場災難的每一個人由衷的期盼。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表示,“如果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校在設計或者施工當中存在著違法問題,一定會依法作出處理。對背后涉及到的貪污賄賂問題,我們也將嚴懲不貸。”現在最重要的,是通過此次教訓反省整個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對教育的投入。對于公益性的建筑,尤其是學校,必須建立一套招標、監督機制,并加大國家投入,撥專項資金提高學校建筑質量。
在6月24日上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回良玉在報告前一階段的抗震救災工作時說“抗震救災斗爭取得了重大階段性勝利”。但對于政府來講,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