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園的希望
震救災之后就是重建家園。重建家園從來就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通常意義上的各項重建工作,山人認為還有三個議題應當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視。
1、盡快建立救援機制和專業救援隊伍無論是此次抗震救災還是以往的多次抗爭天災,雖說我們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但是總有一絲絲遺憾,那就是我們的抗災手段和方式沒有與時俱進,我們的救援人員仍然象多年前一樣,站成一排像傳接力棒一樣把東西從一頭傳到另一頭。災難面前,一腔熱血和一身勇氣固然可嘉,但是專業的救援應當更加可取!這次地震之后,國家應當考慮建立全國的抗災救援體系,對抗災工作進行整體性規劃和分步實施,一方面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手段武裝和提升我們的救援方式,一方面加強對專業化救援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其實從娃娃抓起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9年制義務教育中就可以增加各種災害認識和應對的教育。當然,在職教育也應強化,應當要求各個公司都增加這方面的專業培訓,而不是一味的進行管理培訓。須知,安全救援培訓是雪中送炭,管理培訓只是錦上添花!
2、加強建筑物的抗震功能運用:雖然我們不能苛求中國所有的建筑一步到位都具備抗震功能,但是對于地震易發區或者曾經發生過地震災害的地區,我們應當對現有建筑立即進行排查,看看哪些建筑物尚未具備抗震功能,哪些具備了抗擊幾級地震的功能,并基于此針對性實施補救措施。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上述地區未來準備新蓋的各種建筑物特別是學校,我們應當強制性要求普及抗震功能,唯有如此的未雨綢繆,我們才能盡可能減小天災對于蒼生的損害。
3、有效監控救災資金使用狀況:善款籌到了,但善款是否能夠專款專用,是否能夠真的送到災民的手中,相信這個問題是普羅大眾的普遍關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下次災害來臨的時候人們會更加熱情地伸出溫暖的援手,如果答案令人失望,那么結果可想而知。因此,是否應考慮引入專業的機構比如會計師事務所來提供審計服務并定期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簡而言之,一定要對這筆巨額的善款的具體走向給人民一個交代!
4、除了物質幫助,還需心理救助:身體的創傷很容易痊愈,心底的傷痕卻很難愈合。房屋的搭建不是難事,但心靈創傷的彌合卻非易事。在這個漫長的恢復過程中,大量專業心理學家和心理醫生的投入固然不可或缺,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特別是家人和朋友以及身邊人的幫助同樣不容忽視。有時候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個溫馨的手勢、一句得體的言語等等都能產生不小的能量。
(Gemag.com.cn 讀者 Priencelee)
大地慟

5.12日,四川發生了地震災害,我這幾天在北京、廣州四個會場都經歷了為災區捐款的活動。今天我們公司的員工也為災民捐款,直接匯到了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正經歷了
多災的中國:發生了地震,偶然之中去翻閱了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啊!中國絕大多數國土都分布在地震帶上。08年正是中國多災多事的一年:雪災、股崩、藏獨、動物病……生命是如此的弱小,多災的中國需要我們面對,人類需要正視自己越發惡劣的生存環境。盡快放棄自我的消耗和內斗吧!
弘愛的中國:此次地震的災害令中國人的愛心大激發,我們所到之處,所見之人,所關心的人,都是在關心地震災害的情況,紛紛捐錢捐物,而且是不止一次捐助。很多人看電視報道,都懷著沉重與感動的心情。在巨大的困難面前,人類互助依存度太大提高了。唯有愛心才能幫助彼此共度災難。
開放的中國,此次在災難面前,中國展現了從未有過的開放度,媒體24小時直播,國家領導親臨一線,充分動員全社會力量,開放外國救援的幫助(相對我們旁邊的鄰國遇到災害,拒絕外國幫助,我們的國家更加地注重人性了)。中國政府此次表現是可以大大地加分了,臺灣的救援組織我們也迅速接納了。在“人”的生命面前,所有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差異都是渺小的,珍惜“生命”高于一切。
團結的中國,歷史對現實總是一次一次證明,在困難面前,國民可以迅速地凝聚。9.11事件后,美國人民空前團結,布什總統支持度選到了很高。此時團結的中國人民,應當迅速正確地引導,讓這種可貴的、被激發出來的熱情能夠延伸下去。
英雄的中國在困難面前,是需要英雄的精神來克服困難,也需要英雄行為來戰勝困難。此次災難面前,人民解放軍和中央領導大大獲得了肯定,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平凡的英雄,如醫護人員、教師和志愿者。我們中國需要更多平凡的英雄氣概打造我們的心靈。在人們心中建立堅強、勇敢、善良和愛……
事后的中國,今天,我們也在痛心,為什么學校校舍的倒塌如此嚴重,而同樣在重災區北川鄧家“劉漢小學”卻出現無一死亡的奇跡,是因為工程質量啊!是因為經辦人拒絕偷工減料與腐敗作斗爭。這幾天,全國人民紛紛捐款,希望不要又發生被壞人偷錢的事件,而讓善良受到傷害。沒有一個好體制和有效的社會監督,是不能保證廉潔、高效的社會發展的。我們能抓住這個契機去改善嗎?
(Gemag.com.cn 讀者 史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