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伴隨著高新技術飛速發展到來了,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而誕生,它對推動高新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信息不對稱是風險投資雙方的主要障礙。本文就該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風險投資;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飛快的發展,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企業紛紛改革普遍采用信啟、技術。風險投資作為一種新的投資方式誕生了,它成為了時代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如何將信息不對稱理論更好的運用到經濟工作中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時代風險投資的相關理論
(一)信息時代風險投資的涵義
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是指將風險資本投資于高新科技企業或高風險型企業,風險投資家參與風險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為風險企業提供增值的服務,以獲取高收益的一種投資方式。它倚重的是投資人獨到的眼光和魄力。風險投資是為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興起的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機制。其風險中除了包括一般投資活動的風險之外,還有由新技術的不成熟性、技術轉化的復雜性、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信息成本大等所引起的風險。
(二)信息時代風險投資的特點
由于風險投資體系通常涉及投資者、風險資本家、創業者三方參與,他們是相互獨立的利益主體,通過風險資本這一樞紐構成了雙重委托代理的關系,使得投資風險定義中存在著兩層代理關系。首先,風險投資公司代理風險資本供給者理財或進行投資決策。其次,風險投資公司又將資金委托給風險企業家進行運營,從而最終達到風險資本增值的目的。
1.信息時代的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
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它主要用于支持還沒有或剛剛起步的高新技術和產品,他的風險非常大,但由于一旦成功了回報率特別高,所以還是吸引了一些人進行投資。
2.風險投資是一種投資者積極參與的投資
因為風險投資的高回報性吸引了投資者的積極參與,而且因為它的高風險,投資人為了降低風險,就一定會積極的參與該企業的經營管理,盡量的幫助投資企業取得成功。
3.風險投資的對象一般都是面對高科技領域
風險投資一般面對的是高新技術行業,雖然具有很高的風險,但又有很高的收益,傳統的產業雖然風險比較低,但是相應的收益也會低。
4.風險投資資本的再循環
當風險投資取得一定的成就時,就會有很高的回報,這是就是資金的回收,當資金回收后又將投入資本進行企業的擴大化。
(三)風險投資中的委托——代理人關系
在信息經濟學中,非對稱信息指的是某一博弈方擁有另一博弈方不擁有的信息。常常將博弈中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稱代理人,不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稱為委托人。從傳統的風險投資關系來看,風險投資活動中不僅有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的委托——代理關系(第一種委托代理關系)。而且包含風險投資者和股東的委托——代理關系(第二種委托代理關系)。在第一種委托代理關系中,風險投資者由于擁有企業經營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個人素質等私人信息是代理人,股東是委托人。第二種委托代理關系中,風險企業家由于擁有有關項目和個人能力、目標等的私人信息是代理人,風險投資者則不擁有私人信息是委托人。
二、信息時代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
(一)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形式
1.事前信息不對稱
首先看項目的可行性。風險企業家為了獲得資金可能會夸大其所研發的技術,夸大產品成功的可能性,同時也夸大產品的市場前景。而風險投資家無法完全取得這方面的真實信息。其次看企業家的能力。由于企業家的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私人信息,很難被風險投資家直接了解,而且風險企業家所提供的顯示個人能力的商業簡歷只是顯示自己的優點,從而將真實的信息隱藏了。
2.事后信息不對稱
事后信息不對稱主要是看企業家的努力程度。風險投資家作為委托人而創業企業家作為代理人,雙方構成了委托代理關系。在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不一致的情況下,代理人會放棄委托人的利益目標而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后果
1.逆向選擇
對于風險企業家事前隱藏信息的行為,將導致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之間的逆向選擇。在風險投資中,作為代理人的風險企業家的能力在大多情況下是私人信息,很難被作為委托者的風險投資家直接了解,特別是風險企業家的能力,能力好壞很難得知。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高不確定性更增加了對方搜尋信息的難度。對于作為委托者的風險資本家,為了降低由于錯選代理人給自己造成的損失,會在對代理者平均能力估計的基礎上,降低支付的價格,這樣就會使能力高的風險企業家無利可圖而選擇其他機會,而市場上留下的是能力低的風險企業家,這就是所謂的逆向選擇現象。
2.道德風險
投資后的信息不對稱往往導致道德風險。由于交易雙方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動機,客觀條件的限制等方面的原因,通常經濟活動都是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下進行。風險投資家不得不冒風險企業家無視企業發展偷懶、在職消費等風險,這些風險往往是早期風險企業夭折的重要原因。同樣,風險投資家代理投資者投資的過程中,由于投資者不能觀察到風險投資家如何進行投資,風險投資家可能不遵循本身的投資策略方針,甚至可能會與被投資方串通在投資前制作虛假信息或是在投資后在參與被投資企業管理時濫用職權,對投資者的利益構成很大的威脅。
三、基于企業風險投資中信息不對稱的防范策略
(一)企業針對逆向選擇的防范策略
1.加強信息優勢方的信息傳遞
首先,企業可以做出有形的保證,比如以抵押或擔保書的形式來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以自己的信譽作擔保,這樣企業依靠產品保證區別于競爭對手,可以避免市場的逆向選擇。其次,企業可以采用行業認證、專業評估、公共服務機構鑒定或公證等。他們的作用類似于產品的標準化,同時也具有產品保證的意義。最后,要加強品牌管理、形象管理和名譽管理。
2.加強信息的搜集
企業外部的信息搜集主要是搜集相關政策信息、行業信息、競爭對手信息、顧客信息、中間商供應商信息。其中對客戶相關信息的搜集是最重要的,企業要了解客戶的概況、客戶忠誠度、客戶利潤(指不同客戶所消費的產品的邊緣利潤、總利潤額、凈利潤等)、客戶產品信息(包括產品設計、關聯性、供應鏈等)、客戶促銷信息(包括廣告、宣傳等促銷活動的管理),以及客戶數量、類別等情況的未來發展趨勢、爭取客戶的手段等。同時注意客戶反饋信息的管理。信息的掌握有利于企業減少信息不對稱的逆向選擇。
3.政府采取相關措施
政府的特殊地位可以在促進市場運作效率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首先,可以對高科技企業給予直接的補貼,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社會的研發積極性和私人資金投入量。其次,協助企業進行項目可行性的評估。由企業做出邀請,并由政府有關部門派出科技人員或專家和企業中的科研人員或專家一起對項目進行評估。這樣做不但增加了項目評估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的參與,所帶來的影響力。風險投資者會因對政府的信任而增大投資的信心。
(二)企業針對道德風險的防范策略
1.工資和效益掛鉤
通過使代理人對他的行為承擔責任的方式來激勵其努力工作。雖然委托人無法觀察到代理人的行為,但他們可以觀察到代理人行為的結果,如企業是否盈利,這種結果和行為之間有直接聯系的。因為行為存在著不能觀察的問題,就行為訂立合同是不可能的,但就行為的結果訂立合同是可能的。
2.設計激勵約束機制
激勵機制的建立,充分考慮于委托人的利益,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代理人將盡全力爭取成功。委托人必須對代理人的工作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準確的評價。只有有效的監督,才能防止代理人的欺詐或偷懶。只有準確地評價,才能賞當其助,罰當其過,使獎懲真正起到激勵約束作用。