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實踐教學是計算機理論教學的延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學環節,對計算機教學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探討通過分階段進行計算機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實踐教學;階段
“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總體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國內知名人才招聘網站主管校園招聘的負責人說。今年,國家人事部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盡管計算機、信息與電子類位就業需求位列第二,但目前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數量已超過全國理工科大學生總數1/3,隨著畢業生數量的急劇增加,IT相關專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日趨激烈。
與此同時,學生實際工作技能與用人企業的標準存在較大差距,也是造成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大學生在“實際工作技能”培養方面還存在較大欠缺。人才供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脫節”現象。
現狀表明:我國各高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作為當前最大的為IT業提供人才儲備的大本營,其教育成效并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渴求。計算機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實踐與現實應用需求脫節這一問題在高校計算機教育中非常普遍。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按照高等院校本科生培養的“厚基礎、寬口徑”的要求,結合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計算機實踐教學的研究迫在眉睫。
針對這種情況,應對高校計算機實踐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反思,探討分層次進行計算機實踐教學。
計算機實踐教學研究的核心和重點在于探討實踐教學中如何去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勇于實踐和鍛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實際工作技能,實現高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以上情況,為提高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使得高校培養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缺口,二者更好的契合。本文提出計算機實踐課“階段”教學法。
計算機實踐課“階段”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事專業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從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分階段實踐教學,分階段有步驟實現學以致用的過渡。分階段實踐教學歸納為以下五個階段:常規實踐課、課程設計(專項實踐教學)、生產實習(教育教學實習、生產單位實習)、實訓(職業技能實際訓練)和畢業設計(論文)。
常規實踐課
在常規實踐課中,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對任務的選擇、組織和實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幫助他們不斷進步。任務引領法十分強調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力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和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學習,在完成既定學習任務的同時,獲得新知識、新技能,掌握學習方法。
在這一層次的實踐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本門課的學習興趣及實踐動手能力,為后期發展打好基礎。
課程設計
計算機課程設計是課程改革實踐環節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各章知識以及技能后,再給予提高性的綜合任務以實現知識的鞏固和提高。當然在設計任務時盡可能體現學科綜合的思想,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探新的余地,培養學生用探索式學習方法去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課程設計(專項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人與人的溝通和小組合作,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地應用于實際設計工作,檢驗課堂學習獲得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差距,以便為調整學習計劃,查漏補缺,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通過對軟件開發流程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對專業知識的興趣,并能夠結合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專業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課程設計作為從課堂走實踐的首次預演,學生們為進入下一個層次實踐教學進行了充分的知識和能力的積累。
生產實習
生產實習是計算機專業教學計劃中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基本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的重要課程,通過組織學生到生產實踐現場,從事一定的參觀和實踐工作,進行有目的的調查研究,運用所學分析與解決問題,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操作技能,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領域及作用。并為后繼課學習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實訓
通過讓學生進入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進行的不是純技術培訓而是真正的職場培訓。在實訓基地,學生虛擬為公司的員工,上下班打卡,有虛擬工資。一個班配備一個班主任進行日常管理,一個教師兩個助教,協助學生完成實訓項目的開發。學生進入實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之后,進行職業能力測試,根據能力層次不同進行實際項目開發的分工:界面設計、詳細設計(編代碼)、軟件測試、架構…。重視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的程序分析、設計和開發能力,而且關注項目訓練環節的輔導工作。
讓學生感受企業氛圍,完成從學生到職員的角色轉換。拉近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的差距。
畢業設計
教育部發出通知,指出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
通知指出,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
計算機實踐教學的這五個階段環環相扣,搭建起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的橋梁,提高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
探索適合高校計算機實踐新的教學模式及順應現代需求的實踐課考核機制,是本人下一步進行計算機實踐教學研究的重點研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