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慈善力量立刻被調動起來。短短兩周內,國內外的捐贈款物便已達290.55億元。遺憾的是,慈善總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才尤為引人注目。但慈善的定義與涵蓋的范圍很廣泛,不僅包括災難援助,針對環保、教育、醫療和貧困的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援助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能延伸到藝術、科學等相對上層的領域。
而在傳統的政府間的官方發展援助(ODA)之外,來自企業、各類非政府組織或個人的私人捐贈正在成為一股新的重要慈善力量。無論是“社會企業家”、“公益創投”還是比爾·蓋茨發明的最新標簽“創造性資本主義”,隨著明星企業家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和大手筆。企業與慈善之間的分界正日益模糊。但最重要的是。慈善不應被定義為只是一些富有的人填寫一些大額支票。眾多個人的小額捐助也能成就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