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入新千年,世界顯然沒有變得更加美好??萍嫉倪M步,尚不能讓人們忘卻全球經濟的踉踉蹌蹌和政治的動蕩,日益殘暴的大自然更是愈加頻繁地向人類施行報復。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在自然災難面前卻依然脆弱不堪。國際災害數據庫的統計顯示,從1900年到2007年,全球發生的自然災害呈急幅上升趨勢,在2000年前后一度達到了最高峰。但,2008年的中國雪災、地震和緬甸的颶風,繼續提醒人類這一進步的“宿命”。
歐洲熱浪
2003年夏
3.7萬人死亡,酷熱帶來的干旱導致南歐大量農作物負收。
印度大地震
2001年1月26日
造成1.64萬人死亡,45億美元經濟損失。
伊朗大地震
2003年12月26日
一場6.6級的地震襲擊伊朗南部城市巴姆,3萬人喪生,70%的巴姆新城被夷為平地。
南亞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
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并波及鄰近的阿富汗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其中,巴基斯坦受災最為嚴重,死亡人數超過7.3萬,9000多人失蹤,10萬多人受傷,其中近7萬人重傷。地震還在巴基斯坦造成60萬座房屋等各種建筑物的倒塌,350萬人無家可歸。地震發生后,聯合國立即呼吁國際社會向巴提供3.12億美元的捐款。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說,南亞地震造成的損失高達50億美元。
“錫德”風暴
2007年11月
孟加拉國受強熱帶風暴“錫德”襲擊,約4100人死亡,800多萬人受災,約120萬間房屋、近萬所學校校舍以及10萬公里左右的道路遭到破壞,經濟損失逾23億美元?!板a德”是孟加拉國130多年來遭受的最強烈的風暴之一。其強度與1991年的另一場造成14.3萬人死亡的強熱帶風暴相當,由于孟政府提前作出預警并及時疏散人員,此次人員傷亡大幅減少。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
中國30年未遇的最強烈地震突襲西部諸省,以四川省汶川縣為中心的甘、川等縣市樓房大量坍塌,十幾萬人被掩埋。截至5月27日,已有逾6.5萬人被奪去生命,超過2.3萬人失蹤,36萬人受傷,經濟損失將可能達到上千億元。汶川地震是中國2008年遭受的第二場大范圍的自然災難。今年2月的雪災導致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經濟一度癱瘓,損失高達1500億元。
緬甸納吉斯颶風
2008年5月2日
時速超過190分里的颶風襲擊緬甸半島,死亡人數可能將超12萬,大約240萬幸存者仍然缺少食物、水和住所,還有很多人處于饑餓或疾病的死亡邊緣。緬甸政府提出需要107億美元的外國援助。
印度洋海嘯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波及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索馬里、塞舌爾、肯尼亞等東南亞、南亞和東非10多個國家,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此次地震是近40年來全世界最強烈的地震之一,地震引發的海嘯也是印度洋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共造成約23萬人死亡或失蹤,其中包括數千名外國游客,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美元。受災最重的印尼有近17萬人死亡和失蹤,其中亞齊死亡人數達12萬,20萬人流離失所。
“卡特里娜”颶風
2005年8月29日
5級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東南部,造成1800多人死亡,20多萬所住宅被摧毀,數百萬人無家可歸,80萬人重新安置和上千億美元的財產損失。美國東南部名城新奧爾良幾乎遭到“滅頂之災”,該市80%被洪水淹沒,災區總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一連串的損失數字,使這場颶風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