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牛乳房炎分為臨床型和隱性乳房炎兩種。具體治療應該以乳區治療和全身治療相結合的方法為最好。
關鍵詞:奶牛乳房炎針對性治療
房炎是各種病因引起的乳房實質或間質炎癥,可分為臨床型乳房炎和隱性乳房炎。
乳房炎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鏈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等,通過擠奶人員的手、消毒不徹底的乳杯、乳房或乳頭損傷、擦乳房的毛巾等傳染。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的主要途徑是乳頭,被污染的墊草、牛床上的棄乳、擦拭乳房的毛巾及用水、擠奶員的手都是感染來源。棄乳、生殖器官病理分泌物、外傷膿性分泌物、乳頭管口殘留乳等是最危險的感染源。奶牛乳房炎的發生與飼養管理有直接相關,地面和牛床污染嚴重,不按衛生要求更換洗乳房的水及擦乳房的毛巾,擠奶員手臂和擠奶杯不潔,牛舍通風不良和濕度太大,牛群擁擠等會促進乳房炎的發生與傳播。運動場或放牧地泥濘、灌木叢生、存在斷樁、露釘尖的木頭、破舊機械等都是乳房炎發生誘因。
1、癥狀
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臨床型乳房炎和隱性乳房炎,臨床型乳房炎也可分為漿液性、化膿性、出血性、壞死性和壞疽性,在臨床中還是按臨床癥狀來分。
最急性乳房炎:發病突然,發展迅速,多發生在1個乳區,患病乳區明顯腫大、堅硬,皮膚發紫,疼痛明顯,奶量急劇減少,只能擠出1~2滴黃水或淡血水。全身癥狀明顯,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到41.5~42.0℃,呈稽留熱,心跳、呼吸加快,精神沉郁等。
急性乳房炎:發病過程相對比較緩和,乳房腫大,皮膚發紅,疼痛明顯,質地硬,乳房內有腫脹硬塊,全身癥狀較輕,體溫正常或稍升高,食欲減退,奶量下降,乳汁呈灰白色,內含有乳凝塊或絮狀物。
亞急性乳房炎:發病緩和,乳區的腫脹、紅熱和疼痛不明顯,食欲、體溫和脈搏正常,沒有全身癥狀,奶量稍減少,奶稍稀薄,呈灰白色,常在擠奶最初含絮狀物或乳凝塊。
慢性乳房炎:由急性轉變而來,反復發生,病程長。沒有全身癥狀,乳房局部溫度降低,乳汁稀薄并有異味,呈黃或淡黃色。奶量下降,以至1次僅能擠出數十毫升。乳房實質萎縮,間質增生,體積縮小。
隱性乳房炎:乳房和乳汁沒有肉眼可見的變化,但乳汁在理化性質發生改變,產奶量下降但不明顯,乳中體細胞含量增加。
2、診斷
臨床型乳房炎可通過視診和觸診進行診斷。而隱性乳房炎必須通過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
現常用的診斷方法:加州乳房炎試驗(C.M.T)、牛旁試驗。操作方法是,在診斷盤(深1.5厘米、直徑5厘米的乳白色平皿)內加被檢乳樣2毫升,再加C.M.T診斷液2毫升,平置診斷盤并使呈同心圓旋轉搖動,使乳汁與診斷液充分混合,經10~30秒后,根據加州乳房炎試驗(C.M.T)判定標準判定。
3、治療
對臨床型乳房炎以治為主,應該越早越好。治療期間,要限制飲水,以減輕乳房負擔。治療的主要原則是殺滅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菌侵入,消除乳房的炎癥。一般以乳區治療和全身治療相結合的方法。
3.1乳頭內注入
在乳頭管通透性良好時,可以經乳頭管向內注藥。利用通乳針或去掉針頭的注射器直接向乳頭內注射藥物。可以使用成方藥物或藥水。也可自行配制,常用的藥物有防腐消毒藥和抗生素。防腐消毒藥可用0.05%~0.10%利幾諾、2%魚石脂、1%過氧化氫、0.02%高錳酸鉀等;抗生素可用青霉素、鏈霉素、呋喃類、金霉素、先鋒畜健、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等;也可用3%硼酸鈉和2%~3%小蘇打溶液注入。治療時注意按以下要求進行:①注藥前擠凈乳房內積乳或炎性滲出物;②洗凈乳頭、乳頭管及乳頭乳池后進行注入;③注入時壓力和藥液量不能太大,防止上行感染。一般用量為50~100毫升,加溫到35~40℃;④每次注藥時盡量減少通乳針進出乳房的次數,防止感染或擦傷;⑤防腐消毒藥物在注入后停留20~30分鐘后擠出,抗生素可停留4~6小時,⑥如無禁忌,注藥后用1只手捏住乳頭管,輕輕抖動按摩乳房,使藥液充分擴散。
3.2乳房神經封閉
大小腰肌間封閉:用長10~12厘米的封閉針,在3~4腰椎橫突之間,距軀干中線6~9厘米處刺人,針與棘突成55~60度,針抵椎體后,退回2~3毫米,兩側各注入0.25%~0.50%普魯卡因80~100毫升。
會陰神經封閉:將牛尾拽于一側,在陰唇下聯合附近消毒。用左手向前推送陰唇下聯合,并摸到坐骨切跡。針沿坐骨切跡中央刺人,深1.5~2.0厘米,注入3%奴夫卡因15~20毫升。
乳房基底封閉:前乳區發病時,在乳房側壁與前壁折轉、乳房和腹壁形成的淺溝處入針,向對側的膝關節刺入8~10厘米,注入藥液;后乳區發病,在乳房中線旁開2厘米的乳房基部沿腹壁向同側腕關節刺人8~lO厘米注藥。每個乳區注藥量為0.25%~0.50%普魯卡因溶液150~200毫升。
3.3奶牛陰部外動脈注射
注射部位在髖結節和股關節之間的三角低洼處的中間,也就是臀中肌、股四頭肌和股闊肌膜張肌的交叉點處。選用直徑1.2毫米,長20厘米的注射針頭。術部剪毛消毒,先將針頭水平刺入10厘米,然后把手伸入直腸,摸到恥骨三角前緣腹壁再向注射部位幾乎垂直地面觸摸,此時能覺察到在注射部位有縱軸走向的陰部外動脈搏動。此時再用另1只手把預先刺人的針頭在直腸內的手引導下繼續深刺。若是有鮮紅色血液從針頭呈搏動狀涌出時,證明是刺人陰部外動脈內,即可連接注射器注入藥液。注射藥物多用0.5%普魯卡因溶液80~100毫升,其中可以溶入抗生素。
3.4物理療法
乳房按摩:按摩乳房可以促進乳房內容物排出,恢復乳腺導管的通暢;恢復并加強乳腺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但發生化膿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和乳房壞死等情況時嚴禁按摩。乳房按摩必須是系統的、強有力而又謹慎的,避免損傷乳房和加重疼痛。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為消除浮腫,按摩從乳頭開始,由下向上進行;為恢復乳腺導管通暢性和排出乳房內容物,由上向下進行。
溫熱療法:適用于非化膿性乳房炎的急性炎癥稍平息時,可采取熱敷、溫熱包裹和蒸汽浴等。
蠟療:每天1次,每次35~40分鐘,能減輕浮腫和刺激局部代謝。
紅外線和紫外線療法:用紅外線距乳區60~80厘米,每天照射2次,每次30~60分鐘。用弱的或中等的紫外線燈照射,燈距照射部位60~80厘米,照射5~20分鐘,每2~4天照射1次。
離子透入療法和應用擦劑和軟膏治療。
3.5使用魚腥草泡白酒喂食治療
在魚腥草臨近開花前收割,并使其充分干燥,被淋濕、發霉的干草絕對禁止使用。在啤酒瓶內裝入不超過瓶容積一半的干草,取35度左右白酒,注入裝有干燥魚腥草的瓶中,浸泡30天左右,檢出瓶中莖葉等物,待放置90天后,該藥酒便釀制成功。取100~120毫升的魚腥草酒與400毫升左右潔凈飲用水混合,每天2次喂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