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不惜重金塑造自己環保形象的石油公司的面具。
今年4月1日,一位名為理查德,卡布瑞拉的獨立環境專家向厄瓜多爾的法庭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著名的石油公司雪佛龍應當為它在當地造成的環境問題賠償70億至160億美元。這個“報價”的低端相當用于彌補當地環境損失的成本,而高端則代表了對“不公平牟利”的懲罰。
雪佛龍當然不認同這樣的“勒索”,但不能改變的事實是,石油公司德士古(2001年與雪佛龍合并)在厄瓜多爾傾倒了180億加侖的污水,泄露的原油達160億加侖,不僅污染了亞馬遜雨林,還損壞了當地人的健康。1967年,德士古在厄瓜多爾鉆出的第一口油井被命名為“Lago agrio No.1”,即西班牙語的“酸湖”。這口井里的石油現已流盡,當年的繁盛歲月只留下無窮的污染災難。
當然,石油公司帶來環境災難并不新鮮。但最近幾年,隨著環境和能源的雙重壓力,“綠色”在石油行業成為主流概念。2007年9月,雪佛龍推出名為“人類能源力量”的綜合陸全球廣告活動,意圖讓人們關注當今能源問題,并凸顯雪佛龍為全球市場帶來更多能源供應所采取的措施。BP不僅放棄“英國石油”的名稱和盾形品牌標識,轉而使用太陽花標識,并將名稱簡化為BP,代表著“超越石油”。僅2005年,BP用于改善環保形象的宣傳開支就高達8500萬英鎊,比上年增加一倍。同年,美國石油天然氣行業在環保方面的投資達到100億美元。
看上去,石油產業似乎進入了“綠色時代”,但事實永遠比一眼就能看到的廣告和標志復雜。石油公司一邊斥巨資鼓吹“環保”,一邊仍然不斷出現原油泄漏、煉油廠爆炸等不應該輕易出現的事故。BP去年的利潤下降22%,便是因為該年度為過去的環境污染和價格其中支付的3.73億美元罰款。而在2006年阿拉斯加石油泄漏事故發生前的兩年,就有員工向總部報告油管嚴重腐蝕,不幸的是,這一警報石沉大海。
現實使人們對石油巨頭的綠色宣傳本能地提出質疑。在阿拉斯加泄漏事件后,曾參與為BP塑造“超越石油”這一創意策劃的約翰,肯尼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超越宣傳》的文章,指出:“現在看來,‘超越石油’僅僅是廣告。它已經變成單純的營銷——或許從來就是這樣。”肯尼的擔比不無道理。在不斷突破歷史高點的油價所帶來的暴利空間和強烈市場需求的誘惑下,石油公司加快了開采勘探速度,卻無暇在研發更先進技術以降低開采、煉油污染等真正有益于環保的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一個例子是,石油公司開始對技術要求更的高油砂進行瘋狂開采。在加拿大艾爾伯塔省,由此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正日趨嚴重,當地人對地下水的消耗、二氧化碳及各種有毒物質的大量排放表示強烈抗議。
替代能源是石油公司喜愛的另一張“綠色面具”。無論是BP還是雪佛龍,這些最大玩家都在替代能源上壓下重磅籌碼。但即便是大勢所趨,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石油巨頭并無意在此領域全力以赴,至少在眼下仍是如此。同樣發生在今年4月1日的一段對話或許正說明了這一點:
當埃克森美孚等5家頂級石油公司聚在一起接受美國國會能源獨立和全球變暖特別委員會的質詢時,其副總裁史蒂芬,西蒙表示他們“最好最聰明”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替代能源,卻發現沒有哪種能在最近的未來大舉替代石油。
被激怒的委員會主席愛德華·馬肯回擊到:“你們不能在賺了400億美元的時候還在可再生能源上只花一丁點錢。埃克森應該將利潤的10%用于研發可再生能源,你愿意作出這個承諾嗎?”
“我們會這樣做的,如果我們能確定一個我們認為將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