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渥生活所產生的“新病毒”正成為跨國制藥公司的新商機。
頗愛舉行家宴招待客戶的千萬富翁梁乾月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當他開始舉杯的時候,不少客人都要先掏出藥片,然后再開始吃飯。解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為了預防高血脂,有的是為了治療糖尿病或者高血壓。最夸張的一次是,8人一桌的晚宴竟然有5個都是糖尿病患者。在不久前查出自己也有高血脂后,梁不僅開玩笑似的感慨: “看來以后備菜要多加一道‘藥’菜了。”
在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第30個年頭,告別貧窮和饑餓后,越來越多的人卻和梁一樣,患上了以前從來不敢想象的“富貴病”,其中又以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癥這五種最代表性的病癥居多。最明顯的數據是,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調查曾預言,所謂“富貴病”到2015年會在國內廣為蔓延,但是現在這個預言就已經實現,僅從肥胖一項上看,我國成人超重率已經達到22.8%,肥胖率為7.1%,估計人數分別為2億和6000多萬。

“飲食消費、飲食習慣改變,蛋白質、脂肪攝入量過多,以車代步的出行習慣導致運動量的減少,都會誘發各類‘富貴病’的產生。”諾和諾德高級糖尿病事業部總監何尉聰對《環球企業家》解釋說。
但這對跨國藥企來說,也意味著新機會的來臨。根據麥肯錫最近的一份關于中國藥品市場的研究報告,跨國制藥企業預計在華的近期收入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可惜的是,卻沒有一家企業充分利用了這一市場的全部潛力。除了渠道覆蓋、知識產權等原因外,很重要一點即是大部分藥企只捕捉到了小眾處方藥市場或大眾非處方藥市場的需求,而極少有企業設法同時抓住了這兩方面的需求,也極少有藥品達到了較大的銷售規模。最有力的證據是,目前在華跨國藥企大約80%的單一產品所創造的年收入還不到1000萬美元。
比如ForbeS近日公布了世界最新十大暢銷藥中降膽固醇和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就包括了輝瑞制藥的立普妥和默克發明的舒降之——但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并不如人意。
不過一些公司也終于意識到了這種尷尬的局面。“富貴病”自身的特點也讓跨國制藥公司在市場銷售、宣傳渠道上必須尋求更為廣泛的途徑。諾和諾德的糖尿病市場部總監張克州認為,中國糖尿病市場發病年齡提早,從另一個角度也證明了人們只有關注自身健康,才能夠做到提早發現、提高就診率。“這需要我們和政府、社會進行更廣泛地合作。”他對《環球企業家》說。
因此大大小小的宣傳活動不斷開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2007年支持了衛生部發起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血脂異常2007)”。針對中國這個吸煙大國,諾華在2007年10月也將自己新的戒煙產品尼派隆重推上了中國市場。諾和諾德除了自身60萬人的糖尿病人俱樂部,2007年從總部開來的“讓我們一起改變糖尿病環球大巴車”在中國上海、北京、杭州等6個城市進行了巡展活動,把糖尿病知識傳播到沿途的城市、鄉鎮和村莊。
而在最根本的研發上,因為跨國藥企的暢銷藥也面I臨著專利到期和仿制藥的競爭,為此他們都開始采取更多的針對中國市場的研發合作,并力爭把最新的產品引進到中國來。比如中國人多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結構,導致了餐后血糖普遍較高。諾和諾德首個在中國市場上市的預混胰島素類似物諾和銳30,就因為更符合中國患者的飲食習慣,做到了最優化的治療效果。從2006年上市,在胰島素類似物使用藥中占到50%的市場份額。對這家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